高中体育教学中心理障碍产生原因及克服方法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ia_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心理障碍是指个人由于某种原因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不如他人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不如他人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具有体育心理障碍的学生,总觉得自己的运动能力不如他人,不愿参加各种运动,对学习丧失信心。因此,这种心理不仅对学生自己的学习行为,而且对整个体育教学活动都有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体育教学 学生 学习 心理障碍
  
  一、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障碍以及产生的原因
  
  第一、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也就是说,人们总是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自己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己的优缺点的。在体育教学中,如果其他人(特别是有权威的人)对某一学生作了较低的评价,就会影响这个学生对自己的认识,过低地评估自己的能力。另外,在与他人的比较中,一些学生多半喜欢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较,因而越比越觉得不如人,越比越泄气。这种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忽视了自己的优点的比法,会形成消极自我评价的恶性循环,从而产生心理障碍。
  第二、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一种新技术时,首先都会自我衡量是否有能力完成,一些学生因自我认识不足,看到个别同学一学就会,对新技术掌握很好,从而加得自身心理负担,担心自己“我可能学不会”的想法越来越重。由于事先有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就会抑制自信心,学习时过分紧张,不敢放开手脚练习,因而限制了能力的发挥,当然很难学好,而掌握不了所要学习的新技术,又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反馈作用,影响到以后的学习。
  第三、失败和挫折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失败或挫折后,不能正确对待,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没有获得老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在内心产生一种长期抹不去的阴影,以至于导致对以后的学习生活产生消极作用。在未能得到必要的心理引导和调整正确的心态,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再遇到失败和挫折,会给他们致命的打击,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在学习上从此消极下去。
  第四、生理、心理方面的影响。有些学生身材矮小,体弱或有某方面的残疾,在体育教学中,运动水平低,技术技能掌握不住,总是感觉比不上其他同学,加大自己心理负担,不敢做练习,甚至不好意思参加练习和活动,产生严重的羞怯心理,从而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甚至从来不参与,产生心理障碍,在体育运动中封闭自己。
  第五、具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除在课中不愿参加练习外,还常有以处几种表现:①对批评过于敏感。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往往对批评过于敏感。在学习过程中,只要听到别人的评价带有批评的含义,就丧失了练习的信心,不愿继续练习。这种学生常常认为所有的批评都是针对自己的,因而非常注意他人的言行,并认为班级中每一个都在注意自己的行动。平时也显得神经过敏,好猜疑别人。②过分计较比赛的胜负。具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非常关心比赛的输赢。在平时的比赛或游戏中,他们只跟可以赢的对手比赛。如果没有取胜的把握,他们便尽量避免参加。如果非参加不可,他们便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樣子,以表示自己并没有认真比赛,或者选择自己有明显的客观原因无法取胜的对手比赛。③希望得到表扬。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自我认识不足,不相信自己能学习、掌握好某项技术,回此在学习中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表现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但他们仍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
  
  二、体育教学中指导与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因为它只不过是在体育活动中暂时失去平衡的一种心理状态,恢复了心理平衡,心理障碍就可以克服和消除,为了克服和消除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障碍,教师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教师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不要把别人看得十全十美,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认识到他人也有不足,只要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才能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第二、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动向。要在班级中创造一种相互关心、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气。使那些具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感到集体温暖、同学友善、老师信任、活动有趣,从而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同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放宽对他们掌握运动技能的要求,以避免他们再受心理创伤。
  第三、及时肯定与鼓励。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正面诱导,加以鼓励,并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克服行动和心理上的各种障碍。当学生克服了某一困难,在学习中取得了那怕是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提高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同时,教师还应引导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让他们把习惯与同学比较转换为与自己地过去相比较,使其经常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
  第四、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现在的孩子多受家庭溺爱,任性、自我控制力差,当他们一时不能完成动作技术或参赛失利以及遇到种种不顺心之事时,情绪很容易会发生波动,甚至会引起过激行为。迎面接力跑比赛气氛活跃、竞争激烈,失败一方学生往往不能正视失败,或垂头丧气,或不从自己这组找原因,而反说胜的一方违反规则。如都采取强制措施,情况虽暂时能得到改变,但学生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在以后的活动中又会再犯。教师应在指导时教给他们一些心理调控的方法,不断修正自己的心态。
  
  参考文献:
  [1]王则珊.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2]曲宗湖.体育课程的约束力与灵活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3]何振强等. 体育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J].中国学校体育,2002.5.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鉴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弊端,笔者提出了“生活化”课堂教学生态的建构。从以下四个层面加以论述:“生活化”教学生态的界定;“生活化”教学生态的建构;“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实践的反思。目的是通过尝试,将生活元素融入学科教学之中,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生活化 教学生态 课程资源    一、问题提出    曾经听某科学老师讲授《密度》一课:“如何鉴别两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的个性,潜力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尊重学生个性是很有必要的。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个性价值,树立信心,因此,我们每个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一、要对每个学生的性格、意志、兴趣等个性充分的了解,再根據其个性特点,施以恰当的教育方法    如对基础薄弱、自卑感强的学生
摘 要:在这几年,广大教师多次进行了新课程教材与课标的学习、培训,为全面开展新课程教学作好了准备。本次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基础性和选择性,必修课有5个模块,是人人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选修课程分为4个系列,是为了给将来发展方向不同的学生提供更宽泛、更进一步基础。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有许多发现和感触,非常值得反思。  关键词:数学教学 培养费 表达 能力    在这几年,广大教师多次进行
在课堂上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光靠静讲、维持课堂纪律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是达不到要求的,而应以授课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用一个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把学生的思维钳住,激发学习兴趣,赋予学习动机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
摘 要:搞好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首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其次创造改进机会让学生回归生活、回归自然;最后让学生学会修改。  关键词:培养兴趣 观察生活 丰富阅读 修改为乐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它在语文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问题一:我是一个女生,从初中开始打羽毛球,最近又接触上了网球运动。我感觉从羽毛球到网球有些转不过来,主要是手腕的问题,这可能也是一个很多人会遇到的问题。我想问一下王指导怎么在有一定羽毛球基础的情况下,找打网球的感觉?  王良佐: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想的话,你有打羽毛球的基础,在人和球之间距离的判断上,你相比一般女孩子就有了一些优势。如果你什么球都没碰过,你就不会有这方面感觉。所以,有运动基础总比没有运
期刊
课堂导入要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努力做到先声夺人、先声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思维之窗,使学生心倾神往。我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其中的几种方法。    一、情景感染激励法    情景感染激励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生动的语言来讲述一个故事或者预设一个情景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对将要学到的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的经验,并有助于学习与课程文本的互动。语文课呼唤感性,语文课堂需要生命力,语言文字训练要与对课文语
1987 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6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上建议把每年的4月7 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从1988年开始执行.从1989年开始,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