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中生物理问题解决因素的调查分析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lmu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涅认为:“教育课程的重要的最终目标就是教学生解决问题——数学和物理问题、健康问题、社会问题以及个人适应性问题”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问题的解决者,教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是课堂学习的重要的中心内容.
  学生普遍反映物理难学,听课时还能懂,碰到问题就不知如何操作;现在高三年的理科班学生在进行理综考试,80%的学生都把物理非选择题部分放在最后做,因他们认为理化生三科中最难的是物理,了解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困惑及如何提高他们问题解决能力是摆在广大物理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面前极为迫切的任务.
  1物理问题解决的界定
  物理问题解决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需要各种心理活动的参与,其中最重要的是思维,解决物理问题既包括解决物理发展中重大的理论问题、实验问题、物理研究中的重大前沿课题的解决,也包括解决在学习和应用物理知识时遇到的一些基本的局部的问题和解答习题,中学生解决物理问题属于后者.
  物理问题解决必须包括三个特征:有一定的目标,经过一系列的心理操作,操作中必须具有重要的认知成分.“回忆”虽然有一定心理操作,但无重要的认知成分,不是问题解决.物理问题解决的内涵是:面临一个具有一定新意的物理问题,力图寻找有关的概念、规律、方法去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心理过程.物理教学就是通过引导学生探索、求解这些未知问题,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高中学生已具有问题解决的生理、心理条件.大脑发育已成熟;相比初中生,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有明显的提高;记忆的发展到了最佳时期,为中学生掌握抽象性、概括性很高的科学概念提供了前提;抽象逻辑思维逐渐代替直观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时期,学生智力活动的“内化”程度和思维的抽象水平将越来越高,高中阶段已达到极高的水平.这一时期的学生完全有能力提高自身的问题解决水平.
  2影响高中学生物理问题解决的因素
  物理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受多方面心理因素的影响,有些因素能促进思维活动对问题的解决,有些因素则妨碍思维活动对问题的解决.笔者将从物理问题解决的过程模式和学生现状分析涉及问题解决的因素.
  2.1物理问题解决的过程模式
  关于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最早是杜威提出的五阶段论:①开始意识难题的存在;②识别出问题;③收集材料对之分类整理,提出假设;④接受和拒绝试探性的假设;⑤形成和评价结论.许多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同观点,都大同小异,基本都继承了杜威的阶段论思想,综合各家理论模式和阶段论,可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理解问题阶段,这是问题解决过程的前提.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确定问题是什么,要成功地表征问题就要完成两个任务,第一是语言理解,理解问题中每一个句子的含义;第二是集中问题的所有句子达成对整个问题的准确理解.(2)寻求解答阶段,这一过程需应用所学的概念、规律和通过一定的思维方式,完成物理过程的分析和物理模型的建立过程,即完成物理情境的建构过程,它是确定解题方向的过程,也是解题过程中的关键环节.(3)尝试解答阶段,当选好某个解题方案,下一步就要构思解题步骤,实施数学运算、进行规范解题的过程.(4)评价反思阶段,这是在问题解决后评价结果,再次展现物理情境,进行整体反思回顾的过程,从中获得更多的体验,增强意识,提升能力.
  2.2高中学生物理问题解决的现状调查
  (1)调查准备
  为了考察高中学生物理问题解决方面的情况,在泉州市一所普通中学和一所一级达标校分别选取高三学生162名.普通中学的学生入学成绩低于一级达标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这些学生没有智力落后和智力超常、没有明显的躯体和精神疾病,他们都只不过是特定受教育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欠缺,是按学校的标准、老师的要求、学生的标准反衬出的不足,学业成绩总体一般,主要是由于家庭不良因素、学习习惯等问题造成的,界定为“学习不良生”.一级达标校学生都属正规入取的,学习习惯良好,各学科总体成绩优秀,界定为“学习优良生”.
  调查采用量表测验(测验内容略),该量表的评分办法采用5分制.完全符合记为5分,基本符合记为4分,有点符合记为3分,有点不符合记为2分,完全不符合记为1分,某学生在问题解决某一阶段测试总分的平均值为该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得分.在“寻求解答阶段成败归因”和“分析问题习惯的养成”两方面采用“是”或“不是”选择形式,答“是”表示1分,答“不是”表示0分.
  施测前,由老师向学生说明指导语,待他们完全理解要求后开始作答,施测过程中,学生在遇到不理解的内容时,可随时向老师询问,所用时间10~20分钟(2014年2月18日).对所得的结果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
  (2)调查结果
  ①学习不良生和学习优良生的物理问题解决各个阶段的比较
  2.3影响高中学生物理问题解决因素的分析
  从物理问题解决过程的角度,根据统计结果和日常的教学经验,分析影响高中学生物理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
  (1)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掌握是问题解决的前提和基础.头脑中没有物理概念和规律,问题解决就成了空中楼阁,从表1可知,在评价结果、反思阶段中,不论学习优良生还是学习不良生,无明显差异.然而,学习优良生和学习不良生在理解问题和寻求解答两方面有极其显著的差异性(P<0.001),学习优良生显著高于学习不良生.从归因的角度来看,由表2可知,学习优良生的知识的掌握明显好于中等学生,只有35%(11% 24%)的人认为知识影响物理问题解决,他们的问题主要是方法.而有68%(25% 43%)中等学生认为知识影响物理问题解决.由此可见,要顺利地进行问题解决,概念和规律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2)思路方法的应用遇到障碍
  方法是物理问题解决最主要的障碍.在寻求解答问题过程中,当人们只有在掌握概念、规律基础上并能运用一定的方法才能顺利地解决物理问题.由表2可知,65%的学习优良生认为妨碍问题解决的主要原因是方法问题,而对于学习不良生是32%,因为知识的掌握同样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问题解决.另从表3可知,即使要到高三下学期时,只有56%的学习不良生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习惯,近一半的学生不善于思考问题,还未真正领悟物理学科的学习特点,这要引起老师足够的重视.只有知识没有方法,或只有方法而没有知识,都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知识和方法同时影响着学生是否能顺利进行问题解决,并且方法比知识更具有影响力,是阻碍物理问题解决最重要的因素.
  (3)解答运算的态度程度
  解答过程中的运算书写过程方面,学习优良生和学习不良生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优秀学生在解答运算上比中等学生做得好.学习不良生往往在运算和书写上不够细心、不认真,而问题的解决往往是一步推一步的,前面的错误会影响下一步的解题,一步的错误可能会使问题无法解决;还有学生解题不规范;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条理不够清晰、不严谨,妨碍着能力的提高;等等.
  (4)解完问题后的评价反思能力
  通常学生不善于对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这涉及学习策略的问题,反思的目的是“强化成功、矫正错误.”如果学生学会不断地总结解题方法、自己的思路特点和补救相应的缺漏知识.那么,日积月累,以后遇到不同的问题就会根据问题的任务和要求,采取适当的思路方法,尽快、有效地达到问题的解决.
  3促进高中学生物理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分析,在教学中要注重以下几点:进行精准的物理概念教学;实施深刻的物理规律教学;有效的习题教学推动方法的培养;同时,物理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是“重过程”的教学.不论是概念、规律教学,还是习题教学,都应“重过程”,“重过程”表示重视学生自主经历某种有价值的学习活动(例如观察、实验、解释、概括、交流等),通过该活动,在实现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同时,让学生获得体验、形成意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总之,教师有义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批判性思考;通过概念、规律、习题的教学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推崇学生参与体验和实践的教学方式,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提供机会,创造条件.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今年暑假,我报了南师大附属中学的“中美双语夏令营”。可是,那里的生活条件不好,吃的也很差,一天要上10节课,学习、生活的节奏非常快,让从小娇生惯养的我很难受。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是当今科学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从新课程的目标来看,科学探究可以理解为一种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行为应该渗透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除了专门的科学探究活动外,在其他的教学活动中也可以让学生发生与科学探究个别要素有关的行为.本文以笔者亲历的课堂实录为依据,说明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时,也可以采取科学探究的方法.  1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每次放学的时候,我都希望爸爸能来接我,可是我又担心其他同学笑话我,因为我的爸爸是农民工,怕同学们用异样的眼神看我。
《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一些涉及物理知识的词条与相关教科书中不太一致,现摘取一些,谈谈自己的看法,供专家审议、参考.(楷体为词典原文).  1安全电压  不致造成人身触电事故的电压,电压值要根据有关规程和使用环境定,一般低于36伏.  现在的初中物理教材中表述为“不高于36伏”.  2白炽灯  最常用的一种灯,灯泡是真空的或充有稀有气体的玻璃泡,里面有灯丝,电流通过时灯丝白热,发出亮光.  一是现在已
影片精彩片段对白之二:  Skipper:Attention! This is your captain. I have good and bad news. The good news is   we’re landing immediately. The bad news is we’re crash-landing. When it comes   to air travel, we kno
期刊
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从课堂实验教学的角度,阐述实验教学的问题设计、实验设计的创新、实验设计非常规的操作效果、实验设计教学中对学生移植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探讨教师在课堂实验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对实验设计教学的效果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代教育观认为:科学教育除了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
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探究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提出问题”.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如果不能发现问题,不能提出问题,其就失去了探究的基础与前提,因此,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实施探究教学与探究学习的重要环节.现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关于“提出问题”的现状、误区与策略谈几点看法与思考,供同行们批判之用.  1“提出问题”的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现状是:教师通过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