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幸福的道路

来源 :椰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xy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天的一个傍晚,我打电话回家,是母亲接的电话。我问她在干什么,她大声地告诉我说:“刚吃了饭,正在散步。你爸、我,还有胡二嫂、陈大嫂,我们往小河那边走走。”母亲的话说得抑扬顿挫,声音嘻嘻哈哈的,看来她的心情不错。
  母亲所说的“散步”,其实指“消食”,她要通过散步的方式,把体内吸收的多余热量散出来。人到老年,本来就有“三高”,再胖下去,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现在吃饱饭后要消食,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在我有记忆的七十年代末,那时的我们想天天吃大米饭都困难,大人们起早摸黑地在田地上忙活,更别说有心情散步了,何来消食之说?想想那段岁月,我不得不感叹岁月如梭。一转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多年。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我父母这一代人出生在1947年左右,那时的生活状况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只能用“民不聊生”来形容。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一切都是百业待兴,全国人民虽然干劲很高,但是还没有找准门路顿顿吃上白米饭。作为一个农村的孤儿,我父亲是不幸的,然而他成长在新中国又是幸运的:他是吃百家饭长大的,特别是身为共产党员的杨队长,总是对他多加照顾。那时,东家一把米西家一把面,总有人帮衬照顾我的父亲。生产队也顾及孤儿的可怜,对我父亲照顾有加,并让我父亲进了学堂,我父亲才得以度日和上学。逢周末或寒暑假,勤快的父亲就帮生产队放牛割草,能记一些工分偿还生产队给予的关切照顾。
  熬过了粮食关后,我父亲等来了命运的转机。初中毕业的父亲,他高大帅气,喜欢舞文弄墨,成了村里唯一的“秀才”,继而又被大队优先照顾安排在村小学当了小老师,带一群娃娃读书,吃村里集体供应的“大锅饭”。
  父亲十七岁那一年,娶了我十九岁的母亲,算起来,这时候应该是六十年代。日子虽然清苦,但是父母在生产队的带领下,和其他人一样,把苦日子过得热火朝天,因为他们都坚信,在党的带领下,好日子终会来临。他们修水库、修大坝、修路养鱼养猪……他们相信“人定胜天”,只要努力,再苦再难的日子都能过去,唯有奋进,生活才会好起来!
  随着我们姐妹四人先后出生,家里的口粮很是紧张。这个时候,父亲整天忙碌得脚不沾地,既要在学校上课,下了课又要往家里跑带娃喂粥。而母亲在队里大集体上班,只有在歇工的时候,才匆匆跑回关闭着的院子看一下孩子们。
  青黄不接的时期,父母用粥、面汤、南瓜汤、红薯汤一点一点地喂养着我们。即便如此,我们还总是吃个半饱。看着我家的日子困难,大队部的方书记,不时从大队的口粮中抠出一些派人送来,他偶尔也会亲自过来。有一次,他还没有走到我家,天突然下起雨来,他把二十来斤大米包在衣服里夹在腋下,匆匆忙忙地向我家跑来,那时的路面都是泥巴路,坑坑洼洼太多,他差点摔倒,脚也崴了。待他一瘸一拐地到了我家,他的背都淋湿了,而怀里的一大包米还是干的。我母亲嘴笨,半天没说出啥感谢的话来,极力想留他吃晚饭,可他却一再摆手,笑着说:“我就带了一点米,还是大队干部从牙缝挤出来的,我再吃一顿岂不是吃了回去?我是你们的支书,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帮你们是应该的。现在是困难时期,齐心协力共同渡过就行了。不要灰心,要相信好日子就在后面。”
  那个年代,家家都穷,吃是头等大事,各家各户挣工分之余,到处开荒山辟荒地。同村的人都起早摸黑地种菜种南瓜、插红薯,只为在粮食接不上的夏天,家里有口吃的填塞一下肚皮,免得断了口粮。
  逢上下雨天不出工,大人就上山采摘野菜,香椿、荠菜、地菜、马齿苋、苦菜、蕨菜等等,都曾端上过我们的餐桌。这些大自然馈赠给百姓的菜肴,多少能给贫困的生活带来一些温暖。然而这些对于填饱肚皮来说,委实是杯水车薪,眼看着孩子們一个挨一个正长身体,大人们很是焦急,粮食不够吃,就跟生产队借粮。小时候的粮仓在村北头,专门由保管张大爷看守,只要有队长的批条,保管就会开仓借粮。有时候年景不好,怕粮食不够,生产队长自然是不会借的。但是队员吃不饱,队长的责任也大,所以一般来说,各队的队长都会默许大家开荒。后山前山东一块西一块的山地,都被各家各户自觉划分用上了,属于“私人”的地盘,说明政策也开始宽松不少。
  其实,政策的宽松不仅体现在可以开荒种地,而且还体现在允许小本买卖这件事上。那时虽然没有文件明文规定老百姓可以自由买卖,其实市场上已经是自由买卖。王家的瓜有多的,就拿去和李家换一些粮,赵家的红薯不错,挑到另一个村换些零钱。民以食为天,生活嘛,总是填饱肚皮最为重要。
  这些农村人总是以五花八门的生存方式活着,他们带着各种各样的朴实梦想,在适合自己的土壤上生存着,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从而使家里的生活情况得到很大的改善。
  这些乡亲,常年风里来雨里去,他们的脸色黝黑,眼神明亮,眸子里闪烁着一股火苗。我知道,这股火苗是对生活的一种憧憬或对未来的一种美好向往。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在党的领导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对农村的政策变得越来越好。到八十年代中,分田到户,家家户户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家都干得非常起劲。到我上高中的时候,那时的我们可以敞开肚皮顿顿吃上白米饭白馍馍,时不时吃上一顿肉,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好了。
  随着沿海地区的大面积开放,家里多余的劳动力也都开始北上,我哥哥嫂嫂自然也不例外。1993年,我哥嫂他们北上去了秦皇岛,靠着勤劳的双手,每天起早摸黑,到2005年家里盖起两层楼房。不光是他们,和他们同一批外出打工的人也都赚得盆满钵满,先后都有了楼房,有了电灯电话,有了电视机。
  生活,就像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在新政策的指引下,老百姓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让自家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与此同时,政府也在致力于改善民生。农民种田现在不仅不交公粮和税收,而且还按人口对每个农村家庭实行补贴;有了精准扶贫;有了新农村合作医疗;条条水泥路通往各村各户。
  就拿我母亲在电话里所说的散步路线,这是2012年政府拔款新修的水泥路。这条水泥路,约4米宽,一路蜿蜒,通往附近的各个村庄,很方便农村人骑电动车或小汽车出行。   这条水泥路的出现,算是真正结束了一身泥巴一身土的状况,孩子们上学,逢上下雨天,再也不用担心黄泥浆子糊满两个裤管,再也不用担心脚下的鞋子深陷泥淖拔不起来了。特别是村口的小河上,还建了一座桥横跨两岸,两边出行的人再也不用担心涨水的季节掉进河里了。
  每天吃罢晚饭,只要天气尚好,父母亲总是喜欢和左邻右舍一起,沿着水泥路漫无目的地走,看沿途的花开花谢草枯草荣,慢慢走慢慢聊。说起东家在闹市买了商铺,西家在城里购了房;说起种田有补贴,看病有合作医疗;说起每个月领用的养老金……然后感叹新时代的许多变化:土路变成水泥路,水泥路变成国道,国道变成了高铁。
  道路变,一切都在改变。沿着政策的道路,我们走向了富裕的道路;各村所走的条条水泥路,是通往幸福的道路;耸立在山头的发电太阳能,是通往幸福的道路;为五保户人家发补贴领救济款,是通往幸福的道路……条条道路通幸福,老百姓的笑容越来越舒心敞亮了。
  别说母亲她们,就连现在的我,站在新时代的路口,也深陷一场回忆里。
  前年五月份,我爸爸骑着电动车,突发性中风,从车上摔了下来,七孔流血,住了二十五天医院才回到家。说实话,近三万元的医疗费用,换作06年以前,我们全都得发愁。那时的农村还没有新农村医疗合作这事,更别提能够报销医药费用。这一年秋天,我父亲肺里长了个瘤子。因为长得比较大,做手术很麻烦,还敲断了三根肋骨。那时候,住院二十天,花费近两万块。在这两万块钱上,我哥哥跟我们姐妹发生一次争吵。按我们老家的规矩来说,出嫁的姑娘不要父母的财产,自然也可以不管父母的花费用度,然而我哥嫂心疼他一户拿钱,找亲戚出面让我们姐妹几个平摊这个医药费用,每家五千元。尽管那时我和老公正在为盖房子备钱备料,但想到是自己的父亲,我们自然是无话可说;然而大姐那时家里出了事故,她自然没钱多给,她就给了两千元,我和二姐各拿两千元。这事虽然这样解决了,事實上我哥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总是念叨他们多出了几千元。
  好在,近两年农村医疗全都普及了。父亲因中风花费的医药费后来报销了70%左右。当父亲拿着报销回来的近两万元钱时,念叨着政策的好处,他的脸上笑成了一朵花。其余的花费,尽管哥哥这次没有要求平摊,但我们如今的生活好了,不存在相互攀比,都是自觉私下给了父母四五千不等的零花钱。
  清明节,我回了一趟老家,看到乡间的春天,真是美不可言。处处都冒着春的绿芽,黄灿灿的油菜挤满在山野阡陌,路边姹紫嫣红的花朵竞相争春。树木掩映下的一栋栋白色楼房,俏皮地露出头角,与大自然的色彩相映成趣,人走在其中,就像入了画一般。门前的一条条水泥路,蜿蜒到远方,为画中意境增添了无限的想象可能。
  站在新时代的路口,放眼望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我们工作的异乡,还是我们的新农村,都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变化。总之一句话:在共产党的领导指挥下,祖国到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
  我们享受着衣食住行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由点到面,产生了蝴蝶效应,在新时代春风的吹拂下,沿着高铁一样的锵锵速度持续前进,前进,不断地改革与变化。
其他文献
采用网络调查法,选取我国20家高校图书馆作为调查对象,从服务内容、服务团队、服务空间3个维度调查其数字学术服务开展情况,发现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地区差异明显。建议高校图书馆树立数字学术服务理念,将数字学术服务纳入基础服务体系;设置专门的数字学术服务岗位,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拓展深化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学术发展与交流。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部队各级认真学习贯彻习主席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广大官兵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纷纷投稿。本刊予以摘登,谨以此献给建党百年华诞。
为迎接建党百年华诞,燕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系列红色图书,书写辉煌历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红桥》一书以纪实文学的形式,描写了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在秦皇岛建立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并领导山海关铁工厂(简称“山桥”)工人进行革命斗争,为山桥注入红色基因,使山桥成为“红桥”的革命历程。《红桥》讴歌了山桥人的奋斗精神,展示了山桥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辉煌成就,读来感人肺腑,催人奋进,是中国红色工业的一页史诗。
结合5G技术的特征分析其与物联网、VR/AR、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深度融合给图书馆智慧阅读服务带来的新变化,阐释\"5G+\"时代图书馆智慧阅读服务新生态的内涵及特征,指出其内容包括阅读空间服务、泛在阅读服务、情景阅读服务、智能荐读服务、在线MOOC和阅读认证服务,并从交叉应用多元技术、实现人机协同共生、加强跨界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图书馆智慧阅读服务新生态的实践路径。
“七月南湖水涟涟,烟雨楼台雨如烟,荷花深处摇来一只船,南湖的船,党的摇篮,历史将从这里揭开新篇。”我最早知道南湖,是从小学的语文教科书上:静静的水面上笼罩着薄烟,刚从云雾中挣扎出来的朝阳喷发出红晕,一只普通的乌篷船荡漾在晨光霞霭中,中国历史上崭新的一页由此掀开,南湖红船因此备受世人瞩目。  嘉兴南湖,是浙江的三大名湖之一,因位于嘉兴城南而得名,以“烟雨迷蒙”的旖旎风光为历代文人雅士所赞吟。南宋诗人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对传统文化越加重视,广西少数民族人物画也正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期间这类题材的人物画佳作不断。本文旨在对隆林偏苗人物造型在水墨创作中进行相关叙述,对隆林偏苗的艺术特点进行了探索,为当代语境下的少数民族人物画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在中利集团,党建同企业的发展同频共振、水乳交融,成为不断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总引擎”。  走进位于江苏常熟的中利集团总部5楼的党建阵地展厅,目之所及一片“红火”:走廊两边皆是党的政策宣讲和党史资料,展厅中展示着中利集团建立党支部以来的历史资料……  中利集团“红火”的不只是环境,这里还有一支充满激情的队伍。是什么支撑着这家民营企业和这支队伍,走得这样铿锵有力?  红色是一以贯之的底色  中利集团
上学的时候,我常常以为,刑法是严厉的,刑事审判是严肃的。工作以后,尤其是到刑庭后,逐渐发现,刑事法官是可亲的,刑事审判也有温暖的一面。播下正义的种子2019年六一儿童节,以《如何远离身边的犯罪》为题送法下乡。观众席的前几排,坐着附近几个村办小学的小学生,他们活泼可爱。在讲座开始前,为了增强普法效果,带去了庭里日常开庭用的法槌和退休老同事留下的一副老式手铐。
素可泰位于泰国中部偏北,曾是素可泰王朝的首都,素可泰王朝时期,国王兰甘亨从斯里兰卡迎请高僧讲经说法,开启了泰国的全民佛教信仰。几百年的过去了,那些宏伟的佛寺、佛塔以及灵动的佛像仍然矗立在这里,向世人展示着泰国佛教艺术的精华。
北大荒精神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精神财富,它是几代北大荒人艰苦奋斗的结果,凝结了无数官兵,群众和有志青年的汗水和心血。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形势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已经成为一项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政治任务,北大荒精神正好符合当今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北大荒精神的内涵以及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并对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如何融入北大荒精神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帮助高校将北大荒精神融入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