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q缺失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lal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分析18q缺失综合征患者基因型与表型的对应关系。

方法

选取常规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为18q缺失的胎儿样本2例及患儿样本6例,按照美国Affymetrix公司生产的CytoScan™ 750K芯片的标准操作流程,对样本DNA进行CMA分析,并用计算机软件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结果。

结果

CMA在8例样本中均检测到染色体18q的DNA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缺失片段长度介于6.612 Mb到22.973 Mb之间,涉及多个疾病易感基因,其中 NFATC1、MBP、GALR1、MBP、SALL3TSHZ1基因为先天性心脏病、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生长发育迟缓以及腭裂的可疑致病基因。

结论

CMA技术能精确定位18q缺失的断裂点,有助于识别可疑致病基因并确定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为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中抑癌基因 p15反义RNA(p15AS)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单链特异引物逆转录的实时定量PCR方法验证AML细胞系存在p15AS,分析43例AML患者和21例良性血液病患者(对照组)骨髓p15AS和 p15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p15AS的表达量与AML临床特征的关系。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ML患者和对
目的讨论出生缺陷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以及染色体微阵列(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 CMA)在儿科遗传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评估的出生缺陷患儿外周血样本2000例,应用CMA进行分析。结果在2000例出生缺陷患儿中,522例找出了致病原因,检出率达26.1%。其中24例为非整倍体,11例为嵌合体,11例为单亲二倍体,其余476例为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这
目的确定1例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的染色体非平衡易位患儿异常核型的来源,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array, SNP array)技术在染色体异常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应用常规G显带方法分析患儿及其父母的染色体核型,应用SNP array对患者及其母亲的全基因组DNA进行高分辨率分析。结果患儿核型为45,XY,-15,der(12),t(
目的探讨1例混合型生殖腺发育不全患者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为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测血清激素水平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应用多重PCR检测Y染色体SRY基因及无精症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 a、b、c区域缺失情况、SRY全基因测序;全腹CT和肿块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患者血清激素检测结果均正常;染色体核型为45, X/46, X, Yqh-;
目的探讨孕早期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uchal translucency,NT)与胎盘绒毛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对139例孕11~13+6周且早期超声检查提示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2.5 mm的单胎孕妇行胎盘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按NT厚度2.5~2.9、3.0~3.4、3.5~4.4、≥4.5 mm分成4组,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各组间的差异。结果在139例NT增厚的孕妇中,发现41例有胎
期刊
目的探讨中国浙江南部地区汉族人群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基因rs216293位点T/G与rs1063857位点T/C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发病及其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246例冠心病患者和156例无冠心病对照组人群vWF基因的rs216293及rs1063857位点进行多态性检测,探讨不同的基因
目的对一个单纯性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 MMA)家系进行基因突变的检测和分析,探讨其发病的分子遗传学病因。方法PCR结合Sanger测序方法对先证者MUT、MMAA、MMAB 3个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其旁侧序列进行分析,鉴别其中可能存在的基因突变。采用Polyphen2、SIFT、HSF、DNAMAN 6.0和Swiss-PdbViewer4.1.0等软件对检
目的建立基于Ion Torrent半导体测序技术的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 TSC1/TSC2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方法,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Ion Torrent PGM测序仪对2个TSC家系的患者及1例散发型TSC患者进行 TSC1/TSC2基因测序,筛选致病突变并用Sanger测序验证。同时对1例胎儿的 TSC1/TSC2基因的相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