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xi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创新能力的培养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在此,我结合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做法,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1.创建宽松学习环境,营造创新氛围。
  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智能活动,只有在轻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人们才会产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才会有创新的意向和行动。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凡是因为求知好奇而受到奖励的学生,往往愿意进行试验和探索,从而促进智能的发展,产生创新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智,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创建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合理设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环节。如在教学《科天的思念》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质疑,学生根据课题找出题眼,大胆发问:“作者思念什么?为什么思念?为什么是秋天的思念”?如此以来,教学指向清晰明快。在引导过程中,我注意时间和分寸的掌握,即不喧宾夺主,又达到开拓创新的目的。
  2.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动力和基础,而学习的创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
  2.1 充分利用新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学生在赏析“落叶在林中飞舞”一句时,都认为“飞舞”用得好,但好在哪里,一时说不上来,我见此情景,巧妙一点:叶子像什么飞舞?学生马上联想到:蝴蝶,落叶像蝴蝶一样在林间飞舞;有的学生补充:像黄蝴蝶,像红蝴蝶;有的学生领悟到:啊!树叶活了,秋天的小兴安岭真美啊……
  2.2 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枯燥的书本知识更加直观地传输给学生,使学生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中常用的分组讨论法、小组竞赛法等,针对学生的不甘落后的心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3.增强学习信心,提供创新舞台
  创新不仅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而且是一种需要创新技能的实践活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还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培养创新技能的实践舞台。
  每个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需要自我表现的空间,而小学尤为突出,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多给学生一些想象的空间,多给学生一些实践操作的平台,让他们在学习、操作、探索、社会实践中掌握新内容,学到新知识,并以此增加他们自主创新的信心和勇气。如,我在讲授《望月》一文时,在品读“江中月”时,让学生想象你眼前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假如你就在长江边,你心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生回答:景美、心情放松、天地之美、宁静的美。让学生找带江的词语,让同学们讨论交流江与月的关系,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千万条江。体会到:“千江有水千江月”的意境。体会到创新的愉悦和快乐。
  4.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核心是完善学生的人格。它表现为以下四个由低到高的课堂教育目标: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境目标、思想行为目标,这四个方面是学生知、情、意、行的相互统一、相互促进。一些教师认为,只要把理论知识讲授给学生就行了,养成性教育是班主任的事,是家长的责任。教师多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道德情操和社会思想觉悟的培养,把教育目标的实现只停留在认知阶段,其结果是学生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德行分离、人格分离。如果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只局限于认知目标的完成,而忽视学生炽热情感和道德思想的培育,就如拾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而要想让学生确立爱国主义的理想信念,就只能是一种空想。因此,塑造学生的创新性个性品质,尤其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很注重对课本中的创新素材进行综合运用。如教材中,关于对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伽利略高空做实验等创新性“事物”的描写,会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产生强烈的震撼;关于对发明家爱迪生,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音乐家贝多芬,画家达芬奇和中国古代科学家李时珍、毕升、张衡及我国现代科学家李四光、茅以升、童第周等努力刻苦钻研,造福人类的典型事例的描写,会对学生心灵深处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学生创新品质的发展和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迈入新世纪,走进新时代,知识经济呼唤着人们的创新能力。为了使中华民族能永远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列,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奋发有为,做出应有贡献,让教育成为一片培植学生创造思维的沃土。
  收稿日期:2013-04-16
其他文献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浯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而小学中年级的作文训练又是小学阶段学生作文的基本训练。它既要为高一级学生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更要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教育教学目的呢?我认为在这一阶段,应注重“看、读、想、说、写”五个方面的素质培养。  1.培养“看”的素质  创作源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再现,小学生的作文虽谈不上创作,
期刊
【摘 要】花常常是诗中的意象,有花作为意象的诗往往就有了花的美丽。看花犹如看诗,看透了花,就看见了诗人。以花观人,是看花的最高境界。看花的同时,你会获得一种忘我的境界,你可以领略花中的闲适之境,你可以品读到诗人的人格,你更可以体验到生命的真谛。  【关键词】看花;闲适之境;人生品格;象征;生命真谛  花开使人醉,看花,可以使人忘记种种悲伤与不快,使人陶醉于花的海洋,领略花的神韵,花的气质,花的纯洁
期刊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P46~48的内容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能记住各月的天数。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能够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引导学生进行收集处理信息,观察比较,进行联想,提高学生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主动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期刊
本人至工作以来一直担任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工作,几年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负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治学态度,善思、善部、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爱因斯坦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时将直接阴碍学生的学习兴趣,破坏学习的向心力,当然也谈不上学习效率。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超,是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兴趣得以持久呢?进而转
期刊
我们的文言文教学长期以来处于模式单一、少慢差费、枯燥乏味的状态,缺乏整体感。过多强调语言难度,忽视思想深度;过多强调“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式的割裂分析,缺乏师生互动;过多强调教师的主导,串讲翻译一讲到底,忽视学生的自主,没有充分利用学生手头的参考资料,没有培养学生利用工具书的自学能力;教学中没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没有培养学生的品味、欣赏、快乐,尤其是对祖国传统语言的欣赏,使文言文学习成了学生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个同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  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广大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人的摇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己的教学实际,浅淡几点认识。  第一,给学生提供创新能力的土壤  首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种民主、
期刊
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一提到作文就感到头痛——教师不知从何教起,学生不知从何写起。特别是三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写作阶段,有的根本不知道怎样动笔,对写作毫无兴趣。在我所教的班级中,同学们写作文存着以下问题:  第一、审题不清,习作时有部分同学离题、偏题;第二、语言啰嗦,讲述一件事重复太多;第三、标点符号不会运用。有的长句到底或—段活只用一个标点。特别是不知道冒号、引号的用法,不知道把所说的话引
期刊
纵观古今,唐诗宋词元曲,历代诗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面对诗人们那纵情高歌、挥洒笔墨、一展豪情的优美诗篇,那非凡的想象力让我们叹为观止。再来看看我们的作文,你会发现,写作中如果没有了想象,其思想内涵会大大折扣,其艺术感染力也会大大削弱,当然,作文也得不了高分。  当前,社会上批评学生作文模式化严重,千篇一律,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中学生缺少想象力,特别是创造想象力,创造离不开想
期刊
【摘 要】《钢要》中指出,深化幼儿教育改革时,可以从改革师生互动的关系入手,建立一个积极而适宜的师生互动关系,有效的推动幼儿园的整体互动网络形成互动学习的共同体,最终促进成员之间的人际互动,一达到平等,沟通和交融的关系。在这样的渴望和梦想下,我在工作中探索出了一条“能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的路,促进“师幼互动”的有效途径,那就是以平等的态度,平视的眼光与幼儿进行对话交融。 那么,怎样在教学活动中进行
期刊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理解课文、概况中心时常常感到无从着手。其实课文的中心在文章中一定会有所表露的,而且集中体现在课文的中心句里。因此,正确找出中心句又是理解课文的关键。  那么,课文的中心句从哪里找?怎样正确地找出呢?下面就我平时的教学总结的几种方法,供同行们在阅读教学时运用。  1.从课题找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些课文的题目直接体现了课文的中心。如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艾滋病小斗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