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五能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rgdgd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浯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而小学中年级的作文训练又是小学阶段学生作文的基本训练。它既要为高一级学生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更要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教育教学目的呢?我认为在这一阶段,应注重“看、读、想、说、写”五个方面的素质培养。
  1.培养“看”的素质
  创作源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再现,小学生的作文虽谈不上创作,但仍然离不开五彩缤纷的生活空间,因而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尤为重要的。
  现今,我们作文教学的任务仍然要解决好学生的无事可记,无情可抒或写什么的问题。不少学生过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可一到写起文章来就灰心、苦闷。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熟视无睹。对事理的认识比较浮浅。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教师作文训练前的适当启发引导。如要求观察一种植物,然后写一段短文,要求写出该植物的外形特点,文字清楚,语言得体。这就需要教师在指导时,引导学生除了对某种植物的—般属性做细致的观察,更应指导学生认识这种植物的独特性。紧抓住共性与个性,如果是—个文字功底较深的人来写,文章肯定会形象逼真,脍炙人口。当然,对小学中年级作文不能够求过高,观察也不要过繁,情理也不要太深奥。
  2.培养“读”的素质
  学生作文,仅有观察到的素材,那还只是一种单纯的感性认识,就是有再高的观察能力,也不一定能组成一章完美的文字,因此必须加强学生文字理论素质的训练。要达到这一点,千万不要忽视了学生“读”的能力培养。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读’’对作文能力提高的一条很好的经验总结。我们的小学浯文教材,是通过专家的队真审阅和编排、典型的情文并:茂的习作范文,尤其是读写例话,认真阅渎,细细品味,从中模仿,采取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精神,吸取、消化就会对作文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指导学生作文时,应先把握住范文阅读这一关键,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培养“想”的素质
  所谓的素质培养就是思维能务的培养。前面谈到的“看”、“读”仅停留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上。毛泽东同志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它。”学生毕竟还小,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都是一些表面的和局部的东西,写作中心然造成作文的浮浅和无序,因而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把感性认识卜升为理性认识,为我所用,变为已有。因而应加强以下两方面的引导。
  3.1 边读边想。前面讲到我们指导学生作文时应重视范文的阅读,实际上在阅读中,应教会学生在“读”中“想”、“想”中“读”。
  3.2 边看边想。边看边想就是边观察边思考,这是由学到想,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的过程。如《苦柚》中,写的“金钱能买到山珍海味,但却买不到灵魂”一样;看《小草》,就要想到为人们默默:工作的建设者;视《蜡烛》,就应想到在平凡工作岗位燃烧了自己照亮子别人的教师。因此在作文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地思考,让学生去作文,将会人理人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
  4.培养学生“说”的素质
  人的语言发展是口头语言先于书面语言,书面语言的表达要以口头语言为基础。因此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就是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除了培养以上的“看、读、想”外,不能忽视学生“说”的能力培养。说的能力培养,就是为写而说,是—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也应从两方面人手:第一是在“读”中“说”。前面说过我们的教材是通过专家筛选的典型有益的习作精品。因此教学中,应在充分培养学生读想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学生复述能力,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像教完《趵突泉》后,要学生有条有理,形象逼真地说的同时更不能放弃在出训练中的“阅读说话训练”,这些都是学生习作的标本,不能忽视。第二是在指导中“说”。学生的说首先应要求说得正确、完整,用词恰当,前后连贯,逐渐进步到词汇丰富,有中心,叙述清楚。那么在作文训练中就更应该注重这一点。如教师给学生命“记一次活动”一题,首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这次活动由哪几个环节构成,哪些是主要的,说出来再指导学说一说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同时不妨让学生回忆活动场面,觉得用哪些词比较合适,写出来,然后让学牛想一想怎么写(打腹稿),想后让学生一段段地说出来,最后找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将全文说—说。这样,整篇文章的格局就基本完成,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写”的素质
  在作文训练中,“看、读、想、说、写”是一个有机的组合体,特别是说和写,更是水乳相融。其实在训练中,说和写是结合起来训练的。训练中,让学生先说后写,可以使更多的学生有借鉴别人长处的机会,而让学生口述时,也暴露了学生所存在的问题,以便师生共同解决,同时也使大家共同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同类问题的又一次出现,为教师批改作文减轻了—…定的负担,使教师有时间备课和设计练习。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在小学作文训练中,重视学生的“看、渎、想、说、写”五种素质培养,无论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还是对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提高,都有积极的意义和一定的效益,值得我们教师去重视、去更新。
  收稿日期:2013-04-10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语文素养的获得与他们的课外阅读息息相关,而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外阅读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为开展好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老师们应树立全新的观念,加强对学生们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为他们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素养;阅读环境;阅读习惯;阅读兴趣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
期刊
什么课可以让你激情四射,豪情万丈?什么课可以让你心灵震撼,一生难忘?什么课可以让你在美的享受中,人格提升?什么课可以让你把喜怒哀乐融入其中?什么课可以使你智慧的头脑有了人文的光芒?什么课可以让你梦幻的翅膀飞向正确的方向?答案是语文课。语文课是含蓄,也是张扬的,有时如潺潺流水,有时如滚滚江河。如何上好语文课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教师个人素养是上好语文课的前提。  “给人一碗水,自己必
期刊
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然而,在当前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记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不是被忽视就是束手无策。那么,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几种能力呢?下面就把我在这方面的一些探索介绍如下,以抛砖引玉。  1.在生物教学中
期刊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轻松、愉悦、主动、有效地学习,关键就是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加强情感教育,诱导兴趣;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兴趣;利用竞争比赛,培养兴趣;强化成功愉快,巩固兴趣;创设表现空间,拓展兴趣;利用课外活动,延伸兴趣。这些方法如果很好地坚持下去,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一定可以取得优异成绩。  【关键词】加强;英语学习;学习兴趣;优异成绩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
期刊
【摘 要】如何将自己心中的美传递给外在的世界,使得自己永远保持着这样一种美丽和谐的精神状态,保持了这样的状态便是幸福。要有一颗平和的心才能来体会生活的幸福,爱是通往幸福的有效途径之一,还有一条道路,也通往幸福,就是创造。创造当然有很多不同的类型,有思想的创造,有艺术的创造,有技术的创造,生活的创造,各种各样的创造都会使人达到幸福。微笑也能让自己身心愉悦。  【关键词】心平气和;创造;读书;行路;
期刊
【摘 要】作文在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检测中的比重很大;离不开教师指导;指导学生逐步主动掌握通往作文殿堂的钥匙。  【关键词】作文;指导;导学  作文在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检测中的比重很大,其位置在教师和学生心目中极为重要,但是提起作文,多数学生都感到头疼,不少教师也感到难教,年复一年而做成了一锅夹生饭,大部分高中生作文“奶味”十足,作文不过关的大有人在。  学生作文,能反映出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态度,也反映
期刊
2011年4月重庆市高三模考题中有这样一道数列不等式题.具体如下:函数 对任意的实数x均有 当 , .  (I)当 时 求 的解析式;  (II)令 求证:  解:(I)略(Ⅱ)的标准答案如下:  因  即 (也可用导数求证)  即 (也可用数学归纳法求证)  下面证明: 成立  因为  所以  两式相减得:  ……①  ……②  两式再相减:  则  笔者通过研究得到了两个优美证法(简称优美
期刊
【摘 要】提高课堂效率,打造优质课堂,是我们每位教师不懈的追求。如何利用短短的四十分钟,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得到发展,是每位教师一直苦思冥想,积极探索的领域。有效课堂的打造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的赏析与解读,目标的设定,巧妙地引导,组织的活动等,下面我就从这四个方面谈谈我自己的理解与做法。  【关键词】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我们倡导的新课程改
期刊
【摘 要】实行 “三级批改法”,即:学生自评、同学互批、教师再评。不仅解放教师,增强作文教学的活力、吸引力,而且燃起了学生追求成功追求喜悦的火把,使学生由过去的害怕作文,发展到现在的乐于作文,乐于语文学习。  【关键词】三级批改;学生自评;同学互批;教师再评  作文教学是长期以来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大难题,而作文的批改更是语文教师的一大负担。为了提高作文成绩,减轻语文教师的压力,推行人性化作文教学,
期刊
【摘 要】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地游戏于数学知识的海洋,才能品味学习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数学能力的欲望。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要因材施教,灵活多变,把握学生的最佳心理状态,有意识地给教学注入一些兴奋剂,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本文对此谈几点粗浅的做法。  【关键词】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