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性胃镜的护理配合

来源 :家庭科学·新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zyy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痛胃镜检查是在常规胃镜检查时应用一定剂量的镇静剂,使患者对整个检查过程无记忆、无痛苦感觉。2007年1月~2008年1月本院对100例自愿施行无痛性胃镜检查患者进行统计,发现效果比较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00例中男69例,女31例,年龄18~78岁,平均48岁。
  1.2 方法。术前准备同常规胃镜检查。患者于检查前3min先经鼻吸氧,在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下静注芬太尼1ug/kg,2min后静注异丙酚2mg/kg,待进入睡眠状态立即插入胃镜进行检查,同时监测并记录血压、心率、呼吸及氧饱和度,术中检查若出现燥动者,可适当增加药量,使患者充分镇静。
  1.3 结果。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遗忘和满意程度均达100%。在静脉注射药物后1~2min血压均有下降,但未超过术前的15%。心率基本在正常水平。其中有9例在胃镜检查过程中氧饱和度下降到95%,于是停止操作予以吸氧等处理,等到氧饱和度达到99%再继续检查。所有患者于检查后15~20min清醒,检查后感觉很好,无术中痛苦的记忆,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2 检查配合及护理
  
  2.1 术前准备。
  2.1.1 适应证:应积极配合麻醉师及内镜医师全面了解病史,有无应用麻醉药及毒品史、局麻药过敏史,术前禁食禁饮情况是否已完成,有无烟酒嗜好及重要器官功能评估情况,并确认患者有无施行胃镜检查术及麻醉的禁忌证。
  2.1.2 心理准备:术前患者往往会出现疑虑和恐惧感,许多患者均是为了检查疾病才不得不到医院就诊。故检查前向患者合理介绍术前准备的情况、检查操作步骤、检查的安全性及成功施行检查后的病例。必要时请接受过检查的患者现身说法以增强信心,消除紧张、恐惧情绪。
  2.1.3 器械的准备:常规备好消毒过的胃镜、口垫、氧气、面罩、鼻导管、吸引器等,根据情况可在胃镜表面涂上石蜡油,准备心电监护设备及抢救物品和药品。
  2.2 术中配合。帮助患者取相应的体位,取下活动假牙,给予鼻导管吸氧、心电监护,放好张口垫,接好吸引器,准备好已经消毒处理的胃镜。建立通畅的静脉输液后缓慢静注芬太尼1ug/kg,2min后静注异丙酚2mg/kg,待患者不能应答、睫毛反射及吞咽动作消失、全身肌肉松驰后配合医生开始插入胃镜检查,同时静脉用微泵注射异丙酚2mg/s维持麻醉。边检查边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边记录监护情况,并及时向麻醉医师及内镜医师说明情况。特别要注意术中有无低氧血症或呼吸抑制出现,以及术中有无躁动的发生,检查完毕取出胃镜、口垫等。继续注意意识、瞳孔、呼吸、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用推车将患者送于观察室由专人观察。
  2.3 术后护理。观察室由专人观察和护理,直至患者清醒如常,能正确应答问题,步态稳健及血压、心率、呼吸平稳,观察1~2h后可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可以离院。嘱2h内忌饮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当天最好食用易于消化的软食。术后当天不能骑车、驾车,不能从事高空作业及操作机器等,以防发生意外。
  
  3 讨 论
  
  随着医疗条件不断提高,现今人们对各种有创的介入检查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痛性胃镜检查术在临床中正好印证了患者的要求。现已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开展,并且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认可,无论从痛苦上还是从患者的心理负担考虑都是一种理想的科学治疗技术。笔者通过对近100例检查患者的系统性护理操作,得到了较满意的效果。芬太尼配合異丙酚维持静脉麻醉,使联合用药协同作用达到最佳,循环功能稳定,减少了单独用药的不良反应。使患者能在清醒下镇静,处于浅睡眠状态下接受胃镜的检查。检查过程中患者处于无痛苦的状态,且能安静合作,操作者可不用考虑患者恐惧的精神状况以及是否合作的问题。
  胃镜检查是对消化道疾病采用的一种特殊检查方式,历时较短,术中疼痛并不严重,但术者却非常不舒服。通过静脉给予合理的镇静及镇痛药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故术前护理配合的重点是需要充分地了解病史,做好心理护理,让患者安心地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术中配合的关键是全面做好对麻醉医师及胃镜医师的共同操作过程,及时反馈患者的信息。做好术中器械的准备,及相关物品的检查,确保能在危急时刻有效地全面做好相关护理工作。术后护理关键是评估未醒或初醒的患者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的监护工作,并能对需要离院患者作出离院时的安全性评估。通过对100例患者的护理评估证明无痛性胃镜检查是安全的,通过系统化的护理能更加全面的提高医疗质量。
其他文献
四肢骨折常合并软组织的缺损,导致感染、骨外露或骨不连等并发症。既往处理这类伤情的原则是:早期清创、外固定,待创面感染控制,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后再行进一步的治疗。去年6月份以来我科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开放性创伤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6~72岁,平均32.7岁。  1.2 伤因、伤型。受伤原因:
期刊
【摘 要】 目的: 总结9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管道护理体会。方法:针对96例患者需要脑室引流管、气管套管、吸痰管、留置导尿管、鼻饲管、吸氧管、深静脉置管的护理实践,观察总结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了管道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结论:管道护理工作在颅脑损伤病人中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 颅及损伤 管道护理 体会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急症,其特点是病情重且复
期刊
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常因感染、胰岛素停用或剂量不足、饮食过量或创伤等诱发。一旦发生,应积极治疗,早期采用合理的治疗措施及严密的监测是抢救成功、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本科收治的12例患者,其中男6例,女6例,年龄20~80岁,平均50岁。2型糖尿病9例,1型糖尿病3例,既往明确糖尿病史8例,4例入院时才发现糖尿病。发病后出
期刊
循证护理是护理科学的新进展[1],是整体护理的延伸和完善。循证护理,“以实证为基础的护理”即以有价值、可信的科学研究成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运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最佳的护理。循证护理作为一个实践过程,包括5个具体步骤:①寻找临床实践中的问题;②根据所提出的问题寻找来源于研究的外部证据;③对科研证据的有效性、推广性进行审慎评价;④将获得的科研证据与临床专门知识和经验、患者的需求相结合,即将科研证
期刊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如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临床上护士配合医生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非常重要。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内科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5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85例,男45例,女40例;年龄18~60岁,发生窒息5例,发生肺水肿3例,入厕晕倒3例,发生肝性脑病5例。治愈5
期刊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被诊断出患有肿瘤。良性肿瘤患者有惊无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大降低了癌变机率。恶性肿瘤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减少痛苦。肿瘤病人因各自文化修养程度的高低,家庭经济生活状况的好差,职业与社会环境的不同,年龄、性别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做为一名护理人员,我们要根据病人的不同心理反应,给予适当的心理行为干预,以提高治愈的成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方法:对156例脑卒中合并肩手综合症病例进行早期心理干预、肢体功能锻炼,配合针灸推拿,积极预防其他并发症等康复护理。结果:156例患者肩痛的症状125例痊愈,31例缓解。对改善微循环、松解粘连肢的消肿、取得明显效果,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脑卒中后遗症 肩手综合征 家庭病床 康复护理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
期刊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自体血回输装置上连接有输血袋,而这种输血袋不能直接使用常规的一次性输血器。因为一次性输血器接血袋端的是粗大的塑料针头,它无法插入装置上自带的血袋,须将塑料针头更换为钢针头,方能使用。我科通过实践摸索采用改良后的一次性输血器,顺利完成自体血收集、自体血回输,保证了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得了良好效果。    1 用 物    一次性输血器2副,一次性输液器1副,无菌手套1副,无菌盘1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使血透患者安全、舒适地接受治疗。方法:对50例30~80岁长期血透患者在血透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并评价其结果。结果:50例患者均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改善,患者接受规范血透治疗,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内涵。  【关键词】 舒适护理 血液透析    舒适护理模式是台湾华杏出版社总裁萧丰富
期刊
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生外伤时,易引起股骨颈骨折,如护理不当,发生压疮,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延长康复时间,严重时发生感染危及生命。2008年,我科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20例,分别行了股骨头置换、全髋置换及加压螺钉固定术,有3例病人发生压疮,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20例,年龄75~88岁,男12例,女8例,同时伴有老年痴呆症5例,因脑血管意外偏瘫3例,糖尿病3例,其中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