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中学校长培训模式的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28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形式要求农村中小学校长要进行有效,促进校长专业发展,以镇为主,县级联动长效培训等是比较适用的模式。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
  
  校长是受党和国家委托,领导和管理学校,全面主持学校行政工作的负责人,是一所学校的法定代表人。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这充分说明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要办好一所好学校,必定需要一个好校长,只有高素质的校长才能带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办好一所学校,这就要求校长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真正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一面旗帜,学校的灵魂,办学的专家。《中小学校长培训》要求校长必须参加一定学时的培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称《刚要》]要求“教育家办学”,就是要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急切希望校长们成为真正的专家,因此,校长培训和专业化发展将是校长队伍建设永恒的话题。农村中小学占全国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校长是校长队伍中的最大群体,“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抓好均衡教育,缩小农村学校和城镇学校的差距,首要责任在农村中小学校长肩上,因此加强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培养,提升他们的办学本领应该是校长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就其培训模式作肤浅的思考。
  一、农村中小学校长基本现状调查
  近期,我们对某县中小学校长基本情况进行抽样调查,从全县24个乡镇抽取了13个乡镇,共30所中小学作为样本,调查结果如下:1.学历层次较高,绝对高于教师队伍整体学历,并且每个校长的学历都高于所在学校的平均学历,但多为后续学历。中小学校长达到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81.6%,专科学历占15.6%,中专学历仅占2.8%,但绝大部分是中师生通过进修和二次进修而取得的;2.职称层次较高,都高于所在学校的平均职称。中学,具有高级职称的校长占69%,中级职称的占31%,没有初级职称;小学,具有小学高级以上职称的占93.8%,中级职称的占6.2%;3.年龄结构偏大,男女比例失调。90%的校长年龄高于所在学校教师的平均年龄,30-40岁占26.5%,40-50岁占56.7%,50岁以上占16.8%,女校长比例不到10%;4.大多数校长参加岗位培训,具备校长任职任职资格,具有一线教学经历和中层干部管理经历,对学校管理和校长理论有一定的了解,但职前学习不够,任职准备不够充分,缺乏管理知识深度。
  二、新时期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基本要求
  在《刚要》中,“校长”这个词共出现过20次,对校长的素质和校长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制定校长任职资格标准,促进校长专业化,提高校长管理水平。推行校长职级制”①,“那就是校长要成为教育家”,“不仅理论研究要有成果,更要是个教育实践家”,实现教育家办学,要求校长首先“应当是政治家”,“还应当促进专业化发展,提高管理水平”,因此校长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就是“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出名师,育英才”②。因此可见校长的行政性在淡化,长官化在消减,校长不是法律角度的纯粹的法定代表人,也不是事务管理方面的“大当家”,而是专业化专家化的人才。农村中小学校长是农村中小学校发展的领头雁,成为适应当地教育且引领当地教育发展的专家,既是《刚要》的对农村中小学校长要求,也是农村中小学校在新形势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农村中小学校长的不懈追求。
  三、促进农村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发展的实效的培训模式
  新形势要求农村中小学校长要成为教育家,形成教育家办学模式。我们知道,教育家不是天生的,“教育家成長的规律是先成才后成名再成家”,要成才必须先培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但由于农村学校的特殊性,大多数学校校长都是教师出身,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校长专业知识训练,因此,科学系统的培训就成了农村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发展的捷径。培训经验告诉我们,要抓好培训工作,首先要研究好培训模式,因此,要抓好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我们首先要研究好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以求达到最实际最有效的目的。《纲要》中“校长轮岗交流”“ 海外研修培训”等模式,我们认为也可以适合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培训,但结合现在农村中小学校长的现实情况,除上述培训模式外,目前较为实效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以镇为主,县级联动长效培训模式
   即形成以乡镇(或将全县划分为几个片区)为主体,县级为主管的培训网络。我们知道,农村中小学分布相对分散,要经常性开展全县大规模集中培训,校长要经常性参加培训,往返不便,工作不许,这是很不现实的,因此可以就近以乡镇教育主管部门为培训机构,开展经常性培训,对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进行直接管理,县教育主管部门主要任务是制定培训内容、目标,并对培训工作督查检测。
   (二)镇县分层培训模式
   即将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任务进行分层分解,县教育主管部门重点培训中小学校长教育思想、理论素养、专业化要求、前沿动态等,以定时定期集中农村中小学校长进行专家讲座、分期分批选派外出进修等形式,提高校长的专业水平,乡镇重点培训镇域管理、特色发展等。
   (三)校本学习与自我反思模式
   目前,教师缺编严重,教学管理人员更是紧缺,农村中学校长都承担有一定量的上课任务,走出校门学习的机会很少,因此校本学习与自我反思是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的最重要的方法。那就是指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的指导下,校长在学校(或家里)进行的一种培训与学习。培训步骤有:1. 加强学习理论,提升办学理念。校长要自觉加强校长专业理论学习,主要是校长修养和教育思想方面以及学校管理方面的理论,主要形式有网上学习和读专业的书籍专刊,基本的要求是勤读善思、写读书笔记和专业文章。2.发现问题,诊断解决。通过理论学习和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学校最根本的问题,将这些问题作为校本学习和培训的研究内容,报上级培训机构讨论,理出基本的解决方案。3.自我反思,提升专业。用拟出的方案逐步解决问题的症结,解决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带着新问题学习和促进学习,新学习促进新问题的解决,由此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校本学习和培训模式,重点是校长自我解决校长现有素质水平与学校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培训时间不受限制,培训的方式灵活,通过学习、研究、反思、实践的方式提升校长素养,是校长终生学习很好的模式,尤其非常适合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
  (四)及时性专题式培训模式
  校长最关注的是什么?调研全国第一期基础教育改革动态专题研修班的95名校长 “校长最关注的问题”,在回答“当前办学中所遇到的最大困难和压力”时:教师队伍问题居第一,占35.1%,其次是安全问题,占30.8%,第三是办学经费和校园硬件建设,占15.7%,第四是升学率,占12%。这些观点不一定全面,但至少说明校长在这些方面渴求得到很好的解决办法。我们知道,遇上这些困难,谁都希望有高人指点,最好是“药到病除”,马上将这些困难消除掉。我们也作过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校除上述“四个关注”外,校长知识深度更是最大的短板,农村中小学校长事务多、圈子窄、理论不够深、观念不够新,机会少、工作累,他们很少有更新自己理念的时机,大多用老办法、老套路或上级的指令应对工作,面对发现或潜在的困难很难短时间找出最佳的方法,因此有必要针对农村中小学校办学困难进行专题培训,让农村中小学校长们立即走出困境,尤其是先进的思想理念。
  (五)个性化培训模式
  个性化培训,顾名思义,就是非一般大众化的,在大众化的基础上增加特色、拥有自己特质需要的培训。《纲要》指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学校要办出特色,校长就必须进行个性化培训,即根据农村中小学校长和学校的情况而制定专用培训方案,量“体”裁“衣”,解决短板,做大强项,有针对性地对校长进行特色方面的进一步提升,促进农村中小学校长特色化发展。
  (六)分层分岗的培训模式
  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校长年龄结构、知识素养、管理水平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进行分层,比如中学小学、年龄老少、任职长短、学校规模大小等进行分层培训,便于相互间有共同的话题等。
  参考文献:
  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②《中小学校长》2010.12孙宵兵.《<教育规划刚要>对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③《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年12期《促进农村中学校长专业发展的培训模式的实践研究》.
  ④《中小学校长》2010.11樊平军《校长关注的四大问题》.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介绍了CAN总线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AT89C55的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并详述了其硬件结构,软件设计和系统工作原理。  关键词 AT89C55 CAN总线 数据采集系统  中图分类号 TP368.1 TP2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22(2007)01—0029—02
摘要:阐述了CHM文件的特点以及关于制作CHM格式帮助文件的软件word2chm的功能和特点。并简要介绍了word2chm制作CHM文件的方法。  关键词:CHM word2chm 帮助文件 制作  中圖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8)02-0082-02
在高中数学立体几何部分的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思维,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对空间图形结构变化的观察理解、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既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为此,在教学中选取典型材料,充分挖掘其内涵,广扩思路,运用多种方法解决,以达到训练思维能力的目的。下面以一道练习题为例,谈谈我的体会。  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各棱长都为m,E是侧棱CC1的中点,  求证:AB1⊥平面A1BE  思路一:如图1,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要让学生受到真正的教育,应以儿童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引导学生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感受、想法,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自我触动、自我激励、自我教育,形成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立足活动,自主体验。  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参加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发展兴趣和特长,并在活动中获取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国家发展的奠基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专业的教师队伍作保障。应建立一支思质量、懂质量、抓质量的教师队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教师就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进行必要的角色调试以适应改革的大潮。  由知识的传授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教育一直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传道、授业、解惑”被
摘要:本文以SQL Anywhere数据库和ODBC数据源为例,用编程的方法来注册数据源,并把PB程序与数据库进行整体打包,达到系统优化的目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一、教学理念:  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同时也是由声音和意义这两个方面结合而成的。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意是语言的内涵。所以,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个要素。我们在给聋儿进行语言训练时,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练习发音,丰富词汇,学习如何把词汇正确的组织起来进行表达。    聋儿与正常儿童相同,首先学习具体名词。在学前阶段,具体名词占据名词总数的绝大部分。而在具体名词中,在日常生活里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从小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了解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使学生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是信息技术课的主要任务。那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呢?下面我谈一谈我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一点感受、体会和总结。   一、让学生在玩中学。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个乡镇小学,小学生对于计算机的认识不多。四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计算机,一开始学的是画图,可是大部分学生对鼠标都不熟悉。除了少
随着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计算能力的体现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因此,培养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数学教育的目的是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注意等能力的发展。更是关系到学生学习习惯、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其次,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形成良好的发展,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就结合自己多
初中阶段,力学比电学难学;力学中,揭示力和运动的关系之一的《牛顿第一定律》(以下简称《牛一》)和《惯性》知识更是难学,真正掌握的学生并不是很多。其实,学生对学习这一节的知识还是很有兴趣的,“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这个实验,现象直观明了,逻辑缜密,推理清晰,从而好象很容易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学生学得毫不费力;惯性现象的实验也是信手拈来,人人皆知。但是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是困难丛丛,漏洞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