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吡啶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含氮杂环化合物,而且是药物中普遍存在的结构部分,吡啶骨架结构广泛存在于药物分子中,具有多种重要的药理和生理活性。尽管已经有许多关于吡啶骨架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工作,但是这些合成方法仍存在催化剂用量较大、底物范围较窄等不足,因此发展新的合成方法仍是化学合成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挑战。我们课题组继续对吡啶氮氧化物进行研究,选择噁唑酮作为亲核试剂,在手性硫脲的催化作用下,成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吡啶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含氮杂环化合物,而且是药物中普遍存在的结构部分,吡啶骨架结构广泛存在于药物分子中,具有多种重要的药理和生理活性。尽管已经有许多关于吡啶骨架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工作,但是这些合成方法仍存在催化剂用量较大、底物范围较窄等不足,因此发展新的合成方法仍是化学合成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挑战。我们课题组继续对吡啶氮氧化物进行研究,选择噁唑酮作为亲核试剂,在手性硫脲的催化作用下,成功构建了一种同时拥有吡啶氮氧化物与五元氮杂环的新骨架,且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对映选择性和非对映选择性。苯并呋喃的衍生物在天然产物和药理活性物质中普遍存在,同时含氮原子和氧原子的稠环结构又是药理活性化合物中的常见基团,因此开发有效的合成策略去合成含有苯并呋喃骨架的杂环化合物具有重要的意义。苯并呋喃衍生的氮杂二烯由于其芳构化的驱动力,在有机合成中表现出了很高的反应活性,尽管有许多关于氮杂二烯的1,4-共轭加成反应和环加成反应被报道出来,但是这些合成方法仍存在底物种类有限、催化体系较少等不足。在此研究背景下,我们课题组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积极探索了有机催化氮杂二烯化合物与2-萘酚的不对称迈克尔加成反应,成功构建出了不同构型的高收率和高立体选择性的含有苯并呋喃骨架的手性三芳基杂环化合物。第一部分:此部分报道了手性硫脲催化剂催化的烯酰基-吡啶-氮氧化物与噁唑酮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首先,我们对催化剂进行了筛选,在确定最佳催化剂后,对溶剂种类、催化剂用量等一系列反应参数进行优化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接下来,对底物适用性进行了考察,该方法对不同取代的烯酰基-吡啶-氮氧化物与噁唑酮都能很好地兼容,目标产物收率为62-99%,ee值为84->99%,dr值为>20:1。通过此合成策略,我们成功构建了含有季碳手性中心的吡啶化合物,该目标产物还可能进一步转化为一些医药中间体,在工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第二部分:此部分报道了手性硫脲催化剂催化的氮杂二烯与2-萘酚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首先,我们对催化剂进行了筛选,在确定最佳催化剂后,对溶剂种类、溶剂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温度等一系列反应参数进行优化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接下来,对底物适用性进行了考察,该方法对不同取代的氮杂二烯与2-萘酚都能很好地兼容,目标产物收率为60-99%,ee值为74-96%。通过此合成策略,当硫脲催化剂起介导作用时,我们可以构建出具有R构型的高收率和高立体选择性的含有苯并呋喃骨架的手性三芳基杂环化合物。第三部分:此部分报道了手性磷酸催化剂催化的氮杂二烯与2-萘酚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首先,我们对催化剂进行了筛选,在确定最佳催化剂后,对溶剂种类、溶剂用量、温度等一系列反应参数进行优化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接下来,对底物适用性进行了考察,该方法对不同取代的氮杂二烯与2-萘酚都能很好地兼容,目标产物收率为54-86%,ee值为61-99%。通过此合成策略,当手性磷酸催化剂起介导作用时,我们可以构建出具有S构型的高收率和高立体选择性的含有苯并呋喃骨架的手性三芳基杂环化合物。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法以不对称催化方式提供了获得多种光学活性三芳基甲烷的新途径。综上所述,我们已经成功开发了有机催化剂控制的氮杂二烯化合物与未保护的2-萘酚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结合临床伤口护理湿性愈合理论,研究去铁胺/壳聚糖水凝胶在小鼠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中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根据文献制备去铁胺/壳聚糖水凝胶,考察水凝胶的形貌表征以及体外药物释放情况;选取SPF级C57BL/6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构建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四组:模型组,壳聚糖组,去铁胺组,去铁胺/壳聚糖组,每组10只,治疗周期为14天。在相同条件下,使用数码相机记录小
目的:探讨海信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Hisense CAS)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中的临床应用。通过Hisense CAS对复杂性肾结石CTU图像进行三维立体模型重建,进行虚拟仿真操作通道的建立,以制定最佳手术方案,用于PCNL的辅助定位穿刺及指导碎石,从而探索Hisense CAS对PCNL清石率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研究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住院
目的:1)建立椎间植骨、椎间不植骨及椎间不植骨添加新材料三种腰椎融合方式的动物模型。(2)比较动物模型三种融合方式的大体观察、生物力学测定、影像学检查及组织学特点。(3)分析各种术式的融合情况,并探讨椎间不植骨融合的可行性以及添加新材料对融合情况的影响。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在L4-L5节段进行椎间盘切除髂骨植骨侧方内固定(n=8)、椎间盘切除不植骨侧方内固定(n=8)及椎间盘切除
目的:比较宫颈细胞学检查与阴道镜活检病理结果间的差异,分析相关因素对差异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合理转诊阴道镜提供参考,避免漏诊。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同时行宫颈超柏氏液基细胞学(Sureprep cytologic test,SCT/LCT)检查及阴道镜病理活检的患者2158例,排除阴道镜病理结果为阴道及外阴病变者70例以及腺上皮异常5例,共2083患者纳入研究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检测宫颈鳞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分析CTCs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因素及肿瘤标志物的关系,探讨CTCs与宫颈鳞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之间的关系,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选取自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妇科行手术治疗的宫颈鳞癌患者44例,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50例,其
目的:研究腹腔热灌注化疗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治疗疗效,评估其治疗过程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6-2019.12期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南院区治疗的上皮性卵巢癌初治患者共123例,其病理分期为II-III期,所有患者均接受肿瘤细胞减灭术,根据术后是否接受腹腔热灌注化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接受静脉化疗。收集所有入组患者的肿瘤标记物在术前及术后1月的变化情况、患者术后的无进
下咽癌是头颈鳞状细胞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过去的数十年,虽然国内外专家不断探索下咽癌治疗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但下咽癌患者的预后并无明显改善。然而导致下咽癌高度恶性和预后差的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迫切需要探究新的研究方向和治疗靶点。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表观遗传修饰与肿瘤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DNA甲基化是DNA甲基转移酶(DNMTs)催化的最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在DNMTs中,DNMT1是负责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Ozurdex)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继发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E)的疗效与安全性,并探究RVO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于青大附院诊断为RVO继发ME的35例35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为缺血型分为:非缺血型组(22眼),缺血型组(13眼);根据基线黄
目的:近年来,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许多患者在行宫颈锥切治疗时未完成生育计划,宫颈锥切术后是否会导致自然流产、早产等妊娠不良结局成为妇产科医生和患者共同关注的焦点。近年的研究多集中在宫颈锥切术中切除宫颈的长度/体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但在临床上观察到不同的患者切除相同的宫颈长度/体积,却表现出不同的妊娠结局。不同患者的宫颈尺寸和锥体尺寸存在个体差异,相似大小的锥体代表不同的切除比例
目的1.了解术前等待间乳腺癌患者的信息需求内容。2.探讨信息支持联合放松训练对术前等待间乳腺癌患者焦虑及生命体征、麻醉恢复室躁动发生情况及停留时长的影响,了解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对干预措施的主观感受,为稳定术前等待间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半结构式访谈:采用目的抽样中的最大差异抽样法,选取术前等待间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内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