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概念的法逻辑分析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ony2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知”是我国刑法中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也是故意理论的基础所在。明知在我国刑法的总则和分则中都分别出现。目前,随着关于明知的司法解释不断出台,明知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也日益凸显。例如刑法和司法解释中关于明知的表述呈现出模糊和不确定性,以及司法中明知判定标准和方法的不统一和缺失等。既有研究主要是从故意这一罪过形式出发,以犯罪故意理论、违法性意识理论等刑法理论为整体框架分析明知的含义、明知的立法表述以及司法实践中明知的认定问题。但既有研究视角却造成了更多繁冗的理论纷争,而对于总则中的明知与分则中的明知的联系与区别,明知与应知的区别等核心问题未能真正触及。文中认为诸多问题的产生源于对明知这一刑法概念认识不清。厘清明知具有日常概念、法律概念、认知心理学概念三重属性。梳理立法规定和司法解释发现明知的内容包含价值认识。基于对明知概念的含义和性质全面分析的角度出发,文中分别选取知道逻辑和价值逻辑的相关概念、理论对“明知”进行分析。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认知逻辑与法学结合更为密切,逻辑规则在对法律概念的分析中的能够更全面的剖析法律概念的含义和内在机制。知道逻辑作为认知逻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与“知道”这一认知活动并刻画知道概念的逻辑含义和逻辑性质。基于知道逻辑对明知进行分析,发现明知逻辑含义如下,明知主体已经认识到陈述某些事情的命题是真的,且明知主体可靠地认识到或理性地认识到陈述某事的命题为真。进一步分析发现,明知是个“事实—价值”概念,明知不仅包括事实认识,还包括价值认识。基于价值逻辑的概念和理论,发现明知的价值指涉的是违法性认识和社会危害性认识。明知的价值认识具有评价性和行为性的二重属性。明知不仅包括了对事物的评价,而且明知对行为亦会产生规范性指引。根据两条逻辑分析进路,文中总结出关于明知的8种行为模式,其中知道关于特定行为对象的命题为真,并且知道行为具有负价值,仍然采取行为,则构成刑法意义上的明知,刑法对该明知也赋予了相应的法律后果。厘清明知的行为模式,分析了明知包含事实和价值两个认识维度,文中提出在司法实践中认定明知,应使用要素分析方法,将明知的内容清晰化地分成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并逐一进行认定。其一,要素分析方法对于分则的具体罪名的分析更为灵活。尤其是对于分则中没有明文规定“明知”概念,但实际上属于故意犯罪的罪名的认定情形提供了认定标准。其二,要素分析方法中对于部分客观要素的知道的认定困难的情形提供了合理的法律解释的空间。此外,文中尝试分析了总则中的明知与分则中明知的联系与区别,认为总则中的明知是故意犯罪重的主观构成要件要素;分则中的明知是总则明知在分则中的注意规定,而不作为分则具体罪名的构成要件要素。文中认为应当在立法层面统一、规范明知的立法表述,去除应知与明知的并列情形。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综合国力获得不断提升,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国内部分企业在快速成长的同时也面临着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市场日渐趋于饱和的困境。为了走出这个困境,不少企业选择通过并购来获得市场、技术等资源,提升实力,获得长远发展。目前我国多个行业都存在着并购,家电行业也不例外,例如海尔收购斐雪派克,美的收购库卡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并购作为一种快速成长的方式,但并购并
为推进我国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2018年10月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目的是提高诉讼效率,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将有限的司法资源向处理疑难和不认罪案件倾斜,构建简案快办和繁案精办的双轨制诉讼程序。毋庸讳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吸收和引入了有着近两百年发展历史的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合理元素,并在试点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普遍适用,司法实践中显现出很多试点时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要求中国建设真正的体育强国,但是落后的足球水平严重拖慢了建设体育强国的整体进程。足球文化是足球运动发展的基础。繁荣的足球文化可以从根本上推动足球运动水平的提升。因此,如何培育和繁荣中国足球文化?如何提升足球运动整体发展水平?使足球运动成为建设体育强国的一块重要拼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必须研究的课题。因为文化背
投资效率作为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一直是公司治理和财务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高效率的投资活动可以保障充足的现金流,为企业长期发展降低风险、提供动力。尤其在经济低潮期,企业投资效率的高低对其生存发展及未来市场竞争力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目前,全球经济下行和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大环境下,国内企业面临着极大的外部压力,所以企业完善自身的内部治理结构,从内部治理的角度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是应对生
自2013年股权质押业务被上交所以及中登公司标准化,同时券商以场内中介的身份被允许参与股权质押,股权质押市场便走进了“春天”。上市公司利用股权质押这一方法来进行融资的情况越来越常见,进行质押的上市公司数量以及质押的比例都在逐年增加。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股权质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上市公司缓解融资约束,但是同时把自有股权作为质押品,股价一旦下降到平仓线,控股股东就会面临股份被强制平仓的风险,从而失去控
褫夺公权是剥夺犯罪人政治权利和资格的刑罚处罚方式。作为近代刑法以来一种重要的资格刑,同时也是刑法立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褫夺公权首次在1911年《钦定大清刑律》中正式确立下来,并在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各部刑事法典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传统资格刑经历了奴隶制时期的不齿和收奴,封建制时期秦朝的废、夺爵;汉朝的禁锢、除名;隋唐以后的除名、免官、免所居官;明清时期的革职、罢职不叙等多种形式。资格刑的主体为官
我国目前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中的中小企业,在融资模式选择上面临很大约束。传统融资方式下,内源融资远不能满足民营企业快速发展需要,由于自身信用等级低等因素,民营企业在银行信贷等债务融资途径受限,同时发行股票有着严格的硬性限制条件,大多数民营企业难以达到相关要求。因此在传统融资模式受限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私募股权进行融资,私募股权机构为规避投资风险,对赌协议(VAM)作为私募股权补充条款也就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能源消费增速逐渐减缓,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发展逐渐衰减。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结构的持续升级,环境污染问题依然是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治污减排形势依然严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明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观,着力解决环境问题,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为此,我国必须加大环境
“应当”是法律文本中出现频次最高且居于核心地位的规范词,规范词的使用直接影响到法律规范体系的建立以及法律推理活动的正常运行,因此要尽可能地合乎同一性的要求。然而“应当”作为一个极其抽象的概念难以对其笼统地概括定义,如果分别从需求、评价以及事物联系不同角度考察还会呈现不同的意义表达。具体到法律文本中,“应当”也存在不同的用法,其中行为人若违反“应当”所引导的行为将必然产生法律责任的是义务型“应当”;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我国逐渐放开对外国品牌的限制,大批海外珠宝品牌涌入中国市场,这些海外品牌成功的运用独特的营销策略,塑造各自独特的品牌形象,达到了非常高的品牌溢价,对中国本土相关产业品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大多数中国本土品牌在营销策略上难与海外品牌匹敌。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消费者对物质文化需求的整体提高,中国的消费者在近年来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之一。综合以上两点,当今,我国的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