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AC的时滞系统二自由度模糊内模控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ou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时滞过程是经常遇到的,而且也比较难以控制,尤其是对大时滞对象的控制一直是一个难题。针对时滞过程的内模控制系统由于设计方法简单,目标明确,参数调节简便,在时滞工业过程控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PAC(ProgrammableAutomatic Controller)作为一种新型的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与PLC相比,具有开放的体系结构和优秀的互操作性、灵活性;与PC相比,又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更好的实时性,因此能更好地满足现代工业自动化的要求,是目前工业自动化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将内模控制和PAC相结合,应用于时滞工业过程,将具有重要实用意义。本文首先论述了PAC的产生背景以及时滞过程特性及各种控制方法,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经典控制方法、先进控制方法和智能控制方法,并探讨了各种控制方法的优劣。然后详细介绍了模糊控制方法和内模控制方法,并介绍了相应的设计方法。其次在论述了二自由度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指出了常规一自由度内模控制的应用局限性:需要在鲁棒性能和鲁棒稳定性间折中。因此本文研究提出了二自由度内模控制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参数设计方法。再次分别针对内模控制和模糊控制的优缺点,提出将内模控制和模糊控制相结合,应用于时滞工业控制。进一步结合二自由度内模控制系统和模糊控制,提出了二自由度模糊内模控制。最后针对过程控制中常见的一阶惯性时滞对象和二阶惯性时滞对象,在几种模型失配的情况下,分别对常规一自由度内模控制、二自由度内模控制和二自由度模糊内模控制进行PAC控制C语言算法研究。研究表明,与常规一自由度内模控制相比,本文提出的二自由度模糊内模控制不仅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也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
其他文献
教育部颁发的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把增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自主学习倡导个性化学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然而强调学习者的中心地位并不意味着必然削弱甚至忽视教师的作用,否则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实际上,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因此,明确教师在自主学习模式下所扮演的角色就显
一前言    机械专业英语是专业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的一个分支。ESP是相对于一般用途英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而言的,其研究开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1]1977年,Strevens提出了其著名论点:ESP包括职业英语和学术英语。[2]对于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而言,其学习动机在于为将来工作作准备,因此
一般认为,有效课堂教学是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师生之间互动交往,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发展智力、形成能力、养成思想品德、增强体质的教学活动。[1]因此,从课堂教学结构的层面予以审视,它理应包括有效的师生互动、合理的自我建构、优化的教学环境等若干方面。其中,有效的师生互动是基础,合理的自我建构是关键,终身发展的理念、优化的教学环境是保障。    一基础性指标:有效的师生互动    情景教学理论认为,参与社
一景观设计类专业景观生态学教学的现状    目前全国多数农林类院校的景观设计类专业都开设了景观生态学课程,而且大多是专业必修课,但是与其他专业课相比,学生对景观生态学不够重视,学习兴趣不高,修完该课程后在做设计时,更多从美学和功能方面考虑,生态意识体现不明显,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教学内容急需整合  对不同的专业,景观生态学的本科教材在内容取舍和深度确定上差异较大,目前还没
DICOM (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标准是医疗数字图像数据通信的国际标准协议。DICOM标准使得医疗数字图像及各种相关信息在不同的医疗成像设备间的传
专业实习是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是该专业三大实习中最为重要的实习。这次实习一般安排在专业课教学之前,有利于学生带着感性认识去学习专业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该实习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由于我校的石油石化背景,我校装控系学生专业实习都安排在石油化工企业进行,一般以参观为主。专业实习包括对动设备、静设备以及DC
空调在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控制优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是在以通信机房为主的无人场景,节约能源和提高控制品质是重点优化方向;另一方面在以家庭、办公室为主的有人
一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    心理活动是消费者行为的基础,也是影响其行为诸因素中的首要因素。消费者在寻找、购买和使用商品与劳务的过程中,随时随地受到各种心理机能或心理要素的支配。它的实质就是客观现实在消费者头脑中的动态反映。  置身于纷繁的商品世界中,各种各样、行行色色的商品包装、广告等每时每刻都在刺激着消费者,向他们传递着各种消费信息。消费者对外部信息加以接收、整理加工、贮存,从而形成对商品的认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兴产业层出不穷,知识经济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迫切的要求。”[1]人才的培养靠教育,为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2]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发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必须根据形势的发展与时俱进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开展批评活动,以客观、公正、善意的求是态度去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置身于创造性的学习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创造兴趣和创造能力。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不仅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而且给学校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带来了良机。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