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类专业景观生态学教学探讨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ag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景观设计类专业景观生态学教学的现状
  
  目前全国多数农林类院校的景观设计类专业都开设了景观生态学课程,而且大多是专业必修课,但是与其他专业课相比,学生对景观生态学不够重视,学习兴趣不高,修完该课程后在做设计时,更多从美学和功能方面考虑,生态意识体现不明显,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教学内容急需整合
  对不同的专业,景观生态学的本科教材在内容取舍和深度确定上差异较大,目前还没有一本完全针对景观设计类专业的景观生态学教材。徐化成先生1996年率先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景观生态学教材,书中的很多应用实例都是从林学专业的角度谈的,比较适合于传统林学专业的学生学习。[1]郭晋平教授和周志翔教授于2007年领衔主编了景观生态学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虽然在内容上更加全面系统,但主要是针对森林资源类本科专业教学编写的。[2]对于景观设计类专业的同学来说,由于专业背景不同,完全采用该教材学习也不太合适。适用于景观设计类专业的景观生态学教学内容体系急待完善。
  2与其他专业课的学习结合较少
  据了解,由于没有完全适合于景观设计类专业的教材,授课教师也多数只是具有林学或生态学的专业背景,讲课及安排实验时与其他专业课程如景观规划设计、景观工程等结合较少,因而学生认为该课程的学习与景观规划设计的联系不大,不愿意花时间学。
  3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多数教学以理论内容为主,实践教学环节较少,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教学过程过于理论化、抽象化,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对景观设计类专业景观生态学教学的建议
  
  1建立和完善教学内容体系,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既不能完全偏离于以往景观生态学教材的一般内容(景观结构、景观功能、景观变化、景观规划管理),同时又要具有景观设计专业的特色,基于此,结合目前国内主要的景观生态学教材和相关专著内容,可以制定以下教学内容体系。
  (1)绪论。要求掌握景观和景观要素的概念和特征、景观生态学的定义和内涵、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理解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比较欧洲、北美和中国大陆景观生态学学派的基本观点;了解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3]绪论部分是该课程的首堂讲课内容,绪论课讲得成功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讲述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绪论知识外,最好能简单介绍当前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点明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使当代景观规划设计更为理性和科学,景观规划设计需要景观生态学思想来指导。
  (2)景观要素基本类型。要求掌握斑块、走廊、本底的概念,理解斑块大小、形状的生态学意义,了解走廊的作用及类型。[4]本部分内容的重点或难点可与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结合起来阐述,如边缘效应与人类聚居地的选择、河流走廊与滨河风光带的设计、网络本底与城市绿地系统网络规划等。[5]
  (3)景观的总体结构。要求掌握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了解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掌握景观多样性的类型,理解景观异质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本部分内容与景观规划设计联系较紧密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是“格局多样性在景观规划设计和物种多样性保护方面的重要意义”,讲课时可重点阐述。如通过景观空间格局对生态过程的影响研究,寻求合理的景观配置,在景观规划和管理时考虑物质流的利用率以及营养元素的循环;通过景观连接度和连通性的研究,正确地理解景观规划与管理的原理,其目的不仅仅是提高景观中各单元之间的连通性,更重要的是增强景观单元之间的连接度;在修建道路时,为了降低道路对生物迁移的阻隔作用,可以通过建立桥梁、隧道、增加廊道,达到保护生境的目的等等。[6]另外,在讲到森林景观的异质性时,可补充古树名木的有关知识。
  (4)景观形成因素。景观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组成的,是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其生态学过程、地域文化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有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干扰五方面的因素。前四方面的知识学生在中学的地理课上已学过,讲解时不必太详细,以图片展示为主,稍加复习就行了,而该章的重点应放在干扰因子这一内容上,应掌握常见干扰的类型及其生态效应。
  (5)全球环境问题。修过该课程的学生除了应具备较系统的景观生态学知识外,还应具有较高的生态素养,与其他没修过生态类课程的学生相比,要有更强的生态环保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因而了解全球化的生态环境问题,激发学生形成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节俭资源消费和节制发展的生态意识,促使学生自觉地运用景观生态学有关知识去分析和处理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6)景观生态流与景观功能。要求掌握景观生态流的基本观点、基本机制及五种基本形式(空气流、水流、养分流、植物流和动物流),分析景观要素类型对景观生态流、景观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机制和生态效应;理解景观的一般功能(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美学功能、文化功能)的内涵。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本章比较感兴趣,因为他们觉得有很多知识点都比较实用,如山谷风与露营地的选择,城市热岛效应等。
  (7)景观动态变化。掌握景观稳定性的概念及影响景观变化的作用力类型,不同强度干扰对景观变化的影响;理解景观稳定性的特性。本章理论较多,需要补充一些应用性的内容,否则讲课时枯燥乏味,学生没兴趣听。例如结合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的原理及植物群落生态学的有关知识,补充“演替顶极理论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这一内容,教学效果就很好,学生非常感兴趣。
  (8)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景观生态系统分类是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的基础,同时也是景观规划与管理的前提。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景观分类的原则,掌握景观评价的基本内涵、评价内容、指标体系、工作步骤和基本方法等。结合典型案例讲解,效果较好。
  (9)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要求了解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起源与发展,理解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内容与原则,掌握景观生态设计的原理与类型。本章内容与其他景观设计类专业课程结合最紧密,学生学习兴趣很高。讲课时,有针对性地讲解一些国内外生态规划设计的经典案例,如德国杜伊斯保北区公园规划设计,中山歧江公园规划设计等。
  2课程实验多与其他专业课程知识结合
  就景观设计专业而言,景观生态学是专业基础课,课程实验若能与其他专业课程知识(如景观规划设计、景观工程)结合起来,不仅能有效巩固该课程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04级花卉与景观设计方向的学生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广州火炉山森林公园景观生态改造建议”,实验要求运用所学景观生态学、景观规划设计、景观工程、园林树木学等学科的知识对火炉山的景观进行分析评议,提出景观生态改造建议。实验先由任课老师带队组织学生去现场实地勘察,并邀请景观规划设计、景观工程、园林树木学的老师一同现场指导,然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析讨论现状情况,提出改造建议,撰写实验报告。结果实验很成功,大部分同学的实验报告除了文本外,还附加了规划设计图纸,把改造建议图文并茂地表达出来。
  3教学实习尽量与其他课程一起组成专业综合性实习
  与其他专业课程一起组成综合实习,不仅能节省实习经费,而且增加不同专业课程的指导老师数量,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全面。当然,要使相关的专业课程实习集中一起进行,需要在教学计划里统一安排好实习时间,否则因为时间冲突而引起的调课问题很麻烦。
  4完善考核内容与形式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灵活选择多种考核形式,打破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传统。成绩评定时加大课程论文的比例,可考查学生的文献资料查阅、调查研究、应用写作等综合能力;加大平时作业的比例,可促使学生认真对待平时作业,增强其动手实践能力。
  5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大量优美逼真和清晰动感的画面、图表和视频等形式,使得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具体化、教学内容情景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提高讲课的效率。但是单纯采用多媒体教学,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创造力被束缚,教学风格被抹杀,教师成为多媒体课件与学生之间的解说员,使得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讲课时采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效果会更好。
  
  三结语
  
  景观生态学是生态学的分支学科,该课程的先修课程是普通生态学,因此在讲课中要有针对性地补充相关生态学基础知识,特别是生态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另外,为景观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授课的景观生态学教师除了要求具有扎实的生态学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景观规划设计专业知识,这样讲课时才能将生态学的知识和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才会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总之,有责任心的教师,合理的教学内容,优良的教学方法是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参 考 文 献
  [1]徐化成.景观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2]郭晋平,周志翔.景观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3]肖笃宁,李秀珍,高峻等.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李建新.景观生态学实践与评述[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5]沈一,陈涛.城市景观生态绿地系统网络规划的研究[J].四川建筑,2004(6):11~12.
  [6]刘茂松,张明娟.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增强其教学的实效性,注重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来提升其吸引力和感染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使
1 工程概况rn建设地点: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rn建筑面积:154 596m2.rn建筑高度:72.10m.rn建筑层数:地下1层,门急诊、医技楼地上6层,第一住院楼地上16层.rn建筑功能:地下为车库
期刊
目前,由于CAN总线具有的一些优点,比如实时性好,可靠性高,开发简单,造价低廉等,使其能够满足系统的高性能的要求,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工业现场中。CANopen是一种公开、通用的CAN
一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专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其含义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被社会认可为专业的职业群体,一方面对社会有不可或缺的功能,社会赋予从业人员极大的责任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从业人员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履行社会职责过程中要花费更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专业群体拥有更多的社会地位资源,专业群体具有很强
1 工程概况rn建设地点:成都市天府新区简阳东城新区.rn建筑面积:41.63万m2.rn建筑高度:最高建筑单体(8号楼)134m.rn建筑层数:地上28层(最高建筑8号楼).rn建筑功能:按地块划分
期刊
1 工程概况rn建设地点:重庆市南岸区天文大道288号.rn建筑面积:17.3万m2.rn建筑高度:62m.rn建筑层数:地下1层,地上14层.rn建筑功能:地下1层为汽车库及设备用房;1~5层为门诊和
期刊
生物专业英语是高等院校生物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在完成两年基础英语以及相关生物学基础课程学习后的一门后继课程。生物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熟悉和掌握一定量的专业词汇和专业用语,能基本听懂语速较慢的英文讲课及讲座,提高专业英语书刊、文献的阅读能力和技巧,能熟练阅读与该学科相关的文献资料,同时培养学生撰写英文论文摘要的能力,达到听、说、读、写、译等综合技能的全面提高。  目前,生物
教育部颁发的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把增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自主学习倡导个性化学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然而强调学习者的中心地位并不意味着必然削弱甚至忽视教师的作用,否则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实际上,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因此,明确教师在自主学习模式下所扮演的角色就显
一前言    机械专业英语是专业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的一个分支。ESP是相对于一般用途英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而言的,其研究开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1]1977年,Strevens提出了其著名论点:ESP包括职业英语和学术英语。[2]对于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而言,其学习动机在于为将来工作作准备,因此
一般认为,有效课堂教学是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师生之间互动交往,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发展智力、形成能力、养成思想品德、增强体质的教学活动。[1]因此,从课堂教学结构的层面予以审视,它理应包括有效的师生互动、合理的自我建构、优化的教学环境等若干方面。其中,有效的师生互动是基础,合理的自我建构是关键,终身发展的理念、优化的教学环境是保障。    一基础性指标:有效的师生互动    情景教学理论认为,参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