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备受关注。在该模式下,课前学生通过网上观看微课来获取知识;课中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来实现知识内化。尽管当前有关翻转课堂的研究成果较多,但这些成果理论居多,实践教学经验较少,诸多问题尚待解决: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不同地区如何具体实施?效果怎样?鉴于此,笔者认为在本地区高中物理新课教学中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是有意义的,并希望从中能获得一些适合本地区的具体的实践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备受关注。在该模式下,课前学生通过网上观看微课来获取知识;课中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来实现知识内化。尽管当前有关翻转课堂的研究成果较多,但这些成果理论居多,实践教学经验较少,诸多问题尚待解决: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不同地区如何具体实施?效果怎样?鉴于此,笔者认为在本地区高中物理新课教学中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是有意义的,并希望从中能获得一些适合本地区的具体的实践经验,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本地区推广应用作参考。本研究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下面进行分点阐述。第一部分:文献研究。笔者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翻转课堂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找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完成对翻转课堂相关理论的介绍和概念界定,明确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第二部分:调查研究。为了解笔者所在地区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以及师生参与翻转课堂教学的意愿,笔者对本地区的师生开展问卷调查。第三部分:设计研究。笔者根据翻转课堂的教学理论,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具体阐述了教学原则、教学平台、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教学具体流程等设计。此外,笔者选用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七节《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为典型案例进行教学设计。第四部分:实践研究。该部分主要介绍了实施准备、实施对象、实施过程、实施效果。为了更好说明实施具体流程,笔者选用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弹力》为典型案例进行具体阐述。此外,笔者还将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教学实施流程进行了比较研究。为了较为全面了解本次翻转课堂的实践效果,笔者除了对实验班(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教学)和对照班(采用传统课堂模式教学)的物理测试成绩进行了多次差异性分析,笔者还对实验班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和对部分听课教师进行访谈调查。第五部分:总结反思。笔者对本次实践研究进行总结与反思,找出研究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策略。本研究的主要结论:翻转课堂在本地区的高中物理新课教学中实施是可行的。同时,笔者还在实践中发现翻转课堂具有以下优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对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有一定的帮助。但在实践过程也发现该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平台资源丰富度不够、对教师教学能力要求偏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影响依然存在、学生完成课前学习任务所用时间偏长。虽然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但笔者认为通过一些方法和措施,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故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仍有研究的必要。本研究结论是基于本校实际情况,经过翻转课堂实践研究得来的。研究结论对翻转课堂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有一定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二次函数在中学数学里有很高的地位,它是整个初中阶段所学的知识的有效结合。在初中数学里不仅重要,而且困难。由于综合性强,二次函数在各省市的中考数学中压轴出场,并且占据着较大分值。二次函数的学习会对高中数学学习甚至其他理科学科的学习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对于二次函数的情况是学生学习有困难,老师教学有困惑。作为教师迫切的想了解学生学习二次函数的困难,希望改变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本文的研究内容是九年级二
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在原有的“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上又增加了两点——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2014年3月,教育部明确提出“核心素养”一词,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与之对应,人教版小学数学2-6年级教材独立设置了“数学广角”单元,涵盖了许多数学基本思想,能够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但数学广角在数学思想与数学核心思想之间的联系尚不明
随着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知识与各类生产要素跨越时间和空间紧密联系,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应用成为影响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为了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教育部2014年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同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也将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北京师范大学于2016年9月13日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发布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人文底蕴、科学精
中学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基。课堂提问是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和重要方法,更是师生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实效性强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主观能动性,提升效率,还可以渗透物理的学科思想,启迪思维,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物理核心素养。但是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在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中,仍有不少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不重视课堂提问,课堂上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在教育方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促进了教学的革新,实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直是国内外教育实践与研究的热点问题,整合的效果也日益明显。在我国不仅有许多专家学者将该问题作为研究的重要课题,一线教师也纷纷在课堂中主动进行实践。由于针对信息技术在初三物理总复习的实践研究较少,而初三物理总复习是初中生必须经历的过程
论文包括三大部分,分四章来叙述。 第一部分包括前两章。第一章为绪言,简要介绍非线性共轭梯度算法的研究内容,研究价值及研究情况。第二章对一类非单调的共轭梯度算法进行了研究,在没有充分下降条件的情况下,建立了全局收敛性结果。第二部分即第三章,这一章对于一类三项共轭梯度算法给出了两个一般的收敛性结果。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在这一章中,我们讨论了一种新的共轭性条件,并给出了其相关的共轭梯度算法。同时,
物理学科的教育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的重视。随着2014年9月发布的《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以浙江省为试点的高考改革正式启动。在新高考的形势下,选考物理的人数逐年降低。在初步的访问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放弃物理,是因为物理学习困难,选课率过低反映出物理学习难的问题日益突出。而功与能在整个高中阶段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与力学部分密切相关,是解决其它物理问题的基础,并且也是各地高考题
科教兴国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之一,明确地把教育摆在了发展的优先位置上,这亟需进行教育改革。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实施标准》,要求学生加强知识学习,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为了使得学生得到全方面发展,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我们学校着力研究教学模式,并形成独具特色的“大三步”教学模式。“大三步”教学模式中包含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测标补标。忻州一中在“大三步”教学模式理论反思和改革实践取得了丰硕的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物理的发展离不开实验教学。物理实验在物理的学习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许多物理的公式和结论都是由实验得到的,而高考物理实验的考核只有笔试,而没有办法直接检验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那么在笔试条件下高考物理试题对于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情况究竟怎样,这对一线广大教师也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本论文运用统计法和案例分析法对2015—2020年近六年全国高考物理实验试题进行统计分析。本论文主
当下,我国正在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其主要任务之一是构建一体化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突破教育时空限制,促使传统教学的理念、模式、结构等发生根本性变革,进而提升教育质量。“翻转课堂”是近些年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具有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的优势,目前受关注程度较高,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国内中学教学的各个领域。在高中物理阶段,通常将新课授课划分为四种课型:基础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