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新课程标准》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本课题通过“课后作业现状(教师版和学生版)”问卷调查,得出传统的课后作业形式比较单一,学生被迫完成机械性作业,“课后作业”通常成为教师为巩固新知,或是弥补教学低效而进行的“强化”训练,甚至通过题海战术把不会的知识练会。设置的题目常立足于知识重现、原理解释或辨析,而缺乏对“学习目标达成度”的诊断;反复操练的题海战术往往成为学生课业负担重的源泉,学生并不能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本课题通过“课后作业现状(教师版和学生版)”问卷调查,得出传统的课后作业形式比较单一,学生被迫完成机械性作业,“课后作业”通常成为教师为巩固新知,或是弥补教学低效而进行的“强化”训练,甚至通过题海战术把不会的知识练会。设置的题目常立足于知识重现、原理解释或辨析,而缺乏对“学习目标达成度”的诊断;反复操练的题海战术往往成为学生课业负担重的源泉,学生并不能主动地吸收、掌握知识,真正提高学习能力。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提出初中化学小测形式课后作业“FM(即Full Marks)向前冲”(以下简称“FM向前冲”)。通过问卷调查、个体访谈、测试结果对比、考试成绩的变化等研究方法,得出最终结论:“FM向前冲”提高了目标的达成效果,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轻了学业负担,丰富了学习情境。“FM向前冲”是一种创新的作业形式,学生课堂上10分钟当堂完成,当堂上交,当天批改,当天反馈,力求做到及时、高效。“FM向前冲”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题目编制上体现了科学性(利用布鲁姆目标分类法把题目的认知水平进行分类);题目内容具有代表性(根据郑州省中招、一测二测、经典自编题等选取重点知识和典型习题);考察目标具体化(根据课标和教材设计操作性强的学习目标);题目设计情境化(综合生活经验、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图片、交叉学科知识等设计问题情境);题意描述规范化(自编题由课题组成员一审、二审、三审后应用于教学);评价标准等级化(除了根据测试得分设置评价等级,还可对一些题目的表现性评价设置不同的等级水平);具有“诊断”与“发展”的双重功能(在诊断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的同时,通过巩固学习知识并适当迁移,建构了基于核心内容的认识系统)。另外,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分层设计作业的方式不仅调动了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极大程度地激励了学生的斗志,增添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将“FM向前冲”应用于教学实践后,发现“FM向前冲”形式具备以下研究成果:1.创建了课后作业10分钟当堂完成的诊断形式化学组首先在九年级上册的教学中使用了10分钟当堂完成的新模式,在学业成绩及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上具有显著作用,得到了学校的积极推广。东区各个学校也曾多次邀请本课题组成员做有关作业建设培训讲座;物理、生物学科首先进行了类似的课后作业实践,收效显著。“FM向前冲”不仅在理科得到了应用,文科也借鉴此模式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开展了其学科的10分钟课后作业研究。因此,本研究丰富了诊断学生目标达成度的作业形式,提高了教学效率。2.构建了化学小测形式课后作业设计模式课题组成员通过在不同学校不同班级进行“FM向前冲”的教学实践后,多次开展组间讨论,总结实践过程中的得失,并对参与实践的学生进行访谈和意见收集,依据科学性、可操作性、简单明了的原则,课题组构建出了“FM向前冲”作业设计实践模式。3.拓展了课后作业培养综合能力的方式“FM向前冲”可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可通过联系社会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通过关注新信息和中招动向培养学生信息的解读能力和加工能力。
其他文献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教育教学也可以有新的方式方法,有效的教学不仅仅要抓好课堂的一分一秒,学生课下的学习也不能忽视。在长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在进入高中后,由于初高中物理学习的差异,很多学生不能很好适应高中物理学习,在课后往往不能有效完成物理课后学习任务,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该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作者着眼于微信这一被人们普遍接受的通讯软件,探索运用微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教学活动必须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基于此,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产生并不断发展。高中化学学科作为高中教学的主要科目之一,也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运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高中化学课堂上,有助于革新高中化学的教学活动,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还可以促使学生不断的发展自我优势,提高同学们在化学学习过
根据新课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基于我国的国情,建立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中物理课程体系,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勇于探索的创新型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各地各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模式刻不容缓。笔者任教学校在“高中新课
2019年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已经正式启动。随着新高考的实施,新版教材也已应运而生。高考模式和教材的改变,势必会使教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中强调化学课程应注重与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生活”一词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教育教学与生活已经密不可分,因此研究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并具体实施到课堂中,提高教学的效果,仍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有关生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了高考考查要求: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在现有的高中学习阶段,每一门科目都有其独特的思维逻辑及语言符号。作为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科学,化学学科有专门的化学符号系统;学科概念、学科理论和学科事实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都是用这种规范的化学符号系统来呈现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了学业质量标准,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学生具有科学探究精神、创新能力,拥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另一方面,中学化学教学方式依然较为单一,导致学生学习化学方式以“记背”为主,兴趣不高,学习效率较低。所以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提高化学课堂的效率,是当前化学教师应重点研究的课题。问题驱动式教学以“问题”为载体,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学习化学
问题化教学是基于课堂本身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可通过不断对学生提问的方式来推动教学整体进度的发展。问题化教学本身能给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优势,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中的不足。问题化教学相比于传统教学对课堂的把握程度更深,能够及时了解教学的发展进度,并在此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认识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提问,并培养其终身学习的习惯。
知识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前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的机械识记的学习方式早已不再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知识早已不再是学者们的“自留地”,根据需求人人皆可成为知识的传播者与创造者,传统学习方式的历史局限性以及信息时代的新要求都越来越呼唤新的学习形式。积极主动获取、组织知识,能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理解并灵活迁移是生活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人们所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而从国内外相关的教育科学研究与实验结果不难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项目式学习应用于实际教学的重要性逐步凸显。项目式学习模式是基于现代建构学习理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融合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它强调以人为本,以项目为中心。在中小学教育中适当运用项目式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应用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体验,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日趋不受重视,例
数字化实验诞生于互联网时代,它作为“互联网+教育”的一种技术手段,正在走入广大研究者的视野。科技进步为教育创新搭建起了稳固的支架,数字化实验才有了进入课堂,使课堂熠熠生辉的机会。本研究综合利用多种研究方法,如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观察、实验考察和访谈等方法对数字化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做了详细的研究。这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数字化实验技术在实验创新和课堂应用方面得到补充。本研究在建构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