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分析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 TBI)患者发生大量失血时机体凝血因子的变化趋势,探讨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量失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以期为重型颅脑损伤大量失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提高s TBI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方法:本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2例重型颅脑损伤(s TBI)患者,该102例患者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统计该10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用血资料,分为单独输注单采血小板的A组,共计36例;单独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的B组,共计36例;联合输注单采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的C组,共计30例患者。收集102例s TBI患者输注血液制品前1h内和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后24h内的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INR值等凝血指标的数据;收集该102例s TBI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后的止血时间,悬浮红细胞(RBC)的输注量,24h有效止血率等数据。将统计数据双人录入excel表格,创建本次研究的数据库。组间比较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前、后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INR这六项凝血指标的差异性有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前后的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INR这六项凝血指标的差异性有无统计学意义;对比分析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后三组患者止血时间,悬浮红细胞(RBC)的输注量,24h有效止血率的差异性有无统计学差异。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相应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三组患者输注前1h内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及INR这六项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组(联合输注组)患者的PT值及INR值、TT值、APTT值这四项凝血指标均低于输注前1h,输注血制品24h内的Plt值、FIB值均高于输注前1h内。A组患者输注前后只有Plt、FIB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为改善趋势,B组患者输注前后FIB、PT及INR值、TT、APTT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输注前后Plt、FIB、TT、APTT、PT及INR这六项凝血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C组患者相较于A组和B组患者,止血时间缩短,悬浮红细胞(RBC)的输注量降低,24h有效止血率提高,更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联合输注单采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对于颅脑损伤(s TBI)大量失血患者凝血指标的改善效果要优于单独输注单采血小板和单独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价值较高。2.对于颅脑损伤(s TBI)大量失血患者,联合输注单采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相较于单独输注单采血小板或者单独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患者的止血时间、悬浮红细胞(RBC)的输注量、24h有效止血率、临床疗效都更有明显优势,临床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