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末民初石仓土地契约中的亲族先买权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junde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先买权是指传统社会中特定法律主体依法或依习惯享有的优先购买他人土地的权利。依据享有先买权主体的不同,先买权可以分为亲族先买权、典主先买权与地邻先买权等。石仓契约收集了从清初至民国时期石仓地区上千则土地交易的契约文书。石仓契约中阙氏家族契约占绝对多数,而阙氏契约中大部分都是亲族内部交易契约。清末民初石仓土地契约已经发展成熟,相比同时期其他地区的土地买卖契约,石仓土地契约中亲族交易契约数量较多,土地交易中仍保持着亲族先买的习惯,并且清末亲族先买交易的所占比重相比清初来说有所增加。通过梳理石仓契约中的亲族交易契约能够看出亲族先买权的特点,主要是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石仓土地契约亲族先买权的内容与形式较为单一,亲族交易主体主要是阙姓。第二,石仓契约中的亲族交易并未损害出卖人的利益,亲族交易价格属于正常市价。除此之外,亲族在石仓契约签订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参与作用,由此来看,清末民初石仓契约中的亲族先买权并未呈现出衰落的状态,同时也从侧面看出宗法制度与亲族先买权具有紧密联系。明清时起,清政府开始禁止土地交易中的亲族先买权,这主要是因为亲族先买权使得亲族交易存在抑价的可能,进而损害出卖人的利益导致纠纷增加。但是从石仓契约来看,亲族内的交易价格并非会损害出卖方的利益,绝大部分的亲族交易都是属于正常市价。亲族先买权的存在也不能证明亲族拥有土地的所有权,亲族在土地出卖过程中的限制更多是一种形式化的约束,并不能实质性地影响土地的买卖。清末民初石仓土地契约亲族先买权最重要的存在基础是血缘与宗族共同体。亲族交易能够减少族内土地的外流,维护宗族的物质基础,保证宗族的发展。同时,宗族的稳定发展也能为亲族先买权的存在提供合理条件。从交易流程角度来说,亲族先买权有利于保障交易安全,降低交易风险,提高交易的效率。除此之外,亲族交易还有利于土地资源整合,便于土地管理。更重要的是,亲族先买权具有一定互惠互利的作用,顺应了古代人情社会的特点。
其他文献
益生菌发酵饲料因其具有提升饲料应用价值,丰富饲料资源,改善动物肠道健康,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等优势,备受市场的关注。本文对益生菌发酵饲料的概念、菌种种类、菌种筛选、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益生菌发酵饲料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目的 建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纠正试验常用结果判定方法临界值并评价其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APTT不明原因延长且于我院行纠正试验的病例116例,其中,抑制物阳性71例,因子缺乏45例,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罗斯纳指数(RI)法、百分比纠正法、差值法和正常参考范围法对结果判断的诊断效能,通过散点图分析标本在不同结果判定方法中的具体分布情况
初中生物实验是一门研究生命科学,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门学科。本文从教学设备、学校的重视程度、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联系实际生活和对学生的整体评价六个方面探讨了提高生物实验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还能促使学生发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树立端正严谨的科学态度,可以有效激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房地产开发投资、建设项目在现今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扮演着十分特殊的角色,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普遍存在项目开发建设规模大、资金需求大、开发周期较长等特点,其进度管理自然也就成了整个项目控制的关键一环。整个全景过程中,以项目施工建设时间最长,技术难度也最为大,相应的,也是项目管理理论最先应用,效果也是最为明显的一个阶段。时至今日,施工阶段的建筑工程管理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管理流程和丰
生物学科是初中阶段的必修科目,在初中教学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这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习知识。通过生物实验,学生不仅能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还能运用归纳、概括、演绎、推理等方法进行高效的学习。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实验内容和评价反思这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优化,为学生打造高质量的初中生物课堂。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伴随着许多风险,近年来,随着巴塞尔协议Ⅲ的发布,操作风险继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之后,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尤其是近年银行业案件频发,操作风险的重要性开始逐步显现出来。操作风险存在于银行的各个方面,而柜台业务是银行业务的基础,绝大多数的银行业务都与柜台相关,因此,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防范也成为了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课题。首先,本文介绍了研究背景、选题的目的意义,梳理了操作风险的相关概
随着微时代的来临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师教学手段也在逐步更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考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在高三历史复习中,学生如何有兴趣、有效率地学习,培养史学素养,教师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激发学生发挥无限的潜能,这是每一个历史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历史微课在高三复习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为切入点,探索历史微课在高三复习中的应用方法。通过设计一节关于“历史小论文”的复习微课,运用于第一课堂中,
在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初中阶段,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合作等基本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转变传统的授课形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能够主动投身于学习中,为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良好契机。文章论述了贯彻新课标的意义,剖析解读新课标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四项新课标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落实策略。
当今社会,作为公平选才的重要方式,考试有效地促进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考试的重要性相对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愈发普及,考试中的替考事件呈逐年增加的态势。替考行为不仅对其他考生公平应试的权利造成损害,还使得国家考试管理秩序遭到严重破坏,考试也因此无法发挥其公平合理选拔人才的作用。考试的主管部门对替考行为的行政规制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代替考试因其严重社会危害性,俨然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社会问
合作作为当下社会生活中个体克服自身能力局限,实现个体间联动互助的行动策略,不仅表达了个体对切身利益的诉求,也映射出不同个体的社会结构差异。21世纪初为顺应全球化、城市化背景下社会与人的发展需要,掀起了一场以由“知识中心”转向“素养中心”的教育价值观变革,合作意识与能力作为建构“4C素养”[1]的基础,是课堂教学付诸改革实践的重要内容。通过合作的学习方式,将课堂权力还给学生,改善师生之间紧张的权力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