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国际上有轨电车的复兴,高科技元素已经融入现代有轨电车,使我们对有轨电车有了重新认识。现代有轨电车工程在我国刚刚起步,其车辆结构、行车速度和轴重的差异性,传统轨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上有轨电车的复兴,高科技元素已经融入现代有轨电车,使我们对有轨电车有了重新认识。现代有轨电车工程在我国刚刚起步,其车辆结构、行车速度和轴重的差异性,传统轨道交通技术无法直接引入有轨电车工程领域,并且有轨电车设计尚无统一标准,现需研究适用于我国有轨电车工程的轨道路基结构。与传统轨道交通相比有轨电车车辆轴重小,行车速度慢,但目前我国已建有轨电车工程的设计方法均借鉴传统轨道交通或高速铁路的设计方法,甚至一些设计参数直接采用高速铁路设计参数,设计上可能过于保守。鉴于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有轨电车路基荷载特征、路基结构、沉降规律、动应力传播规律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Winkler弹性地基上叠合梁的计算方法,得到有轨电车路基面荷载沿纵向分布长度为7.231~9.410m,横向近似均匀分布,分布宽度与底座板同宽;(2)有轨电车路基面荷载大小可根据《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无砟轨道路基荷载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路基基床结构根据规范中的强度控制和变形控制确定;(3)数值计算表明,有轨电车路基的固结沉降主要来自地基的沉降,地基沉降占总沉降的98%,路基面动应力沿纵向分布距离约为12.0m,相比理论计算值偏大,路基面横向动应力呈“马鞍型”分布,有轨电车路基动应力衰减速度比高速铁路快,并且动应力幅值远小于高速铁路,有轨电车路基动应力幅值约为高速铁路的42%;(4)现场测试表明,有轨电车路基沉降和动应力的传播规律与数值计算吻合,有轨电车采用高速铁路路基设计方法和压实标准比较保守,有轨电车路基基床厚度和路基压实标准可做进一步优化。结合我国已建有轨电车和本文的数值计算及现场试验,有轨电车路基面竖向设计荷载采用均布荷载,有轨电车路基设计时,基床结构和压实标准还需进一步优化。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铁路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列车的行车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机车受电弓是从接触网上获取电流,供火车正常行驶,因此机车受电弓的安全运行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传统的受电弓
由于强激光、航空航天和天文观测等项目的发展,国内迫切需要多台大口径干涉仪检测系统中所用到的光学元件。对于强激光系统中的光学元件,其面形质量常用分频段分析的方法来评价。其中,低频段的误差使用波前梯度均方根评价参数;中频段的误差使用波前功率谱密度评价参数。这些参数均需通过干涉仪测得的波面结果计算获得。这就要求大口径干涉仪有良好的系统传递函数。为了标定课题所研制的600mm大口径近红外干涉仪对空间频率的
农业职业教育有其特殊性,特别对于种植类专业而言,植物物候现象是教学过程中不能回避的现实.要以植物物候期为主线,创新种植类涉农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加强课程模块建设,突
汽车悬架的几何参数和运动学特性(K&C)对汽车操纵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以扭转梁式半独立与单纵臂式非独立后悬架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乘用车后悬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两种悬架
劳动使古猿进化为人,形成了人类社会.人通过劳动揭示和证实自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性,为科学、艺术的诞生和发展奠定基础.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养成
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单片机课程中,通过设计具有指引性、反馈性及层次化的线上资源,开展分组讨论、团队协作式的线下教学,解决了该模式之前所存在的资源利用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路面状况的不断优化,由路面对汽车造成的激励成份被逐渐弱化。作为现代汽车动力源的发动机正逐步成为了主要的振动源。悬置连接发动机和车体,是隔离
目前溢油轨迹预测、损害评估、污染治理一般终止于海面油膜的消失,对其半潜海中、沉入海底及再次上浮——即所谓“溢油潜沉”的研究将为全面评价溢油污染和彻底治理环境提供
目前国内外遥感卫星上的高分辨成像光学系统主要有同轴反射和离轴反射两大类。因为同轴系统具有结构紧凑、易于高精度加工和装调、系统稳定性高等诸多优点,成为了目前卫星遥感器上使用最多、最为成熟的系统。但是,同轴反’射光学系统的次镜遮挡问题减小了光学系统的有效通光口径,导致光学系统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MTF)在中频段出现明显下降,影响了所拍摄遥感图像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