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必有勇”:儒家勇观念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勇”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作为一种道德驱动力,对个体道德人格的养成具有提撕作用。“勇”被视为一切美德得以成立的重要条件,在主体追求社会性的道德生活、合乎仁的社会品格和价值理想中,扮演重要作用。道德主体需要勇敢的坚毅力量去战胜困难,克服任何会威胁我们成就至善的事物,进而完善自我,促进主体整全人格的实现。可见,“勇”是臻于理想人格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美德,在儒家伦理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尤其在勇感弱化的现代社会,对儒家勇观念的剖析,发掘儒家勇观念的现代价值,有助于今人全面弘扬儒家的勇于担当、坚毅勇敢精神,有助于培养主体有仁有勇的道德品格。“勇”观念在古代备受推崇。在春秋时期,诸侯征伐混战,战事频出,“勇”具有特殊的社会价值,战争之勇被认为是特殊的美德,甚至被看作是唯一的道德人格特质。“勇”的战争特性是一种高贵的品质,但当这种特性与血气、强力等因素紧密联结时,很容易助长恶行。随着战争性威胁的减少,人文精神的跃动,战争的武力之勇逐渐消退,对“勇”的认识从生存困境的突破转为有价值的美德。孔子已经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他肯定“勇”在进德修业中的力行作用,将其与“知”“仁”并称为三达德。至此,“勇”从众多德目群中脱颖而出,被认为是最圆满的德性之一。但孔子也注意到勇的消极面相,强调“勇”必须在“礼”“义”“学”等德目的规导下,才是合理的价值模式。可见,在孔子那里,“勇”是一种中立性的品质,它要成为美德,必须是有所节制、有所范导方能无蔽。至此,孔子将与人之德性无关的勇敢和符合美德的勇敢相互区别,这一特色也成为后世儒者论勇的基调。尽管孟子、荀子是从不同的路径发展了孔子的大勇观念,但二人对勇德的看法基本一致。他们均从勇行所关涉的对象、目的入手,对“勇”进行更为细致的类型学划分,对真正的勇敢与它的假象有更深入的思考,在“勇”观念上分出“德性之勇”与“血气之勇”两条主线。此外,孟、荀思想体系中有“向高度提”的层次,也即从道德形上学的视域中看伦理行为,追问的是主体道德行为产生的根源。他们认为德性之勇要成为一种美德,即具有普遍性与正当性,必然是主体仁义之心性的显现,因为仁义精神是个体行为道德化的精神依托。这一论说使儒家“勇”观念具有思辨色彩和形上学意味,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儒家勇观念。两汉儒者的“勇”观念继承了先秦儒家对“勇”的理解,一方面,通过“勇”与礼法制度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发展为礼法之勇。此勇实际上是儒家德性之勇在礼法制度层面的落地,丰富与发展了儒家的“勇”观念。如贾谊提出的“持节不恐谓之勇”,即强调用礼法等习俗规则提升人们的道德生活,使勇敢行为的外发符合公共领域的社会品格。郑玄作为汉代礼法制度的集大成者,他在注解礼法制度的过程中,格外重视“勇”的形象或者符号与“勇”精神之间的关系,彰显着制礼者对勇猛的追求。另一方面,两汉士人轻死重节的义勇之风,也是对儒家德性之勇的践行。这种义勇精神,是以气节为操守,是集义所生,至大至刚。他们以死义精神为决心,以“临大节而不可夺也”的无惧态势,在道德实践中,彰显着从容不迫、无所畏惧的正义行为。此种义勇精神并非仅涉及个体自身的道德,而是以国家、社会等公共面相为指向的,反映了汉代知识分子是如何禀受和践行着儒家的德性之勇,儒家的德性之勇是如何深入人心的。宋明理学对儒家“勇”观念的诠释,着重从天理、心性、工夫等层面展开,进一步深化儒家的德性之勇。宋明儒者对德性之勇的诠释,使儒家的“勇”观念由外而内的转变。他们称赞的德性之勇并非是那种甘冒殉道风险、舍生行勇的英雄主义。宋明儒者紧扣德性之勇的为己面相,他们发展了“勇”在变化气质、超脱旧俗中的作用,认为“勇”明显具有自我肯定的特质,它能促进使个人存在状态的改进和精神状态的提升。其目光是聚焦于个体生命的修炼,实现自我转变,让人们对自身的实存抱持信心,敢于面对自身的道德不足,勇于接受和改变自己。进而使人成就完满的道德人格、彰显人性之善。宋儒对德性之勇的发展,使儒学真正成为自我生命的学问。但宋明儒者并非只重视德性之勇的内向性,德性之勇一定是包括行动上的力行,是身心一体,是切实地去做,是知行合一。儒家“勇”观念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现代社会,英雄、圣贤均退出大众视域,人们面临着勇气弱化、人情冷漠与道德旁观等现象频出的问题,勇德不彰是不可回避的问题。那么在当今时代还有没有谈“勇”的必要?又或者现代社会如何论“勇”?儒家对勇观念的论述或许可以给我们启发。这是呼唤勇气的时代,这种勇气在社会层面上意味着道德行为的涌现,能够使人产生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在个体层面则是奋力从沉沦状态抽身,是对自我的肯定与成就。可以说,儒家勇观念能够为现代社会提供积极的、值得借鉴的思想资源。
其他文献
王阳明心学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培养理想人格。王阳明继承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论述与规定,对君子人格的内容与特质进行了发展和丰富。诚信务实、独立道中、自持节义、身任天下、自快其心、交接以德等,是王阳明君子人格的主要内容和品质,这些人格要素不仅具有内在的关联性,而且表现出鲜明的心学色彩,成为王阳明人格谱系中的中间环节和主体内容。王阳明所述君子人格不仅在理论上尝试了健康人格模式的探索,在实践上也为培养健康人格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政教育形势也有了新的发展。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该何去何从,如何在互联网大背景下选择合适的改革路径,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哪些,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政改革的有效进程。文章对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思路。
在雄安新区建设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实验基地,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雄安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的责任和使命。这样的教育体系实验基地具有示范价值,有利于在实践层面助力新区从传统“政策洼地”向“政策高地”转变,释放创新要素,打造国家级现代教育体系的高质量试验田,脱离“虹吸效应”迈向“辐射效应”,“变轨超车”赋能京津冀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将雄安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实验基地纳入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有助
<正>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步伐,“非接触式服务”逐渐成为深受人们青睐的新选择,那么今后银行网点要不要建设,新的网点该如何建设,现有的银行网点应何去何从,这些都已成为银行高层人士认真思考的问题。银行网点是商业银行多元化服务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银行整体的经营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网点数量变化情况来看,由于银行规模和业务范围不同,银行网点数量呈现两种不同发展态势——国有大
期刊
报纸
基于“三生空间”理念,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3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安徽省各城市的“三生空间”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测算,并引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因子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2015—2019年间,安徽省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发展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层级分化严重,各城市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明显。安徽省各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各城市“三生空间”耦合协调度除合肥处于
情感支持是一种来自于外部环境的、表达关怀的非物质性支持行为,是构建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条件。儿童情感支持主要来自于其所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家庭、学校以及社区是儿童获得情感支持的重要场域。一般来说,外部环境的互相支持和补充可以有效解决某一场域情感支持不足问题,即便是父母缺位的留守儿童,如果来自学校和同伴的情感支持相对充分的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儿童发展所需要的情感支持。寄宿制学校的留守儿童一方面面临
文化IP成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神话人物哪吒是江油主要的文化资产。从产业链角度出发,围绕哪吒IP文化,梳理其文化资源及其体现的价值观,并针对目前旅游产业开发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全产业开发的建议:做好上游的内容建设,打响旅游品牌,更新传播形式,丰富营销手段,形成矩阵式宣传格局;提高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开发哪吒文化旅游相关产业特色产品,助推经济发展。
目的 针对多杀性巴氏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的情况,寻找替抗产品。方法 使用MRS培养基分离酸菜中的乳酸菌菌株,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分离菌株。对分离菌株进行发酵培养,研究其无菌发酵上清液对酶的敏感性、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和其抑菌谱。结果 分离得到了1株优势乳酸菌YWH-4,经过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该菌株为植物乳杆菌。植物乳杆菌YWH-4发酵上清液对胃蛋白酶具有高敏感性,推测其发酵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