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EBP1与RNA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ytott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因表达调控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话题,随着研究手段的不断成熟,其中RNA转录后调控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领域。RNA结合蛋白(RBPs)是转录后调控的关键因子,参与RNA可变剪切、RNA稳定、翻译等多个过程的调控,从而影响植物开花、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等多个生长过程。ErbB3绑定蛋白(EBP1)是结构功能高度保守的RNA结合蛋白,可与rRNA、tRNA、mRNA等多种RNA结合,参与调控核糖体生物生成、蛋白质翻译多个过程,但目前已报道的靶RNA甚少,对靶RNA的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前期报道RALF1-FER信号促进EBP1蛋白积累进而促进其与下游靶基因启动子的结合,那RALF1-FER信号是否调控EBP1与RNA的结合能力,目前仍然未知。本研究不仅证实拟南芥EBP1具有结合RNA的功能,参与调控靶RNA的转录后事件,还显示EBP1可以响应RALF1信号促进靶RNA的绑定,进而促进对特定靶RNA转录后翻译过程的调控,为研究EBP1在转录后调控的生物学机制奠定基础。具体结果如下:
  (1)成功的将拟南芥RALF1及EBP1CDS片段分别构建到pET-28a、pGEX-4T-1蛋白表达载体中,分别在28℃/6h、28℃/4h诱导条件下表达了出条带单一浓度较高的融合蛋白。
  (2)Pfam预测拟南芥EBP1一级结构域发现,EBP1在48-56氨基酸区域含有结合RNA的保守结构域。将人类及拟南芥EBP1三维结构对比,发现二者高度保守且48-56氨基酸区域与已报道结合RNA的σ70-likemotif序列相似。
  (3 )总RNA结合实验证实EBP1可以体外结合RNA;RNA-EMSA(RNA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 )实验结果显示:EBP1体外可直接结合“GUCUCUCACUGCGACGGCUU”RNA序列;
  (4)NCBI找到12个EBP1潜在结合的RNA序列,通过RNA免疫沉淀(RIP)实验获得了EBP1免疫结合的三个靶RNA(AT1G24792、AT3G24320、AT3G25211);
  (5)虫草素处理实验发现,EBP1促进AT1G24792、AT3G24320的mRNA的降解,而对AT3G25211的mRNA稳定性没有影响。通过核糖体提取实验发现EBP1抑制AT1G24792、AT3G24320的mRNA与核糖体结合,而促进AT3G25211的mRNA与核糖体结合;
  (6)RALF1处理结合RNA免疫沉淀实验显示RALF1增强EBP1与靶RNA的结合;进一步研究RALF1-FER信号是否调控EBP1参与的RNA转录后事件,结果发现在RNA稳定性方面,与对照相比,RALF1处理加速AT1G24792、AT3G24320的mRNA的降解,对AT3G25211的mRNA稳定性没有影响;在调控翻译速率方面,RALF1处理促进AT1G24792、AT3G24320的mRNA在多聚核糖体组分的含量减少,AT3G25211的mRNA与在多聚核糖体含量增多。
  综上所述,拟南芥EBP1作为一个RNA结合蛋白,响应RALF1信号参与调控下游靶基因mRNA稳定性与翻译速率,为研究EBP1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新的方向。
其他文献
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我国的柑橘产量居世界首位,柑橘类水果的加工副产品主要是果汁和茶饮。由于在加工过程中柑橘所呈现的苦味问题影响了风味口感,这制约着我国柑橘加工业的发展。目前,学者对柑橘脱苦的方法主要集中在酶法脱苦上,与其他脱苦方法相比较,酶法脱苦有专一性强、效果好、成本低和营养成分不被破坏等优势,是最有应用前景的脱苦方法。
  本文通过对多年生橘园的土壤和山西陈醋厂的醋醅样品进行富集培养,从中筛选得到3株较为高效降解柠檬苦素的菌株1、2、3号,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1号菌株为纤维菌属(Ce
本研究针对花粉管通道法导入苦瓜基因的籼稻子代的营养品质特性,开展了全基因组重测序、米粒形态、米饭食味、基本营养成分、苦瓜皂苷含量以及淀粉理化特性等的研究。通过“花粉管导入苦瓜基因籼稻米的理化性质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
  1.通过IlluminaHiSeqTM平台对籼稻子代(D9)和受体(RT)全基因组进行重测序,并对单核苷酸多态位点突变(SNP)、小片段插入缺失变异(InDel)、结构变异(SV)以及拷贝数变异(CNV)进行检测和注释。经基因组比对,共发现2300062个SNP,435256
紫薯的营养价值很高,其丰富的花青素和纤维素等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目前,紫薯因营养与健康的特征成为消费热点,紫薯加工产品种类丰富,但也存在产品色泽与质量风味不佳及低水平重复的问题。近年来,采用微生物发酵生产高营养的,风味佳的产品成为研究热点。同时,发酵产品在市场所占比例快速增长,且显示出良好的市场前景。本文以鲜紫薯为原料,利用低糖酵母对紫薯生粉进行发酵,以抗氧化能力为考察指标,确定了发酵紫薯粉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分析其风味特征,为紫薯的高值转化利用提供新的途径,拓展产业链。
  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发酵
玳玳是芸香科柑橘属酸橙的变种,玳玳的产花量大,玳玳花含有丰富的香气和活性成分,每年的疏花量加上生理落花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将玳玳花加工成精油可高效利用资源,增加其经济价值。挥发性成分组成和含量差异是影响精油品质的重要因素,与提取方法和原料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水上蒸馏、共水蒸馏、超声辅助共水蒸馏方法提取玳玳干花得到精油样品A、B、C,超声辅助共水蒸馏提取不同树龄的玳玳鲜花得到精油样品D、E、F、G,水上蒸馏提取玳玳鲜花得到精油样品H,采用气相质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和气相质谱(GC-MS)技术比较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养育着全世界半数以上的人口。水稻的许多重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如:抽穗期、产量、粒形和垩白等是由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受环境的影响。发掘这些农艺性状和稻米外观性状的QTL位点及其关联标记,筛选携带大量优异等位基因的重要种质,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ve,MAS)的方法选育高产、优质品种
土壤盐渍化是限制水稻生长发育和影响水稻减产的重要环境因素,因此盐响应机制研究对于提高水稻耐盐性并实现高产或稳产至关重要。CSN5是COP9信号复合体与其它蛋白的相互作用时与靶蛋白结合的一个关键亚基,它也可以独立于COP9复合物存在。GDP-甘露糖焦磷酸化酶(GDP-mannosepyrophosphorylase,GMPase,亦称为VTC1)是植物合成抗坏血酸(AsA)的关键酶。前期有研究证明,拟南芥中CSN5和VTC1能够相互作用并促进后者被泛素化降解,而AsA-GSH循环又是植物体内清除活性氧(RO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属十字花科芸薹属作物,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株高是油菜的一个重要农艺性状,与油菜抗倒伏、高产量、高质量育种密切相关。因此,发掘新的控制油菜株高的矮秆基因,并剖析其导致矮化的遗传机制能够为油菜育种工作提供新鲜材料、遗传基础与实践指导。
  本实验室前期通过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诱变甘蓝型油菜玻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系(pol cms)的保持系2B种子,得到一个矮秆突变体bnd2(Brassica
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光照、营养等。氮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大量元素之一。氮素不仅是营养元素,也是蛋白质、核酸及磷脂等生物大分子的重要组成成分。而对于影响生长的内因而言,蛋白质的合成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外源氨基酸作为土壤中的重要有机氮,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植物中关于外源氨基酸的作用研究存在争议。FERONIA作为一类受体蛋白激酶,直接调节下游因子EBP1的蛋白合成速率。基于此,本论文以Col-0、FERONIA突变体及
豆科植物能够和根瘤菌形成根瘤来建立有效的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是复杂且多步骤的,其中涉及两个主要方面,即根瘤菌的侵染及根瘤原基的发育。接种根瘤菌后,野生型植株在2wpi时就能形成粉红色圆柱形的根瘤。而我们实验室发现了一个新的突变体,该突变体表现出延迟固氮的表型。在2wpi时只能形成白色的小凸起,直到5wpi时才能形成粉红色圆柱形的功能性根瘤。通过图位克隆我们发现该基因是MtLIN,但是它在E3泛素连接酶的启动子区域发生2.3Kb的缺失,由于该突变体是lin的同源突变体,因此我们将它命名为lin-5。
植物叶色突变体可用于研究叶绿体发育、叶绿素(Chlorophyll,Chl)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鉴定基因功能,核质基因互作,遗传控制等以及在杂交育种中可以作为苗期指示性状,用于杂交种纯度的鉴定。因此,它们是研究和实际应用的理想材料。实验室前期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甘蓝型油菜,分离到一个黄化突变体。本研究对该突变体进行了生理学和蛋白组学鉴定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甘蓝型油菜黄化突变体观察表型、测定叶绿素含量、观察气孔特征、农艺性状统计和叶绿体超微结构分析,发现与野生型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