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儒家朋友观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08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朋友关系就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在传统文化中,朋友关系是五伦之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经历的五种基本的人际关系之一。时至今日,传统文化赖以维系的社会环境已经不存在,其他伦常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惟独朋友之伦风采依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朋友之伦始见于先秦儒家的“五伦”说。先秦儒家的朋友观为后来整个儒家朋友之伦的发展定了基调,深深地影响着后世的朋友之交。甚至是在现代化的今天,其所内含的基本精神和原则仍焕发着光彩,具有很大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本文主要从朋友的内涵、朋友之伦的特点、交友之道、历史影响四个方面来全面论述和分析先秦儒家朋友观,深入发掘朋友关系的实质内涵。并且以此为基点,从中寻求能够对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尤其是朋友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有积极意义的思想资源。
  第一章,“朋友”释义。本章主要探讨“朋友”的内涵。朋友这种社会关系由来已久,并且深受先民的重视。不过朋友的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此,笔者以思想史的视野,结合先秦时期社会环境的变迁,采用文字训诂和文本分析的方法,探寻先秦儒家朋友观念在宗法制社会解体前后发生的不同转变。西周时期受宗法制的影响,朋友关系是一种血缘关系,以宗族内部成员为构成主体。而到了先秦儒家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逐渐解体,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朋友的内涵也发生相应的转变。这种转变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没有血缘联系的、以道为己任的士阶层成为构成朋友的核心。先秦儒家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基础上,从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世理想出发,赋以朋友之伦以新的内涵,使之成为一种以“同志”为基础、由双方自愿结成的非血缘关系。这种对朋友的界定一直延续到今天。
  第二章,朋友之伦的特点。朋友之伦既是一种关系,也是一种规范。在先秦儒家看来,朋友之伦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以道义合、交友由己、朋友不相逾。以道义合即关系的建立和维系都要以道义为基础和核心;交友由己即关系的结成和解除都取决于双方的自主意愿,不受外在因素的强制;朋友不相逾即在关系和建立和维系中双方是平等的,没有尊卑、上下之别。在此,笔者以比较的视野,通过与儒家所关注的其他几种人伦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夫妇关系,君臣关系,师生关系),以彰显朋友之伦的这些特质。最后的结论是:朋友之伦的三个特点,一方面使它在个体的人格修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被先秦儒家列入五伦。另一方面使得它在极重礼教名分,强调上下、尊卑有别的先秦儒家思想中只能处于五伦之末,并且受其他人伦规范的制约和影响。
  第三章,交友之道。本章讨论的是朋友间相交、相处、相绝的原则。在相交方面,先秦儒家强调交友应该有所取舍,应该遵守一定的标准和原则。首先要以“无友不如己”的谦虚,求教的心态去交友,在交友原则上即是“友其士之仁者”;在具体标准上则要选择“益者三友”,避开“损者三友”;在交友的禁忌上则是不友“乡原”。在相处方面,应该做到“相互责善”、“朋友有信”、平等相待。其中“相互责善”最为重要。在相绝方面,先秦儒家从其仁者爱人的仁爱思想出发,认为在断交的问题上要采取宽容、谨慎的态度,做到“故者毋失其为故”,“躬自厚薄责于人”。即使非到绝交不可的地步,也应该尽量委婉、含蓄,做到“交绝不出恶声”,尽量减少绝交给彼此带来的伤害和不良影响。
  第四章,先秦儒家朋友观的历史影响。对此,笔者主要从对个体人格修养和社会伦理关系的影响两个方面来论述。首先,先秦儒家的朋友观对后世个体人格修养的影响,主要在于使“尚志”、“克己修身”、“择其善者而从之”成为个体人格修养的重要内容。其次,笔者结合古代中国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背景,指出在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种“泛亲情化”的现象,朋友之伦也不例外。朋友之伦的亲情化,一方面提高了朋友之伦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尤其是在社会伦常关系较古代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代社会,几乎成为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在为朋友之伦注入亲情元素的同时加强了朋友之间的利益关联,使得朋友之伦很有可能转变为“朋党”,从而使社会伦理关系更加复杂多样。
  结语部分对先秦儒家观对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尤其是朋友关系的建立与维护的积极意义做简要分析。
  论文的创新点:(1)通过与其他伦常关系的比较,以彰显朋友之伦的三个特点。(2)打破传统思维,强调“相互责善”而不是“朋友有信”才是朋友相交之道的根本。
其他文献
赫拉克利特是早期希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确立了世界及其万物永恒变动的宇宙论解释原则。经过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权威解释,“火”本原说、万物流变理论、违反矛盾律的对立统一学说成为赫拉克利特思想的三个标签。十九世纪末以来西方学界对赫拉克利特的文本进行了深入解读和哲学研究,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的传统解释模式与基本观点进行了清理与批判,从而开启了现代研究的多元维度。  本文认为,永恒的变化与无处不在的
法家立法的《法经》是唐律的源头,汉以后儒家治理理念逐渐融入了法律之中;经历代发展、演化,对儒家礼治秩序的维护重新成为法律的重要价值目标所在。此外,中国古代包括亲情之爱、孝、礼等在内的德目也有着特殊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本文的目的即在于从上述具体德目的角度对唐律德法关系加以研究以增进对其德法关系的具体性和复杂性的认识。本文的具体任务是:第一,考察唐律与“礼”的关系。第二,说明唐律是如何对待“血缘亲情”原
学位
对于如何解读休谟的因果性理论,人们一直存在争议。传统的休谟研究者通常将这一理论解释为一种“规则性理论”,即休谟所谓的因果关系就是相似对象之间的规则性接续。20世纪初肯普·史密斯所提出的自然主义解读则主张休谟因果性理论的根本目的是要强调情感和本能在认知活动中的深层参与和关键作用。这一见解在20世纪下半叶逐渐占据主流,并促使一些学者在80年代提出了对休谟因果性理论的实在论解释。这种实在论解释很快受到一
学位
刘易斯的严格蕴涵理论是现代模态逻辑的实质性起点,在现代模态逻辑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对刘易斯严格蕴涵理论的细节和发展脉络一直都缺乏系统的研究,刘易斯严格蕴涵理论及其相关问题值得进行系统的研究。  本文对刘易斯严格蕴涵理论的论述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论述刘易斯对严格蕴涵概念的定义和解释。论文不仅对刘易斯严格蕴涵思想的先驱——麦柯尔严格蕴涵思想进行介绍,还将阐述刘易斯对罗
学位
本文集中研究宋儒以《论语》、《四书》命名的《论语》诠释著作,主要通过不同时期《论语》诠释文本的深入、系统的探讨,从而理清并展现宋代《论语》学发展的基本线索,揭示宋代《论语》研究的特点和规律,指出其对儒学思想的发展创新及历史地位。  本文分为宋代以前《论语》学研究概述、北宋时期的《论语》学、南宋时期的《论语》学等几个大的部分。  1、宋代以前《论语》学研究的回顾。在探讨归纳宋代以前《论语》学特点的基
南宋时期,西蜀大地上崛起了一位继理学大师朱熹之后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魏了翁,私淑朱子,却又不守故常,师承儒家正宗语脉,而亦大胆突破,兼收并蓄。其识力横绝,绝非锢蔽自封者可比,所以凡其所言,大体皆明彻洞达,经世致用,毫无迂腐之气。魏了翁的一生有两大特色:第一,治政戎马,保国安民;第二,为学从教,创办学院。植根于魏了翁经世实践中留下来的累累实果,本文通过“实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与评价魏了翁的思想体系,
学位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命题。自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异化理论以来,人的异化问题就一直是理论界的热点问题。在资本逻辑的影响日益深入的情况下,人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所遭受的异化日益严重。本文以资本作为切入点,将资本与异化理论联系起来,试图揭示在以上领域中人异化的新表现。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在中国应如何正确处理资本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具体方案,希
以1920年前后为界,胡塞尔现象学可以划分为二个阶段:前期的静态现象学阶段和后期的发生现象学阶段。其中,静态现象学阶段包括旨在揭示关于普遍的意识结构的普全现象学和旨在揭示意识诸本质类型或诸统觉系统的功能方式的构造现象学阶段。发生现象学阶段则是指埃德蒙多·胡塞尔在1920年前后旨在追溯这种“现成的”统觉的历史所开显出来的现象学阶段。发生和历史是一对既紧密相关又相互区别的一对概念。在1931年“圣诞手
学位
马克思发动了一场对近代哲学的哲学革命,这场革命首先应该在存在论上得到巩固和澄清。从这场革命的结果看,马克思哲学和近代哲学有一个基本的划界,它无可置疑地归属于当代哲学的范围。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哲学和海德格尔的生存现象学拥有一个共同的大背景,二者都是把人的现实生存放在第一位,从而开辟出和近代哲学的知识论路不同的生存论新路向。二者在存在论的变革上处在同一视域,在方法论上也可以相互借鉴和对话。这是对二者
古典和现代政治哲学所争论的问题在当代集中地表现为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争论。霍耐特将其承认的社会哲学置于这两个传统之间,作为这一争论的一个可能的解决路径。承认哲学以“自信”、“自尊”和“自重”作为构成社会成员“成功生活的一般结构”的基本条件,并且这些条件既有伦理性的意义,同时又能满足形式性的要求,因此并不是对某一具体伦理信念的肯定。霍耐特他的这种承认的社会哲学称为“一种伦理生活的形式观念”。  从个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