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羊膜上皮细胞通过调控NETs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的初步机制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liu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踝关节以下的皮肤及其深层组织破坏,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末梢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和(或)深部组织破坏的一种疾病。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为患者甚至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创面恢复通常会经历止血、炎症、增殖和重塑四个过程,这个复杂的过程被很多因素所影响,而糖尿病创面因为其高血糖导致的微环境变化愈合可能更难。中性粒细胞对损伤反应过度也是糖尿病足创面延迟愈合的一个重要原因,它可能导致组织的反复损伤,引起慢性炎症。炎症是创面愈合需要经历的一个典型过程,而中性粒细胞被早期募集到伤口床,它对损伤的过度反应可激活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NETs可以存在于患者血清或者创面组织中,具有DNA网状结构和组蛋白3、弹性蛋白酶等构成。高血糖微环境也进一步刺激中性粒细胞生成NETs,持续存在或沉积过多的NETs可导致组织损伤和细胞毒性损伤从而延缓糖尿病创面愈合,故抑制NETs生成可促进创面愈合。有报道提示人羊膜上皮细胞可调节炎症反应和促进新生血管生成促进创面愈合,也可通过外泌体分泌促进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生物学功能。那人羊膜上皮细胞运用于创面治疗时是否通过抑制NETs生成促进创面愈合却鲜有报道。研究目的1.明确糖尿病足患者血清NETs的含量水平。2.细胞实验:提取人羊膜上皮细胞、人中性粒细胞并鉴定;建立体外NETs模型;收集24小时和48小时人羊膜上皮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干预NETs,观察其对NETs的作用。3.探究人羊膜上皮细胞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并探究其机制是否与抑制NETs生成相关。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通过人体研究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足两类人群、细胞实验、动物实验进行了探讨。1.人群研究:收集糖尿病患者53人、糖尿病足患者53人,抽取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利用Pico Green与ds DNA结合发出荧光检测520/480 nm荧光值,得出血清ds DNA含量,并比较两组ds DNA含量差异。2.细胞实验:1)收集足月剖宫产术中胎盘钝性分离羊膜,通过二次胰蛋白酶消化法提取人羊膜上皮细胞,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19,CK19)表达,流式细胞学分析仪检测SSEA-4、CD29、CD105、CD45的表达来鉴定人羊膜上皮细胞的纯度;2)抽健康成年人的外周静脉血分离人中性粒细胞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b的表达鉴定其纯度,然后用25n M PMA体外诱导NETs,同时通过检测ds DNA含量、Sytox Green荧光观察NETs形态;3)收集24小时和48小时人羊膜上皮细胞的条件培养基,用其干预NETs。对照组用25n M PMA刺激NETs生成,用高糖DMEM干预;24h CM-h AECs组用25n M PMA刺激NETs生成,同时用已经收集保存完好的无血清培养24小时的人羊膜上皮细胞培养基(24h CM-h AECs)干预;48h CM-h AECs组用25n M PMA刺激NETs生成,同时用已经收集保存完好的无血清培养48小时的人羊膜上皮细胞培养基(48h CM-h AECs)干预;空白对照组(Blank)未用PMA刺激,用高糖DMEM干预。用Sytox Green荧光、免疫蛋白印迹检测NETs相关蛋白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组蛋白3(Citrullinated histone 3,Cit-H3)的表达观察其对NETs的作用。3.动物实验:1)选取6-8周的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的标准是连续一周尾部静脉血糖≥16.7mmol/L;2)在大鼠背面做10mm×10mm的正方形标记,局部消毒后然后沿着标记线小心剪去全层皮肤直达皮下筋膜建立糖尿病大鼠创面模型,将人羊膜上皮细胞混悬液局部注射在创面皮肤周围皮下,观察创面第5天、第10天的愈合率,并通过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第5天、第10天的创面组织NE、Cit-H3的表达。研究结果1.糖尿病足患者血清ds DNA浓度明显高于无糖尿病足的糖尿病患者[1067.68(924.06,1258.83)vs 966.72(839.19,1083.18),P=0.0011]。糖尿病足患者人群中行ds DNA浓度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发现ds DNA浓度与Wagner分级成正相关(r=0.463,P=0),Wagner分级越高,ds DNA浓度越高,这提示ds DNA浓度越高,糖尿病足可能越严重。2.我们体外成功分离人羊膜上皮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高表达SSEA-4、CD29,不表达CD45、CD105,免疫荧光检测CK19表达阳性,提示人羊膜上皮细胞纯度高。3.体外成功分离人中性粒细胞,流式细胞学分析CD11b阳性表达率99.7%,并用不同浓度PMA刺激中性粒细胞120分钟,通过Sytox Green荧光显示NETs的形态,镜下可观察到绿色网状和丝状结构为NETs,NETs模型成功诱导。且根据PMA浓度的增加,NETs生成逐渐增多,但是浓度至75n M PMA之后NETs生成量稍有下降后逐渐趋于平衡,NETs生成量不随浓度增加而增加。4.分别设置对照组(CTL)、24h CM-h AECs组、48h CM-h AECs组、空白对照组(Blank)四个组,通过Sytox Green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对照组NETs生成明显增多,且有统计学差异(P<0.0001),这提示NETs体外模型建立成功。24h CM-h AECs组、48h CM-h AECs组与对照组比较NETs明显减少,且有统计学差异(P<0.0001)。24h CM-h AECs组、48h CM-h AECs组两组比较,48h CM-h AECs组抑制NETs更明显,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25)。按上述方案分组分别提取每个组的ds DNA通过Pico Green与ds DNA结合发出的荧光值计算出ds DNA浓度。结果提示对照组比空白对照组ds DNA浓度明显升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001)。24h CM-h AECs组、48h CM-h AECs组与对照组比较ds DNA浓度明显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06、P=0.0002)。24h CM-h AECs组、48h CM-h AECs组两组ds DNA浓度无统计学差异。5.通过ELISA检测24h CM-h AECs组、48h CM-h AECs组发现TSG-6含量比对照组升高。6.人羊膜上皮细胞可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第5天、第10天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免疫蛋白印迹试验检测提示人羊膜上皮细胞治疗组第5天、10天创面组织NETs相关蛋白Cit-H3、NE的表达明显减少,提示人羊膜上皮细胞可能通过抑制NETs生成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研究结论本研究证实糖尿病足患者血清ds DNA含量明显升高。人羊膜上皮细胞可能通过抑制NETs生成而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同时发现抑制NETs可能与TSG-6相关,这也为治疗糖尿病创面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和治疗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回顾性总结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磨除部分滑脱下位椎体后上缘骨质,进行神经根腹侧减压,治疗高龄退变性腰椎滑脱伴椎间孔狭窄症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对象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集31例(平均年龄(74.3岁)男性16例,女性15例)腰椎退行性滑脱伴椎间孔狭窄的高龄患者,均行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治疗(数据由重庆市中医院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提供)。手术部位为L4
目的:通过对全身散发神经鞘瘤MRI特征的研究,旨在提高神经鞘瘤MRI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水平,提高神经鞘瘤术前诊断准确率,降低神经鞘瘤术中神经损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17年1月-2019年4月就诊于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84例术前MRI诊断为神经鞘瘤的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神经鞘瘤64例,非神经鞘瘤2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扫描序列T1WI
目的:评估尿毒症患者矿物代谢紊乱与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型术后内瘘功能的关系,同时分析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为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维护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型术的439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电话回访方式获得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型术后内瘘存活时间。对收集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以
第一部分GPR120在癫痫脑中的表达和分布目的:主要检测GPR120在癫痫小鼠脑组织和癫痫患者脑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和定位情况。方法:1.对雄性C57BL/6成年小鼠颅内注射海人酸(KA)建立颞叶癫痫模型(TLE),在建立模型后1、3、7、14、21、28天取小鼠海马及皮质组织,进行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其表达变化。2.在脑库中随机选取10例TLE癫痫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的脑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验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研究,对比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适龄人群、高龄人群阿替普酶(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效果以及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了解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高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断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病例,所有患者皆符合2018年美国心脏
本文研究了两类带拟周期强迫的非线性方程,其强迫的频率是Liouville频率.我们利用KAM迭代的方法构造了方程的响应解,也就是频率与强迫频率相一致的拟周期解.诞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KAM理论是研究微分方程拟周期解的一种有效方法.在1954年,A.N.Kolmogorov首次提出可以利用Newton快速迭代法和Diophantine条件来克服“小除数问题”,并且指出非退化可积系统的大多数不变环面
目的:研究围生期孕产妇健康素养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为增进母婴健康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本课题组研制的《围生期孕妇健康素养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以及产后母婴状况追踪调查表,对重庆市某三甲综合医院2020年1月及4-12月入院分娩的265名孕妇开展调查,并收集妊娠结局相关数据。分析孕产妇健康素养水平和妊娠结局的情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围生期孕产妇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利用公共数据库大数据挖掘技术,挖掘收集含有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rotein 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表达量的癌症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e atlas,TCGA)中的乳腺癌数据集,探讨GPER mRNA表达水平在乳腺癌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差异及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GPER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在此基础上
目的:统计分析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危险因素,并研究患儿的预后情况,为新生儿肺动脉高压预防、控制和针对性干预提供指导。方法:研究选取2015年至2019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一病区收治的194例肺动脉高压新生儿进行研究,设为实验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与实验组胎龄、出生体重相近无肺动脉高压的109例新生儿,设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新生儿的围生期一般资料、辅助检查指标水平、合并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通
由于Biot多孔弹性理论的广泛性和独特性,它已经被人们用于各种工程领域中,比如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治理和生物医疗,因此多孔弹性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材料的几何多样性以及物质属性异质性,求解多孔弹性模型变得比较复杂。因此,数值模拟具有很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意义。本文我们主要针对多孔弹性问题的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展开研究。首先,第一章中我们详细介绍关于多孔弹性问题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