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围生期孕产妇健康素养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为增进母婴健康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本课题组研制的《围生期孕妇健康素养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以及产后母婴状况追踪调查表,对重庆市某三甲综合医院2020年1月及4-12月入院分娩的265名孕妇开展调查,并收集妊娠结局相关数据。分析孕产妇健康素养水平和妊娠结局的情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围生期孕产妇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围生期孕产妇健康素养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为增进母婴健康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本课题组研制的《围生期孕妇健康素养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以及产后母婴状况追踪调查表,对重庆市某三甲综合医院2020年1月及4-12月入院分娩的265名孕妇开展调查,并收集妊娠结局相关数据。分析孕产妇健康素养水平和妊娠结局的情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围生期孕产妇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孕产妇中26.03%具备总健康素养,50.19%具备功能性健康素养,38.12%具备沟通性健康素养,20.00%具备批判性健康素养。影响孕产妇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孕产妇和配偶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经济状况、医保类型和是否通过医护人员获取保健知识等。2.围生期孕产妇妊娠结局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孕产妇剖宫产比例为44.2%,其他妊娠结局比例均低于10.0%。影响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有分娩方式意愿、孕前体重、年龄、婚姻状况、公婆关系、夫妻关系、是否通过网络获取保健知识、当前孕周、配偶文化程度等。其中,(1)孕产妇分娩方式意愿为剖宫产的比个人意愿为自然分娩的孕产妇有更大可能性剖宫产;(2)孕前体重为50~59kg的孕产妇比孕前体重小于50kg的孕产妇有更大可能性剖宫产;(3)年龄大于30岁的孕产妇比小于25岁的孕产妇有更大可能性剖宫产;(4)婚姻状况为初婚的孕产妇比未婚孕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的风险低;(5)夫妻关系融洽的孕产妇比夫妻关系不融洽的孕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性低;(6)公婆关系不融洽的孕产妇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7)通过网络获取保健知识的孕产妇发生妊娠合并贫血的风险较低;(8)当前孕周大于等于37周的孕产妇生产足月儿的比例高于当前孕周小于37周的孕产妇;(9)配偶文化程度较高的孕产妇出现抑郁症状的比例较低。P值均<0.05。3.围生期孕产妇健康素养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产妇产后抑郁症状与功能性健康素养有密切联系(P<0.05),暂未发现健康素养水平与其他妊娠结局之间有直接关系。结论:调查孕产妇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不高,功能性健康素养与产妇产后抑郁症状存在关联,提示加大孕期保健知识普及力度,提升孕妇健康素养水平,可减少产后抑郁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其他文献
中微子振荡现象表明中微子具有非零质量,而且不同种类的中微子之间存在味混合,是标准模型之外新物理存在的直接证据。因此,研究中微子质量起源机制及其味混合模式是当前中微子物理研究领域的重要前沿课题。此外,标准模型中的CP破坏来源于夸克味混合矩阵中的复相位,但将该复相位作为CP破坏的唯一来源远不足以解释宇宙中的物质-反物质不对称。因此,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CP破坏的来源也是当前中微子物理学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的:探讨肥胖对过敏和非过敏哮喘儿童肺功能影响的异同。方法:收集自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初诊的非急性发作的轻中度哮喘患儿230例。根据患儿皮肤点刺试验(SPT)结果分为过敏组及非过敏组。再根据不同体质指数(BMI)Z评分将过敏组和非过敏组分为过敏体重正常组、过敏超重组、过敏肥胖组、非过敏体重正常组、非过敏超重组、非过敏肥胖组。比较不同体质指数(BMI)对过敏和非过敏哮喘儿童肺功能的影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处于上升趋势。BRAF基因的突变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BRAFV600E突变基因的判断对结直肠癌预后及指导结直肠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的检测BRAFV600E突变基因的方法有免疫组化和基因测序等方法,但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我们尝试探索找寻一种新的、快速的辅助临床病理诊断的检测结直肠癌中BRAFV600E突变基因的方法。近红外
研究背景宫颈癌是目前导致女性死亡的第二大恶性肿瘤,HPV感染,尤其是hr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疫苗和正常阴道微环境是预防HPV感染的主要途径。HPV感染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目前其他地区HPV研究较多,但未见关于川西高原地区的相关研究报道。目的了解川西高原地区HPV感染现状以及在宫颈病变细胞中的分布,探讨与阴道微环境改变之间的关系,为该人群HPV疫苗使用和宫颈癌预防工作提供指导
目的:回顾性总结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磨除部分滑脱下位椎体后上缘骨质,进行神经根腹侧减压,治疗高龄退变性腰椎滑脱伴椎间孔狭窄症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对象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集31例(平均年龄(74.3岁)男性16例,女性15例)腰椎退行性滑脱伴椎间孔狭窄的高龄患者,均行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治疗(数据由重庆市中医院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提供)。手术部位为L4
目的:通过对全身散发神经鞘瘤MRI特征的研究,旨在提高神经鞘瘤MRI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水平,提高神经鞘瘤术前诊断准确率,降低神经鞘瘤术中神经损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17年1月-2019年4月就诊于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84例术前MRI诊断为神经鞘瘤的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神经鞘瘤64例,非神经鞘瘤2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扫描序列T1WI
目的:评估尿毒症患者矿物代谢紊乱与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型术后内瘘功能的关系,同时分析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为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维护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型术的439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电话回访方式获得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型术后内瘘存活时间。对收集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以
第一部分GPR120在癫痫脑中的表达和分布目的:主要检测GPR120在癫痫小鼠脑组织和癫痫患者脑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和定位情况。方法:1.对雄性C57BL/6成年小鼠颅内注射海人酸(KA)建立颞叶癫痫模型(TLE),在建立模型后1、3、7、14、21、28天取小鼠海马及皮质组织,进行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其表达变化。2.在脑库中随机选取10例TLE癫痫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的脑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验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研究,对比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适龄人群、高龄人群阿替普酶(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效果以及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了解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高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断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病例,所有患者皆符合2018年美国心脏
本文研究了两类带拟周期强迫的非线性方程,其强迫的频率是Liouville频率.我们利用KAM迭代的方法构造了方程的响应解,也就是频率与强迫频率相一致的拟周期解.诞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KAM理论是研究微分方程拟周期解的一种有效方法.在1954年,A.N.Kolmogorov首次提出可以利用Newton快速迭代法和Diophantine条件来克服“小除数问题”,并且指出非退化可积系统的大多数不变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