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身份、伦理选择:威廉·福克纳《八月之光》的文学伦理学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i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是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于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一个高产的作家,一生创作了19部长篇小说和120多部短篇小说,主要讲述美国旧南方的历史。《八月之光》发表于1932年10月,是威廉·福克纳的第七部长篇小说,也是他所有作品中最长的一部。本文以聂珍钊教授提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作为理论指导,分析了小说中乔·克里斯默斯、乔安娜·伯顿和拜伦·邦奇的斯芬克斯因子、伦理身份和伦理选择,揭示了克里斯默斯和伯顿的悲剧是伦理身份困境和非理性意志泛滥而造成的,拜伦·邦奇由于控制了身上的兽性因子而得到的伦理救赎。
  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首先对小说主人公混血儿乔·克里斯默斯的伦理身份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他所处的种族主义的伦理环境,在白人主导的社会、收养家庭以及两性关系中的身份探寻,以及身份探寻失败和兽性因子泛滥给他带来的伦理悲剧。本文接着探讨了乔安娜·伯顿在非理性意志的主导下犯下的谋杀未遂的伦理犯罪行为,该行为是她在婚姻中以及与黑人交往中被同情这种矛盾性的道德情感误导的结果,导致了克里斯默斯及其伯顿自身的悲剧命运。最后分析了拜伦·邦奇在伦理选择中兽性因子与人性因子之间的冲突。邦奇在处理感情关系时面对伦理困境,经过挣扎,最终做出了伦理选择,在爱情中实现了由自然情感向道德情感的转变。在理性意志的主导下,拜伦实现了伦理救赎,他的寻爱过程揭示了爱的伦理,给读者以伦理启示。
  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对《八月之光》进行新的阐释,挖掘其内在的伦理本质以及美国南方文化语境下的人性观照,为研究美国旧南方种族问题和清教背景下的伦理困境提供新的文学方法和思路。
其他文献
裘帕·拉希莉是当代著名的印裔美籍小说家,她的作品大多是关于印度移民在美国创建新生活、构建新家园的故事。小说着眼于美国印裔移民对家园意识和文化身份认同的探索,对家园和归属感的追寻是其主要的表现内容,也是其共同主题。她笔下的人物由于身处东西方文化的夹缝中,他们在精神上经常处于漂泊错位的状态,进而陷入文化认同的困境,不管面对东方还是西方,他们都无法找到自己的归属感,由此引发了他们家园感的缺失。似乎故事中
学位
以先锋派作家的身份踏入文坛,格非在当代作家中始终保持着一种独特的文学气质。先锋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文学观念上颠覆了旧的真实观,一方面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另一方面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格非的创作中同样体现出一种异于以往文学创作的真实观,其创作的真实观与其他先锋派作家创作的真实观具有同质的因素,但又保持着一种个体化的差异。  本文立足于格非小说创作的真实观,将格非
学位
徐则臣是70后小说家中的代表人物,无论在当代文坛,还是在一般读者当中,他的小说创作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徐则臣所代表的70后一代在“夹缝”般的历史与现实嬗变中努力探索人生真相,以确证自我在世界上的真实存在。“自我”的发现与追寻,“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是徐则臣小说创作的重要主题。徐则臣创作了大量“花街”、“出走”、“京漂”等系列小说,贯穿始终的是他对“故乡”“异乡”和“原乡”的理解。对于生活
学位
韩少功是新时期最重要的作家之一,80年代初其知青小说创作使他成为炙手可热的知青文学作家。80年代中期对寻根文学的提倡和实践又使他成为“寻根文学”的发起人。尽管“寻根文学”的出现使得80年代的文学呈现出丰富、多元的价值面貌,使作为寻根作家的韩少功得到极大重视,但不能忽视的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到新世纪,对知青经历、知青经验的书写才是韩少功文学创作一以贯之的主线。正是因为他是一名有六年实际“插
学位
自20世纪90年代创作至今,毕飞宇一直致力于对权力进行理性的思考与执着的批判,在不断的思考与批判中,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写作园地——“王家庄”,也找到了一条通向“中国”的写作道路。他有意对关于权力的宏大叙事文学传统进行消解,褪去权力的凶残暴虐色彩,将权力的表现方式与两性日常生活进行严丝合缝地匹配,从而表现为一种细碎、神秘、深入人心的威慑力量。他以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敏锐的文学视野发现,当“人在人上”的这
学位
清初江南藏书家钱曾(1629——1701),字遵王,号也是翁,又号贯花道人,亦别署篯后人。江苏省常熟人。钱曾自幼受书香熏陶,研读经艺,却未走仕途之路,而是将毕生精力用于收藏图书和研究版本上。钱曾共收集各类图书四千一百余种,分别收藏于述古堂、也是园、莪匪楼中,并将其藏书编成了《述古堂书目》、《也是园书目》、《读书敏求记》三本目录书籍,给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献学资料,在目录学、版本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
学位
作为汉代思想史上的一部巨著,《淮南子》在神话学研究中也具有重要价值:不仅因为其中很多神话叙述为此前其它文献中所未见;更重要的是:《淮南子》延续了早期的神话思维模式,又具有鲜明的政治意识形态特点,体现出神话在文明社会中的存在一般状况。神话是一种深层记忆,但并不是僵死的化石,任何时代的神话重述都构成一种潜在的话语实践,其中所折射出的是神话原型与现实需要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一章将《淮南子》置于承上启下
学位
本文以认知构式语法理论为基础,在“一形多义”的视角下,基于语料库对比研究,采用构式搭配分析法,分析在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母语语料库)和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学习者语料库)中“使/让”汉语分析性致使构式与其结果动词的搭配强度,以寻求构式间的差异,以期为二语教学带来一定的启示。  通过对所得数据的分析,本研究发现,(1)整体看来,母语者语料库中动词“使”用于分析型致使构式的比例高于学习者语料库
学位
违实结构指那些能够传达与事实相反意义的语法结构。跨语言的研究表明,不同的语言往往会使用不同的手段来标记违实句。印欧语言多使用时体态语素来标记违实,而汉语作为一种非屈折语没有形态上的变化,通常只能借用一些假设连词、时间直指词,体标记和语用信息来传达违实义。因此汉语标记违实的手段不像印欧语言那般具有系统性。以往对汉语违实句的研究多停留在描述层面,并且少有人注意到“本来应该?(的)”这一违实结构。其对应
学位
知识实践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索知识实践的深层指导原则,社会学家KarlMaton主要立足于伯恩斯坦的语码理论和知识结构理论提出合理化语码理论。该理论有五个维度,其中的语义维度是与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合作的成果。其中的语义波与知识累积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并指出语义波的形成主要凭借“语义引力”和“语义密度”两大要素。语义波理论推动了话语意义研究,但其应用尚处在初期发展阶段,理论框架仍有待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