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域下的英国健康观念 ——以《泰晤士报》(1785-1848)为中心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ira_lacu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个体健康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每个时代对于健康都有着特定的认知,健康观念是社会与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英国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的健康观念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工业革命带动了媒体业的发展,人们通过报纸讨论健康话题,但同时也使英国人陷入“城市病”的苦恼之中,在疾病横行的现实面前手足无措。医学环境在这一时期有所改善,体现在医学科学的进展与医生的培养方式上,但依靠医学及时有效地对抗疾病还为时过早。《泰晤士报》被誉为“英国社会的忠实记录者”,在当时也以持论公允颇受公众好评,从该报的相关报道中可窥探时人对健康的认识。本文基于内外因的考量,选取霍乱和自杀作为考察对象。在外因影响下,公众普遍认同恶劣的公共卫生状况是疾病多发的重要原因,且不同阶级因居住与工作环境各异使得健康观念初时呈现阶级性特征。在内因影响下,自杀的医学化使人们将自杀视为一种可以医治的疾病,自杀往往意味着精神失常,疯人院一定程度上成为对这类自杀未遂者进行治疗的场所,对判定结果为精神失常的自杀未遂者进行医疗干预。两种因素导致的健康受损并没有随着医学的发展而得到有效遏制,英国人民难以应对接踵不断的挑战。较高的死亡率与有限的医学认识之间的矛盾,使人们希望借助宗教的力量来获得慰藉与救赎,健康观念呈现出医学与宗教解释共存的特点。然而,个人能力毕竟有限,民众对健康的渴求以及社会对劳动力的需要,都促使英国政府提供制度化的解决方案来帮助人们重拾健康,国家参与到塑造健康观念的进程之中。《泰晤士报》既是英国健康观念的再现,又塑造和引导了英国的健康观念。但媒体视域下的健康观念对社会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人们通过报纸互相学习与分享健康相关内容,实现了由个体健康到大众健康的转变,进而推动大众健康水平的提高;糟糕的公共卫生状况经报道,公共卫生问题普遍存在并亟待解决成为共识,报纸展示了公共卫生观念深入人心的动态变化过程。在产生上述积极影响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媒体以其信息传播的广泛性放大了公众对霍乱和自杀者的恐惧,加剧了社会恐慌;同时采用不当的方式报道自杀者,刺激人们对自杀的仿效。
其他文献
左思被认为是西晋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其留存下来的作品虽然数量不多,但无论是诗还是赋,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他的许多作品都进行了体制和题材的创新,对后世的文学起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在考察左思生平履历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状,对左思诸多作品的具体创作时间进行合理性的推测。确定作品创作时间后,再根据文本的内容去探究左思生涯中复杂的思想情感。而不同时期产生的不同风格的作品,清晰地展现了左思思
诗歌的有效教学对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有很大意义,但当前高中诗歌教学存在着浅层化、应试化等问题。“比较阅读”作为一种阅读教学方法,实质在于有目的、有计划地灵活使用教材,发挥课文“例子”的作用。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明确提到要使用“比较阅读”的方法,2019年统编版新教材采用“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双线编排的模式,实现了课文的进一步整合,适应当前诗歌阅读教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图谱上,“延安时期”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特殊概念,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十三年时间里,通过建立革命根据地和民主政权使得革命成果进一步扩大,延安的局部执政,成为了中国共产党走向全面执政的重要前提和深入实践。在边区革命实践中,共产党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了众多创新性的政治实践,在高举全面抗战和民主建设的旗帜下,最终赢得了民心,进而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国民党并引起西方广泛关注的“延安道路”。西方
阿图尔·叔本华是19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是西方哲学发展史上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他以意志论和表象论为基础,建立了悲观主义哲学体系。叔本华认为世界和人自己一样,彻头彻尾是意志,又彻头彻尾是表象,此外再没有剩下什么东西了。意志是世界的本质,意志本身没有认识,意志通过为它服务而开展的表象世界才得以认识它自己的欲求,认识它所要的就是这世界,就是如此存在着的生命。叔本华将意志客体化后显现的世界,称之为“反
思想政治课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如何落实这一根本任务要求,围绕该门课程旨归开展好课程教学,充分发挥课程育人作用,是全体任课教师面临的重要职责和主要任务。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要充分体现国家意志,发挥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政治导向作用,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能力也是该门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大纲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从内容安排
随着社会的进步,思辨能力在人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教育部颁发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思维发展与提升”便是其中之一,还在十八个任务群中设置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任务,思辨能力的培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论述类文本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其独特的理性、逻辑色彩,可以作为培养高中生思辨能力的宝贵资源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其语文综合素质的高低。在语文试卷中,作文所占的分值比例也是最大的,这足以可见写作的重要性。然而写作既是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同样也是语文教学中难度系数最大的一部分。直到今天,语文教育工作者们从未停息对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道路的探索。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着教育教学的变革。在信息化时代的影响下,网
近年来,伴随着数字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试听行业也逐渐崭露头角,趋于移动化和社交化。其中网络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媒介,因极强的互动性、参与性、便捷性脱颖而出,深受当代大学生的青睐。大学生思维活跃,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极强,尤其是对自媒体技术存在超前的认知和体会,再加上青年大学生有思想、有能力、有干劲、有知识,大学生又是时代的领跑者,他们在除旧立新、顺应时代的同时又超越时代,因此大学生是短视
一直以来,对笛卡尔道德哲学的研究并不被人所重视,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他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给与了极大的关注,而忽视了他哲学中的道德诉求。事实上,在笛卡尔那里,理性主义的方法论及其形而上学不仅构成了他哲学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成为了他道德哲学的建构基础。从形而上学出发,笛卡尔将心灵与形体划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存在,然而为了说明心灵的本性,笛卡尔又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他的这种做法造成了身心在相互割裂的同时
日前,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日益繁荣,规模不断扩大,需求与日俱新,为适应这一趋势,各类汉语教材层出不穷。各国教学背景的差异,决定了与之相应的汉语教材也不尽相同。由于汉语教材是对外汉语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环,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国内外相关的汉语教材讨论研究也不计其数,从宏观设计到具体内容,可谓详细全面,然而这些文章著述也并非面面俱到。近十年,南非汉语教学已从起步逐步迈向繁荣,孔院及下设教学点的数量、学习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