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microRNA作为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分子标记物的筛选研究及临床影像学评估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wy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血清miR146a与miR-155可作为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分子标记物的筛选研究目的:比较强直性脊柱炎患者(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与正常对照组血清microRNAs(miRNAs)表达谱的差异,并评估miRNAs作为早期诊断AS生物标志物的潜在价值。方法:选择10例AS患者(病例组)和10例健康成人(正常对照组),AS的诊断均符合1984修订的纽约标准。首先,采用Solexa测序技术评估10例AS患者与10例对照组血清中miRNAs的表达状态,并挑选出表达存在差异的miRNAs;随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验证其表达的差异的可靠性。此外,根据胸腰椎后凸畸形的严重程度,AS患者分为两组,即Group A(后凸<70°)和Group B(后凸≥70°)。疾病的活动性及身体功能障碍分别用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和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BASFI)来评估。运用诊断性试验(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评估miRNAs作为早期诊断AS分子标记物的可靠性。结果:Solexa测序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19条miRNAs在AS患者的血清中表达上调或下调。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后,miR-146a和miR-155在AS患者血清中表达显著上调。诊断性试验结果表明miR-146a和miR-155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7、0.964。重要的是,miR-155在Group B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Group A患者。此外,miR-155的表达水平与BASDAI密切相关(r=0.5,p<0.01)。结论:血清miR-146a和miR-155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诊断AS的补充性生物标记物;此外,血清miR-155的表达水平与疾病的活动性、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第二章开合式楔形截骨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术后主动脉长度的变化:CT研究目的:探讨开合式楔形截骨术(closing-opening wedge osteotomy,COWO)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胸腰椎后凸畸形术后主动脉长度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COWO矫形内固定术的21例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平均年龄,38.9岁)。影像学测量包括全脊柱最大后凸Cobb角(global kyphosis,GK)、胸椎后凸(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lumbar lordosis,LL)、固定节段角度(angle of the fusion levels,AFL)、局部后凸角(local kyphosis,LK)和截骨椎前柱的高度(anterior height of the osteotomized vertebra,AHOV)。在二维矢状面CT上测量术前、术后主动脉的长度(上固定椎体的上终板至L4下终板之间的长度)。结果:术后,主动脉长度增加2.2cm。GK、LK、AFL、LL及AHOV手术前后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动脉长度的变化与GK(r=0.525,P=0.015)、LK(r=0.654,P=0.001)、AFL((r=0.634,P=0.002)及 LL(r=0.538,P=0.012)的变化存在线性相关。结论:COWO术后主动脉长度延长被量化。对采用COWO矫正后凸畸形的AS患者而言,脊柱外科医生应意识到血管损伤的潜在风险。第三章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术后腹腔容积的改变:CT研究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胸腰椎后凸畸形术后腹腔容积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PSO矫形内固定术的29例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影像学测量包括全脊柱最大后凸Cobb角(global kyphosis,GK)、胸椎后凸(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lumbar lordosis,LL)、固定节段角度(angle of the fusion levels,AFL)。在CT上测量术前、术后腹腔的前后径、横径及纵径。此外,把腹腔形态假定为一个椭球体,根据前后径、横径及纵径,计算其体积。结果:术后,腹腔的纵径变化显著(P<0.01),而腹腔的前后径、横径无显著变化(P>0.05)。GK、AFL及LL手术前后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容积平均增加了 652ml。腹腔容积的变化与GK Cr=0.453,P=0.014),LL(r=0.42,P=0.023)及 AFL(r= 0.388,P=0.037)变化密切相关。结论:PSO术后,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腹腔容积增加被量化。因而,也证实前期的研究结论,即此类患者术后消化功能的改善可能是由于腹腔容积的增加。此外,脊柱外科医生还应意识到腹腔纵径的增加所带来的腹壁并发症。第四章经关节突“V”形截骨与经椎弓根椎体截骨对脊柱-骨盆复合体平衡的影响目的:比较多节段经关节突“V”形截骨(Smith-Petersen osteotomies,SPOs)与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两种术式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胸腰椎后凸畸形脊柱-骨盆复合平衡重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2010年6月在我院行SPOs或PSO矫形内固定术的39例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SPOs组15例,男13例,女2例,年龄28.1±7.1岁(18~42岁);PSO组24例,男20例,女4例,年龄38.3±7.9岁(21~53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脊柱-骨盆参数:胸椎后凸(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lumbar lordosis,LL)、全脊柱最大后凸 Cobb 角(global kyphosis,GK)、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骨盆投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和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ing,PT)。结果:脊柱-骨盆参数中,除TK和PI外,两组中其余参数手术前后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除PI和LL外,各参数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LL、GK、PT及SS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SVA、LL、GK、PT及SS的矫正丢失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SPOs相比,PSO能够获得较好的脊柱-骨盆复合体平衡重建。SPOs远期易于发生矫正丢失。此外,术前应根据PI值,选择合理的截骨方案,以期获得满意的脊柱-骨盆矢状面重建。第五章男女性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临床特征及生活质量的比较分析目的:探讨男女性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临床特征及生活质量的差异。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3年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51例AS患者。男31例,女20例,年龄21-62岁,平均40.6岁。所有患者均填写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巴氏 AS 疾病活动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巴氏 AS 功能障碍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BASFI)、巴氏 AS 计量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Metrology Index,BASMI)、巴氏 AS 总体评分(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Global Score,BAS-G)、巴氏 AS 放射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Radiology Index,BASRI)及SF-36量表;同时记录其发病年龄、病程、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HLA-B27;在立位全脊柱侧位片上测量全脊柱最大后凸角(global kyphosis,G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胸椎后凸(thoracic kyphosis,TK)、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骨盆投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ing,PT)及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比较男性组与女性组发病年龄、病程、ESR、CRP、HLA-B27、TK、GK、LL、SVA、PI、PT、SS、ODI、BASDAI、BASFI、BASMI、BAS-G、BASRI 及 SF-36 量表各维度之间的差异。结果:男女比例为1.6:1。与男性组相比,女性组发病年龄较晚、病程较短、ESR和CRP水平较高及HLA-B27阳性率低(P<0.05)。此外,女性组表现出较高的ODI、BASDAI及BASRI评分,而较低的BASMI评分(P<0.05)。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中,女性组表现出较大的GK、SVA(P<0.05)。就SF-36量表各维度而言,女性组情感职能得分、精神健康得分低于男性组,而在身体功能维度得分、社会功能维度得分高于男性组(P<0.05)。结论:在需手术治疗的AS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6:1。与男性AS患者相比,女性患者病情较重,且发病年龄晚,病程短。此外,男性AS患者身体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受到明显的限制,而女性AS患者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维度受到明显的损害。
其他文献
山姆·谢泼德(1943-)于20世纪60年代在外外百老汇崭露头角,创作的戏剧作品题材广泛、风格独特,为美国戏剧注入了新鲜活力。作为流行文化蓬勃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谢泼德在创作中融入大量视觉要素。不少批评者注意到了其戏剧强烈的视觉震撼力以及剧中丰富的视觉意象,少数涉及对图像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图像与真实之间关系的探讨,忽视了图像的复杂性以及图像对于推进剧情发展和呈现人物生存状态的意义。然而,对图像的运
研究背景:免疫炎症反应贯穿了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是卒中进展、卒中后脑损伤及脑功能修复的重要调控因素。CD8+T细胞可通过细胞毒性作用杀伤靶细胞,在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缺血性卒中后,CD8+T细胞可越过破坏的血脑屏障浸润至脑实质内并加重脑损伤,但其作用的具体机制仍不明确。FasL表达于CD8+T细胞表面,在外周,CD8+T细胞可通过FasL使靶细胞发生凋亡,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背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是一类具有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疾病,其最常见的病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幸存的患者中约有50%遗留有永久性神经功能损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尽管随着手术和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发展,SAH患者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其遗留的神经功能损害未能得到改善。SAH后颅内压升高,脑灌注压降低,脑血流量减少,给脑组织带来第一波损伤性打击;
恶性肿瘤是人类第二大“疾病杀手”,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是45-64岁人群的主要死因。其中口腔鳞癌是世界第八大恶性肿瘤,在中国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尽管手术、放疗、化疗和生物治疗等治疗手段不断进步,口腔鳞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50%-60%左右。为了提高口腔鳞癌患者的生存率,急需进一步揭示口腔鳞癌发生发展的机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发展依赖于肿瘤和肿瘤微环境的相互作用。
肝癌是世界范围内癌症所致死亡的第二大因素。肝细胞癌(HCC)是肝癌的主要形式,由环境致癌物,肝炎病毒,酒精和肥胖等危险因素共同造成。尽管靶向治疗已取得巨大进步并显著提高肿瘤存活率,但是由于肿瘤细胞的不稳定性和异质性,目前疗法的长期预后仍然很差。因此,阐明肝细胞癌的发生机制将有利于预防性治疗方法的探索。许多证据表明,细胞代谢重编程是肿瘤发生的驱动力。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Otto Warburg发现肿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遗传易感性、肠道菌群以及免疫系统异常与CD的发生机制相关。淋巴管异常是CD常见的病理表现,也是CD粘膜水肿及肠道炎症的重要机制,研究发现淋巴管密度降低可能与CD患者术后复发相关,动物实验通过促进淋巴管增生能够改善小鼠的肠道炎症,提示促进淋巴管功能可能是CD治疗的一个新方向。CD的肠系膜脂肪组织肥厚是CD
足细胞损伤是肾脏疾病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足细胞是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附于肾小球基底膜表面,是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重要组成,它功能多样、结构复杂,是一种终末分化细胞。足细胞在维护肾小球滤过屏障完整性、蛋白尿形成和肾小球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感染、免疫、代谢及环境毒素均能导致足细胞损伤,引发肾脏疾病。microRNA(miRNA)是一类小的(~21 个核苷酸)非编码RAN,可以在转录后水平抑制或
第二章(第一节)雌激素是否通过促进自噬途径减缓去卵巢大鼠椎间盘退变?目的:本研究将对雌激素是否通过调控椎间盘组织的自噬水平来减缓椎间盘退变。方法:选取6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对照组(OVX组)、雌激素组(OVX+E组)和自噬抑制组(OVX+E+3-MA组),每组15只,除A组大鼠行假手术外,B、C、D组均行卵巢切除术。对分组后的大鼠注射不同药物。A、B组皮下注射
腹腔暴露在临床上很常见,以腹部外科开腹手术术中的腹腔暴露最为常见。众所周知,腹腔暴露可能会导致机体的应激反应和器官功能损伤。但是,腹腔暴露具体会引起怎样的损伤,目前尚缺乏相关研究,也常常被大家所忽视。研究显示,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的原因可能与腹腔镜手术引起的组织损伤小、炎症反应轻、出血少等优势有关。但是,仅仅应用这些优势来解释这一现象并不充分。众所周知,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一个重要区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主要表现为肠道大量CD4+T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以及肠道屏障功能损伤的节段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到目前为止仍不清楚,目前的观点认为其发病主要与基因、遗传、环境、肠道微生物和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相关。近期的研究认为,克罗恩病主要是一种由黏膜固有层Th1型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介导的慢性肠道炎症。虽然TNF-α单抗的问世对CD的治疗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