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52单抗对克罗恩病模型小鼠治疗机制的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C9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主要表现为肠道大量CD4+T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以及肠道屏障功能损伤的节段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到目前为止仍不清楚,目前的观点认为其发病主要与基因、遗传、环境、肠道微生物和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相关。近期的研究认为,克罗恩病主要是一种由黏膜固有层Th1型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介导的慢性肠道炎症。虽然TNF-α单抗的问世对CD的治疗是一项重大突破,但是约有1/3患者对TNF-α单抗无反应性,还有部分患者由于反复使用出现耐药。此外,反复使用TNF-α单抗会增加CD患者严重感染和淋巴瘤的发生率。总之,对于TNF-α单抗治疗无效或者不能使用者,需要寻求新的生物制剂来替代。然而目前临床上针对单个致炎因子的单抗(IFN γ和IL-17A的单抗)治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因此,针对T细胞亚型的单抗(而不是针对单个细胞因子)可能对IBD有更好的治疗作用。CD52是一种主要表达于成熟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其在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达很少。阿伦珠单抗(Campath-1H),是一种人源化的 CD52 单克隆抗体(CD52 monoclonal antibody,CD52 mAb),能通过CDC,ADCC和促凋亡等多种途径发挥免疫相关细胞杀伤作用,引起适应性免疫的持久性改变,特别是对CD4+T细胞有持久的抑制作用。目前阿伦珠单抗已临床应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疾病的治疗和器官移植。最近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也有较好的疗效。我们先前的研究发现,每周1次、连续2周使用20mg鼠源化的CD52mAb腹腔注射能够改善IL-10敲除小鼠的病理学评分,但具体的免疫学机制并不十分清楚。目前,IBD发病分子机制的研究主要通过转基因、基因敲除和化学药物诱导的小鼠模型进行。尽管小鼠模型不能够完全模仿人类疾病,IL-10基因敲除小鼠与人类CD有许多相似的特征。IL-10能够调控Th1和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促进免疫平衡。在肠道内容物包括致病菌、毒素和抗原物质的刺激下,IL-10缺乏小鼠因机体的异常免疫反应在SPF环境下发生自发性结肠炎。因此,本课题使用目前成熟的IL-10基因敲除小鼠作为CD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点给予鼠源化的CD52单抗对CD4+T细胞的清除效果,根据CD4+T出现恢复性增长前的时间点观察鼠源化CD52单抗作用于靶器官造成的病理改变,相关炎性因子及调节因子水平的变化,外周血、免疫器官及肠道固有层CD4+T淋巴细胞的清除情况和迁移情况,CD4+T细胞的分化情况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旨在探讨应用鼠源化的CD52单抗对CD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相关机制,为今后在临床应用CD52单抗治疗CD提供理论依据。全文共分两个大部分,共三个研究:第一部分研究一 CD52单抗对CD模型小鼠黏膜CD4+T淋巴细胞的清除作用及其分化影响的机制目的:本研究观察鼠源化CD52单抗对CD模型小鼠黏膜CD4+T淋巴细胞的清除作用及其分化影响的机制。方法:16周龄SPF级C57BL/6 IL-10敲除(IL-10 KO)小鼠随机分为两组:IL-10 KO组和CD52单抗组(CD52mAb组),而C57BL/6野生型小鼠为WT组,CD52mAb组给予腹腔注射20μg鼠源化的CD52单抗,给药后一周再次予以相同量的单抗进行强化治疗,IL-10 KO组及WT组给予相同量的IgG予以腹腔注射。末次给药后每周取一次外周血,连续6周,观察CD52mAb对CD4细胞的清除作用,得出恢复性增长时间点,观察CD4细胞出现明显恢复性增长前结肠CD4+T淋巴细胞的改变及其分化的趋势。结果:IL-10 KO小鼠给予CD52mAb治疗后能够保持连续4周的低淋巴细胞水平。与IL-10 KO组相比,CD52mAb治疗后4周小鼠外周血、脾脏和黏膜固有层的CD4+T细胞水平显著降低(P<0.05)。此外,黏膜固有层CD4+CD8a+T细胞,IL-17,IFN-γ和IL-12/23 p40水平也显著下降(P<0.05)。促进CD4+T细胞向Th1和Th17分化的pSTAT4、pSTAT3和IL-21水平在CD52mAb治疗后也显著下降(P<0.05)。结论:CD52mAb对CD模型小鼠的治疗机制与CD4+T淋巴细胞的清除、抑制CD4+T淋巴细胞向Th1和Th17的分化,减少黏膜炎症因子的产生相关。研究二 CD52单抗对CD模型小鼠肠道淋巴细胞迁移的影响目的:观察鼠源化CD52单抗对CD模型小鼠肠道淋巴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16周龄SPF级C57BL/6 IL-10敲除(IL-10 KO)小鼠随机分为两组:IL-10 KO组和CD52单抗组(CD52mAb组),而C57BL/6野生型小鼠为WT组,CD52mAb组给予腹腔注射20μg鼠源化的CD52单抗,给药后一周再次予以相同量的单抗进行强化治疗,IL-10 KO组及WT组给予相同量的IgG予以腹腔注射。予以CD52mAb治疗后4周对结肠淋巴归巢的影响及其作用的相关机制。结果:与 IL-10 KO 组相比,CD52mAb 治疗后 4 周 ICAM-1、MAdCAM-1 和 TNF-α相对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产生TNF-α的黏膜固有层CD11b+F4/80+巨噬细胞比例也显著降低(P<0.05),但黏膜固有层和脾脏F4/80+总的巨噬细胞比例以及脾脏CD11b+F4/80+巨噬细胞比例虽然有一定的下降,但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D52mAb对CD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与抑制淋巴细胞向结肠黏膜固有层的迁移密切相关;此外,抑制巨噬细胞向具有促炎作用的CD11b+F4/80+巨噬细胞分化也可能是CD52单抗治疗的重要机制。第二部分CD52单抗对CD模型小鼠结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目的:观察鼠源化CD52单抗对CD模型小鼠结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16周龄SPF级C57BL/6 IL-10敲除(IL-10 KO)小鼠随机分为两组:IL-10 KO组和CD52单抗组(CD52mAb组),而C57BL/6野生型小鼠为WT组,CD52mAb组给予腹腔注射20μg鼠源化的CD52单抗,给药后一周再次予以相同量的单抗进行强化治疗,IL-10 KO组及WT组给予相同量的非特异性IgG予以腹腔注射。观察CD52单抗治疗4周后对CD模型小鼠结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结果:与IL-10 KO组相比,CD52mAb治疗显著改善IL-10 KO小鼠的结肠炎症状和肠道通透性(P<0.05)。CD52mAb治疗还能改善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的表达和分布,并改善紧密连接的形态学。CD52 mAb治疗还能够有效抑制肠道上皮细胞凋亡、减少TNF-α和TNFR2的mRNA表达量、减少上皮的长链MLCK和磷酸化的MLC蛋白水平(P<0.05)。结论:CD52mAb治疗能够改善IL-10敲除小鼠肠黏膜屏障,其机制与抑制TNF-α/TNFR2调控的上皮细胞凋亡及改善MLCK依赖的紧密连接通透性相关。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镁基金属具有可降解性,接近人体骨组织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势,有望成为新一代骨组织修复生物医用材料。然而镁在生理溶液中不耐腐蚀,其过快的降解速率会导致力学性能的快速衰减,同时伴随降解微环境中pH值升高,镁离子和氢气大量释放。上述因素不利于骨组织的修复,加大手术失败的风险,限制了镁基金属在临床的应用。此外,大量的动物实验已经表明镁可以有效促进周围新生骨再生,但是作为降解产物之一的镁
山姆·谢泼德(1943-)于20世纪60年代在外外百老汇崭露头角,创作的戏剧作品题材广泛、风格独特,为美国戏剧注入了新鲜活力。作为流行文化蓬勃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谢泼德在创作中融入大量视觉要素。不少批评者注意到了其戏剧强烈的视觉震撼力以及剧中丰富的视觉意象,少数涉及对图像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图像与真实之间关系的探讨,忽视了图像的复杂性以及图像对于推进剧情发展和呈现人物生存状态的意义。然而,对图像的运
研究背景:免疫炎症反应贯穿了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是卒中进展、卒中后脑损伤及脑功能修复的重要调控因素。CD8+T细胞可通过细胞毒性作用杀伤靶细胞,在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缺血性卒中后,CD8+T细胞可越过破坏的血脑屏障浸润至脑实质内并加重脑损伤,但其作用的具体机制仍不明确。FasL表达于CD8+T细胞表面,在外周,CD8+T细胞可通过FasL使靶细胞发生凋亡,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背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是一类具有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疾病,其最常见的病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幸存的患者中约有50%遗留有永久性神经功能损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尽管随着手术和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发展,SAH患者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其遗留的神经功能损害未能得到改善。SAH后颅内压升高,脑灌注压降低,脑血流量减少,给脑组织带来第一波损伤性打击;
恶性肿瘤是人类第二大“疾病杀手”,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是45-64岁人群的主要死因。其中口腔鳞癌是世界第八大恶性肿瘤,在中国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尽管手术、放疗、化疗和生物治疗等治疗手段不断进步,口腔鳞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50%-60%左右。为了提高口腔鳞癌患者的生存率,急需进一步揭示口腔鳞癌发生发展的机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发展依赖于肿瘤和肿瘤微环境的相互作用。
肝癌是世界范围内癌症所致死亡的第二大因素。肝细胞癌(HCC)是肝癌的主要形式,由环境致癌物,肝炎病毒,酒精和肥胖等危险因素共同造成。尽管靶向治疗已取得巨大进步并显著提高肿瘤存活率,但是由于肿瘤细胞的不稳定性和异质性,目前疗法的长期预后仍然很差。因此,阐明肝细胞癌的发生机制将有利于预防性治疗方法的探索。许多证据表明,细胞代谢重编程是肿瘤发生的驱动力。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Otto Warburg发现肿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遗传易感性、肠道菌群以及免疫系统异常与CD的发生机制相关。淋巴管异常是CD常见的病理表现,也是CD粘膜水肿及肠道炎症的重要机制,研究发现淋巴管密度降低可能与CD患者术后复发相关,动物实验通过促进淋巴管增生能够改善小鼠的肠道炎症,提示促进淋巴管功能可能是CD治疗的一个新方向。CD的肠系膜脂肪组织肥厚是CD
足细胞损伤是肾脏疾病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足细胞是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附于肾小球基底膜表面,是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重要组成,它功能多样、结构复杂,是一种终末分化细胞。足细胞在维护肾小球滤过屏障完整性、蛋白尿形成和肾小球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感染、免疫、代谢及环境毒素均能导致足细胞损伤,引发肾脏疾病。microRNA(miRNA)是一类小的(~21 个核苷酸)非编码RAN,可以在转录后水平抑制或
第二章(第一节)雌激素是否通过促进自噬途径减缓去卵巢大鼠椎间盘退变?目的:本研究将对雌激素是否通过调控椎间盘组织的自噬水平来减缓椎间盘退变。方法:选取6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对照组(OVX组)、雌激素组(OVX+E组)和自噬抑制组(OVX+E+3-MA组),每组15只,除A组大鼠行假手术外,B、C、D组均行卵巢切除术。对分组后的大鼠注射不同药物。A、B组皮下注射
腹腔暴露在临床上很常见,以腹部外科开腹手术术中的腹腔暴露最为常见。众所周知,腹腔暴露可能会导致机体的应激反应和器官功能损伤。但是,腹腔暴露具体会引起怎样的损伤,目前尚缺乏相关研究,也常常被大家所忽视。研究显示,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的原因可能与腹腔镜手术引起的组织损伤小、炎症反应轻、出血少等优势有关。但是,仅仅应用这些优势来解释这一现象并不充分。众所周知,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一个重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