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新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i123zj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要跟上时代的变化,培养时代新人。2003年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地理校内外课程资源,注重地理课程资源的积累和更新”的课程要求,2017年版新课标提出“构建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的教育理念。传统的地理课程资源不再很好地满足育人需求,地理教学不应只关注书本上的素材,要对生活中可利用的地理素材予以关注。时事新闻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能够给地理课程资源输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应用至教学中可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并能使学生通过分析时事新闻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地理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中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了解国内外时事新闻应用的研究现状,明确时事新闻的定义,归纳时事新闻的特点,梳理时事新闻应用的心理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分析高中学生对地理教学中时事新闻的应用的感受及高中地理教师对时事新闻的认知和使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探究时事新闻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教学实践的有效对策。最后采用案例分析法,选择具体的时事新闻分析其中的地理教学资源并进行教学案例设计,以期给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案例参考。本研究旨在理清时事新闻与地理学科之间的关系,探索时事新闻对地理教学的价值,更新教师的课程资源观,提升将校外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利用的意识与能力,让学生掌握对日常生活有用的地理,基于地理的视角观察、分析并解决问题。综上,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时事新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顺应地理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时代育人要求。地理教育越来越注重生活化、实用性,时事新闻的特点与地理学科需求相契合,有助于立足核心素养的培养,育时代新人。(2)时事新闻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应用中学生层面和教师层面都存在着可改进的地方。学生获取时事新闻受限导致对时事新闻的关注程度低,联系时事新闻与地理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不足;教师对时事新闻关注程度不高且未在教学中充分应用,教师应用时事新闻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是缺乏经验和能力。(3)时事新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需要借助于多方面策略的贯彻实施。教师应当深化学习教育理论并主动关注时事新闻,通过网络、电子及纸质媒体获取时事新闻,依据相关性、相近性、育人性的原则对时事新闻进行仔细筛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对时事新闻进行分类整合,在新课导引、课中讲授、小结巩固、练习提高环节都积极应用,并不断总结交流经验,优化教学实践。另外,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探索素材,促进教育共鸣。
其他文献
21世纪信息时代对科学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科学知识的增加与有限课程时间之间的矛盾,以及课堂教学知识内容多而深的现状,使大量孤立、碎片化的事实性知识留在学生的头脑中。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物理学科更是如此。国际科学教育领域提出了以“少而精”的知识来应对上述问题,即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教学,用“学习进阶”作为教
学位
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随之而来的是教育目标的改变,对于数学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要注重数学思想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函数思想贯穿数学学习的始终。就初中数学而言,函数是教学进程的主线之一,是初中数学课程的关键内容,是学生认为最难理解的知识之一,也是中考命题的重难点和热点。因此,对初中生应用函数思想解决问题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具有一定意义。经过对文献阅读和整理发现,
学位
2017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对“物理观念”的要求,突出了物理概念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建构正确的物理概念对学生理解物理现象、掌握物理规律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对物理概念产生误解,形成迷思概念。已有迷思概念会为新概念的学习带来较大的阻碍。为了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物理概念,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迷思概念,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来转变学生的迷思概念。
学位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要培养学生物理建模的意识,将物理模型建构能力列入“科学思维”的要素,物理模型建构教学往往存在模型描述模糊、模型构建不清楚、不直观等问题,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融入课堂,GeoGebra软件具备“形象化”、“动态化”、“可视化”的特点,其丰富的图像绘制功能恰好满足物理模型建构的需要,因此,讨论基于GeoGebra软件的物理模型建
学位
时政素材作为一种课堂资源,具有时效性、多样性、实践性、生活性和导向性的特点。近年来,时政素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时政素材,不仅符合培养社会接班人的要求,而且满足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同时有助于不断更新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资源库,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自身素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进行全面发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应试技巧,还在很大程
学位
现行高考体制下高中生问题解决能力在物理教学实施中未得到足够全面的培养,导致的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发展不完善。本文基于元认知理论、认知负荷理论、情景认知理论等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提出通过教学引导使高中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来提高其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整个研究过程可分为三个子过程,首先综合使用深度学习自填式问卷调查,问题解决能力测试、个别访谈等调查手段对高中生深度学习现状、问题解决能力现状进行评测。然
学位
“问题研究”专栏是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教材中的一大模块,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也是地理教学的重难点。“问题研究”专栏以简短的材料、探究式的问题呈现,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地理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同时,“问题研究”专栏的教学对新课程改革精神的贯彻,新课程改革成果的展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对“问题研究”专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研究十分必要。本研究在搜集整理“问题研究”专栏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已发表文献的
学位
跨期决策作为日常决策类型之一,不仅影响个人的幸福感生活,也会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作为跨期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自我控制在个体进行延迟选择时起着重大作用,而特质希望感和状态希望感作为希望感的两种形式共同影响着个体决策。因此,本研究基于希望理论,自我控制资源理论等理论,设计2项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行为实验法相结合的方式分析特质/状态希望感和自我控制对跨期决策的影响,以期为大
学位
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课建设的意义重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增强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为满足新要求,需要对高中思想政治课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进行必要补充。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角色扮演法既顺应了教育改革的背景也符合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要
学位
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现状下,传统学校内的书本知识已不能满足当代中学生的学习需求,更不能满足社会对未来人才的发展需要。近年来多部门陆续出台了推动研学旅行发展的相关政策,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确定多个研学旅行试点城市及示范基地,这也推动了研学课程开发和实践。地理作为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学科,具备开展研学课程的优势,在新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更是将研学旅行作为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因此,目前在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