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女性生殖健康疾病已成为国际性关注的女性健康指标,其中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diseases,PFD)的防治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PFD疾病已成为是一种常见而未被充分认识的疾病,尤其是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PFD疾病相关的因素涉及多方面,内部因素如先天性遗传、种族、发育等,外在因素如营养、肥胖、疾病、生活习惯、损伤(生育、盆腔手术)和衰老等。PFD多数情况是盆底组织受到损伤出现病理变化时,盆腔脏器乃至相应器官的生理状态及功能发生病理改变,盆腔脏器(下尿路、生殖道、下消化道等)继而出现功能障碍,患者出现一系列临床有关症状,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以及同时伴发的性障碍(Sexual Dysfunction,SD)、慢性盆腔疼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和排尿排便异常等,常见于中老年妇女。近年来,PFD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发病率亦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中老年女性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为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并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和卫生问题[1]。 大多数情况下,PFD可看着为一个慢性损伤的过程,目前还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也不能完全治愈[2]。有调查显示[3],女性PFD的发病率为男性的2-4倍,而压力性尿失禁几乎只发生于女性,因而多考虑与女性独立地经历一段时间的妊娠和分娩有关。女性盆底解剖结构复杂,是由封闭骨盆出口的多层肌肉及筋膜组成,有尿道、阴道和直肠贯穿其中,包括骨骼、肌肉、韧带、生殖器官、神经、血管等;骨盆内的骨骼、肌肉、韧带和器官对维持正常的盆底功能至关重要[4-5]。为更好判断盆底损伤情况,1992年Delancy[6]等提出阴道支持结构的纵向三个水平。第一水平指子宫主韧带和宫骶韧带复合体,即盆腔器官的上端支持,是最强韧的支持结构;第二水平指阴道旁侧支持结构,即肛提肌、膀胱阴道筋膜及直肠阴道筋膜;第三水平指远端支持系统,即会阴体及肛门括约肌。三个水平通过盆内筋膜相关联,但作用又可相互独立。盆腔器官脱垂在临床上表现主要可分为前盆腔脱垂、中盆腔脱垂和后盆腔脱垂。前盆腔脱垂主要是指阴道前壁下移、膀胱颈或膀胱膨出的前缘,常用于定量判断阴道前壁的下移;宫颈或道格拉斯窝用于定量判断中盆腔的下移;直肠壶腹的最尾侧或直肠膨出内容物的前缘用于定量判断后盆腔的下移[4]。盆腔器官脱垂作为妇科临床较常见的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33.8%的妇女存在阴道前壁的下移[7],其中绝大部分为膀胱膨出的患者;严重的盆腔器官脱垂,特别是前盆腔中的阴道前壁膨出可使正常的尿道发生折叠,进而影响膀胱的排空功能。调查显示,妊娠及阴道分娩所造成的盆底损伤是产后盆腔器官脱垂的主要因素之一[8-9]。经会阴二维及三维超声的广泛应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其优点是无创、客观、经济、实时且易被患者接受,能实时观察盆腔各器官移动情况,以及评估盆腔各器官的损伤情况,在盆腔器官功能障碍性疾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本研究采用经会阴超声检查,观察分析选择性剖宫产术与阴道分娩术后产妇早期盆底解剖结构和支持功能的改变及所产生的近期影响,评价经会阴超声在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评估产后盆底功能及为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目的: 本研究运用经会阴超声检查,探讨选择性剖宫产与阴道分娩产后产妇早期盆底解剖结构和支持功能的改变以及所产生的近期影响,评价经会阴超声在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评估盆底功能,早期发现产后PFD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 1.选取150例女性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未生育妇女50例列为对照组,将2013年5至2013年7月在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分娩的产妇100例列为研究组。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将研究组再分为选择性剖宫产组50例和经阴道分娩组50例,两组产妇分别于产后3个月及6个月进行随访,分别进行妇科盆底检查及经会阴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 2.使用GE公司Voluson730的腹部容积探头或 PHILIPS公司HD15的腔内容积探头,经会阴对受检者进行检查,并进行各项数据测量。分别在静息状态下、最大Valsalva动作时及最大缩肛动作时,进行如下数据的测量:前盆腔内容:膀胱颈距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Bladder neck Symphyseal Distance,BSD)、膀胱颈下降距离(Bladder Neck Descent,BND)、膀胱尿道后角(Posterior Urethrovesical Angle,PUA);中盆腔内容:宫颈外口距耻骨联合下缘距离;后盆腔内容:直肠壶腹部膨出的高度、肛提肌裂孔的前后径(Levator Hiatus Antero Posterior Diameter,LHAP)、肛提肌裂孔的左右径(Levator Hiatus Left to Right Diameter,LHLR)、肛提肌裂孔的面积(Hiatus Area of Urogenital,HA)。并将所测量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参数的统计学差异。 结果 1.产后3个月及6个月时经会阴二维超声检查显示:静息状态下及最大Valsalva动作时,在BSD及PUA上,各组间的各项测量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前盆腔BND上,研究组较对照组增大,各组间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经会阴二维超声检查显示:选择性剖宫产及经阴道分娩均可引起盆腔器官的脱垂,在产后3个月的POP发生率上,选择性剖宫产组16.00%(10/50)较经阴道分娩组的22.00%(14/50)低;在产后6个月的POP发生率上,选择性剖宫产组14.00%(7/50)较经阴道分娩组的20.00%(10/50)低,两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显示:在静息状态下及最大Valsalva动作时,对照组与研究组的数值中LHAP、LHLR、H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性剖宫产组与经阴道分娩组的数值中LHAP、LHLR、H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最大缩肛动作时,对照组和病例各组数值中LHAP、LHLR、HA的差异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经会阴二维及三维超声对研究组组间的多项数据如BND、盆腔器官总脱垂率、在平静状态下HA、最大缩肛运动时HA、最大Valsalva动作时HA等差异性比较表明:选择性剖宫产组及经阴道分娩组在产后3个月与产后6个月的多数指标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在最大Valsalva动作时,研究组相关参数(BND、POP)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研究组之间的比较也存在差异;平静状态下、最大Valsalva动作时及最大缩肛运动时,研究组的相关参数(LHAP、LHLR、HA)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在最大缩肛运动时,研究组之间的比较也存在差异。这些数据的统计学意义提示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相对来说,选择性剖宫产较阴道分娩对盆底结构的影响较小。 2.经会阴二维超声检查可观察盆底器官的运动,能有效评估盆腔器官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经会阴三维超声可有效显示肛提肌裂孔,并评估肛提肌的受损情况;两种方法结合可更全面检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3.经会阴二维及三维超声对研究组组间多项数据对比表明:选择性剖宫产术组在产后3个月及产后6个月的多数指标测值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阴道分娩组在产后3个月及产后6个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盆底结构在产后三个月前已基本恢复,因此,产后具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趋势的产妇的盆底康复治疗应尽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