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an_cu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是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节社会再分配、协调地区经济均衡发展均具有重要作用。一直以来,我国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较,经济总量水平低、增长速度缓慢,投资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生产效率低下,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较低,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质量、效率也较低。这些方面既是欠发达地区落后的外在表现,又是造成落后的原因,也是严重影响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的障碍。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极为重要。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地区发展问题始终是一个十分重大的议题,中国正在积极打造国际化的大都市,如北京、上海,而许多地区的经济仍然十分落后。我国的欠发达地区人口多,面积广,又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这个地区的经济能否尽快发展、人民能否尽快富裕,直接关系到民族团结和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具体而言,加快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有利于进一步减轻社会成员的生活负担。如果政府加大履行其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把社会成员从自我供给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就会大大减轻社会成员的负担,使欠发达地区的社会成员把更多的资源用于结构调整,提高自身收入;其次是刺激有效需求,整个欠发达地区的有效需求的增长对全国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财政分权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我的观点和对策。本文的主要框架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开宗明义,阐述了选题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从以下四个方面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农村公共产品的研究动态:对于农村公共产品理论的研究、对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方面的研究、对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创新研究、从其它角度研究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以及提出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和可能的创新。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理论,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分析,对接下来的研究打下基础。首先,介绍了公共产品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公共产品的定义、特征和分类,并且提出了该由谁来供给公共产品的问题,接下来介绍了公共选择理论和财政分权理论对于这一问题的分析;其次,分析了地方公共产品的需求与有效供给。通过将公共产品进行层次划分,提出了地方产品的概念:在地方层次上被消费者共同的且平等的消费的产品。进而分析了地方公共产品应当由地方政府提供是适当和有效的,并且对于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量作出了计量分析。在对地方产品进行分析之后,本文对农村公共产品的特殊性及其供给模式作出了分析。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以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首先,根据《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6》,按照联合国开发署的人类发展指标,将我国省市分为三个部分:发达地区、中等发展水平地区、欠发达地区。并且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存在着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基础设施落后、投资环境差、地方政府行政效率低下、科技竞争力弱和人才外流问题严重等问题;其次,文章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供给结构失衡,而引起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财力薄弱、供给的民主决策机制不健全、筹资机制不合理以及欠发达地区农村公民的非理性。文章的最后一部份是实现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对策探讨。在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应当强化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制度建设,这之中包括了建立和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机制、供给决策机制、筹资制度、收费制度。除此之外,应当采取一些相应的配套措施,如地方行政体制的改革与建设、地方财政体制的改革与建设以及制定扶持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在以往的农村公共产品问题的研究中,主要是针对全国范围内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或模式进行研究,本文将研究界定在欠发达地区,从农村公共产品实际需求的角度入手,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总量不足、结构不平衡进行了详细阐述,在对实现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对策探讨中,除了探讨必要的制度建设之外,还谈到了应当采取必要的配套措施:地方行政体制的改革、财政体制的改革以及扶持农村社会发展的政策选择。以上这些,都是本文的创新之处。本文采用跨学科的方法进行分析,运用了财政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农业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理论知识,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地位和作用、政府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必要性、如何对农村公共产品进行有效供给等问题进行研究。本文还利用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分析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公共产品,以及比较城市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来认识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从而研究相关解决措施。希望可以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研究起到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其资源保有量丰富但人均占有紧缺,人地矛盾引发了“三农问题”、“城乡二元经济”、“民工潮”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农地数量有限且
全面深入地认识耕地生态因子的空间结构及其分布规律及其在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协同效应是解决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前提和基础。针对镇域农田的分异性管理而言,土
目的探讨微信个案管理对社区糖调节受损患者生活方式改变及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11月在镇江市3个社区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为糖调节受损的89例患者作为研究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当前,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农业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我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不断推进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高度重视新农村的建设,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从农业基础地位、农业合作化、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农村的医疗卫生
<正>今年是中越建交60周年。8月25日的广西凭祥友谊关前,中越青年大联欢活动仪式正式启动。中越两国官员共同推动时光轴,时光轴的指针从1950缓缓指向2010,寓意中越建交已走过
安顺市探索出邀请典型上讲堂、开设实训大课堂、组织干部返学堂、跟踪评议问实效&#39;三堂一评&#39;的村干部管理教育模式,有效提高了村干部的能力和素质。&#39;村庄要发展,
农地流转是实现农地规模化与集约化经营的前提,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细碎化及撂荒、闲置的有效途径,对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及农民增收与农村经济发展
贫困,严重困扰着人类社会,已成为当前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普遍而又十分紧迫的问题。在我国,贫困现象的存在已成为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在少数民族地区这个问题显得
烟台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至今,经历了萌芽、起步、规范、深化四个阶段。逐渐形成了以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为主要类型,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