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思想认识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f274617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当前,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农业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我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不断推进的新形势下,由于土地供给不足等原因导致的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增收、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党和政府与时俱进,出台了大量法规和政策促进土地的流转、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其成效显著:土地流转规模明显增大、速度明显加快。但是,在土地流转大规模展开的同时,由于我国正式放开土地使用经营权流转的时间较短,相关土地制度和配套政策不完善,出现了诸多制约土地流转的因素。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促进土地合理、合法、有序、健康的流转,这是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同时也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取得了很大突破,但由于思想认识障碍、土地产权障碍、调控机制障碍、法治建设障碍、土地市场发育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的土地流转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土地所有权模糊、土地法律政策不够完善、土地流转的机制不健全、土地流转收益分配制度不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成本高、土地承包期限不稳定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科学界定农村土地产权主体、完善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培育和发展土地市场、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合理分配流转收益、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等措施,才能促使农村土地顺利流转,才能为我国的农村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是特殊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为顺应特殊教育人才发展需要,走"医教结合"的发展模式已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学校特殊教育专业开拓创新,改革教育教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农业尤其是农村经济、农业资源环境和农村社会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和优先领域。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以不破坏农业
中国古代文学史就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现象、文学流派和文学作品的一部文学发展历史,通观审视中国古代文学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一个动观过程。由罗宗强和陈洪主编的《中国古代文
语篇理解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语篇理解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理论,主要重视知识的表征和知识在记忆中的建构过程.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
对生与死的价值判断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在人的生命的延续过程中 ,体育提升“活”的品质 ,宗教缓解“死”的恐惧 ,二者构成矛盾的统一体 ,与人类的文明和进步紧密地交织在
山东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相当大的比重,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完善,农村老年人口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传统家庭养老的
退耕还林工程自1999年启动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改善了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使局部地区地貌恢复了原本的绿色状态;改变了土地利用与农业产业结构,使广大西部地区人民的生产生
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其资源保有量丰富但人均占有紧缺,人地矛盾引发了“三农问题”、“城乡二元经济”、“民工潮”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农地数量有限且
全面深入地认识耕地生态因子的空间结构及其分布规律及其在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协同效应是解决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前提和基础。针对镇域农田的分异性管理而言,土
目的探讨微信个案管理对社区糖调节受损患者生活方式改变及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11月在镇江市3个社区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为糖调节受损的89例患者作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