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颌关节弥漫型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及发病机制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mco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回顾分析颞下颌关节弥漫型腱鞘巨细胞瘤(Diffuse tenosynovial giant celltumor,D-TSGCT)的临床、影像、组织病理学特点以及治疗方法等,为D-TSGCT的诊断和治疗预后提供参考。2.通过研究D-TSGCT中骨破坏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肿瘤中CD14阳性(CD14+)和CD14阴性(CD14-)细胞的不同特点,初步探讨D-TSGCT骨破坏的相关机制。3.研究含软骨样成分的D-TSGCT的组织病理学及影像学表现,并探究软骨样成分的来源以及D-TSGCT中CD14-细胞是否具有干细胞特性。材料与方法:1.选取2008年3月至2021年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D-TSGCT或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共33例。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并讨论颞下颌关节D-TSGCT的年龄分布、性别比例、发病部位、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治疗方式等;通过免疫组化实验,分析D-TSGCT中CD68、Ki67以及CD31的表达情况。2.通过RT-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等方法,分析D-TSGCT肿瘤组织中RANKL、RANK、M-CSF、MMP9等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磁珠分选,对D-TSGCT中的CD14+和CD14-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分析不同种类的细胞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破骨细胞诱导实验、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验证CD14-细胞与CD14+细胞对破骨细胞形成的不同作用。3.通过HE染色及免疫组化实验,分析D-TSGCT中软骨样成分的特点;通过流式细胞学分析CD14-细胞中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情况;通过成骨、成软骨、成脂诱导实验,分析D-TSGCT中CD14-细胞是否具有干细胞特性。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颞下颌关节区D-TSGCT患者33例。男女比例约为1:1.2。左侧12例,右侧21例。发病年龄为24-62岁,中位年龄为47岁。临床症状为耳前区肿物或肿胀,可伴有疼痛或无痛,下颌运动障碍等。15.2%有听力下降表现。CT主要表现为颞下颌关节周围边界不清的软组织肿物,93.9%伴有关节骨质的破坏,48.5%伴有颅底骨质破坏。增强CT显示88%的病变伴有强化。在MRI的T1WI像、T2WI像均可见比例不等的低信号影像,或以低信号影像为主的混杂信号影像。D-TSGCT的大体标本呈棕褐色,实性,质脆。镜下可见肿瘤由大片单核细胞、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泡沫细胞及炎细胞等组成。所有患者均接受开放性手术治疗。10例患者接受术后辅助放疗。随访2个月-13年,5例患者复发。复发的患者平均Ki67指数为9%,未复发患者为6%,复发患者的Ki67指数高于未复发者(P<0.05)。2.颞下颌关节D-TSGCT中与破骨细胞形成及基质降解相关的M-CSF、RANKL、RANK和MMP9基因及蛋白均呈明显高表达。其中CD14-细胞高表达M-CSF,能够促进多核巨细胞的形成,以及CD14+细胞的侵袭和迁移;CD14+细胞能够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且高表达MMP9,具有一定的基质降解能力。3.在33例肿瘤中有15例显微镜下可见软骨样成份,软骨样成分占的比例和表现不完全相同,可呈透明软骨样、软骨内骨化、蕾丝状钙化等表现,呈局灶性散在分布或成片状分布。3例D-TSGCT伴发SC的病例与其余病例相比,软骨样成分明显增多,可见较多软骨结节及游离体。部分D-TSGCTCD14-细胞表达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90、CD105、CD73,且在特定培养条件下,可向成软骨细胞、成骨细胞、成脂细胞分化,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特点。结论:1.发生在颞下颌关节的D-TSGCT,临床表现具有非特异性。临床上易被误诊为腮腺肿物、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及其他颞下颌关节区的良、恶性肿瘤等。D-TSGCT具有局部侵袭性,易侵犯周围骨质,与周围肌肉等软组织边界不清。目前主要治疗方式为开放性手术,对于范围广泛或者侵犯颅底的病例,可采取术后辅助低剂量放疗以降低复发率。2.颞下颌关节D-TSGCT易破坏周围骨质,颅底骨质破坏可达48.5%。其骨破坏机制可能与RANKL、RANK、M-CSF、MMP9等表达增高有关。肿瘤中的CD14-细胞能促进破骨细胞形成,且有增殖能力,可能是真正的肿瘤细胞;CD14+细胞有降解基质的能力,并且可能是破骨细胞的前体细胞。两种细胞相互作用,共同促进骨质破坏。3.含有软骨样成分的D-TSGCT在颞下颌关节较为常见,组织学上需与软骨母细胞瘤、滑膜软骨瘤病等鉴别。肿瘤组织中的CD14-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特点,可能与软骨样成分的产生有关。
其他文献
在制造系统中,科学合理的资源调度方案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传统单一品种大批量的制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兴起,制造企业开始对制造车间的设备不断升级,制造自动化的程度大幅提高,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在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定制生产的组织方式下,如何进行生产资源的优化调度,实现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制造企业,特别是离散型制造企业践行智能制造,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
随着科技的发展,微流控技术已逐渐成为科研工作者研究生物、医药、化学等领域中不可取代的技术手段。由于数值仿真技术及相关理论地成熟,人们能够通过理论手段分析预测微流控器件中流场的分布及变化,从而实现高质量器件设计、高性能实践操作并可以实现高层次的实验应用。PDMS材料在微流控领域的应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微流控技术的发展。利用PDMS材料,人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制备低成本的PDMS薄膜,并大量应用于微流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镍的需求不断增加。含镍品位较高的硫化镍矿日益枯竭,有效开发利用红土镍矿越来越受到重视。火法处理红土镍矿的工艺存在着能耗高、渣量大的缺点;湿法硫酸加压浸出工艺存在操作条件苛刻的问题,现有工艺存在有价组元综合利用率低的缺点。因此,开展红土镍矿高效分离、综合利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研究了红土镍矿综合利用工艺;设计了红土镍矿硫酸铵焙烧-水浸工艺流程;利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各因素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支撑产业,也是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和高污染产业,高能耗、高资源消耗、高环境负荷已成为钢铁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而铁矿粉烧结产生的烟气污染物排放种类多比重大,是钢铁工业大气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政策,单一的烧结烟气污染物末端治理很难满足烟气污染物排放要求。本文对烧结烟气污染物采取全过程协同治理,开展生物质燃料源头控制污染物研究和循环烟气烧结污
基于在安全性、轻量化和制造成本等方面的巨大优势,高强钢在汽车工业的轻量化材料中占据了最大的使用比重。采用高强度级别的材料,可以有效实现车身减重,从而降低能源消耗。目前,1500MPa级别的钢材仅能通过热冲压成形来制备。在汽车车身的应用上,热冲压成形钢的应用比例也在逐年提升。然而,就新一代热冲压成形钢而言,如何进一步提升强塑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将中锰钢的合金设计与淬火配分(Quenchin
汽车NVH是各大汽车主机厂高度关注与重点研究的领域,而风振噪声的控制控制的水平直接影响整车的NVH性能与水平,所以越来越受到各汽车主机厂和用户的重视与关注。然而,传统的风振噪声预测方法难于充分考虑车速、侧风及车窗开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模型的预测精度不高,计算效率偏低,给整车产品的风振噪声特性分析造成困难,制约了汽车风振噪声性能优化与提升的水平。因此,开展汽车风振噪声快速准确的预测模型及控制方法研
软件开发活动中,质量问题层出不穷。例如软件功能没有满足用户的需求,软件不健壮,由于低可靠性而引起的经常性失效,交付有缺陷的软件产品,需求不完整亦或概念模糊等。多数情况下,软件产品问题发生原因是质量监控人员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并且修正,包括未对设计与需求进行评审或者评审方案不具备有效性,导致开发过程中常常带着问题进入下一阶段的研发。因此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纠正问题。因而,软件质量保证是解决上述
为促进建筑业向高效、高品质和绿色化方向发展,我国正在发展装配式建筑和智能建造技术,通过技术进步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目前,我国对预制混凝土构部件的尺寸质量检测(表面平整度与外观尺寸)主要采用直尺、塞尺等人工检测手段,检测效率低、人力消耗大且含有主观测量误差等问题。目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的非接触式尺寸测量技术正逐渐受到建筑业研究人员的关注。三维激光扫描仪可以对被检测对象进行全方位扫描,获得被扫描对象
本文通过对“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这一议题的关注,以及对数字创业背景下创业者认知的角色与作用的分析,提出“在数字创业背景下的机会识别与开发中,创业者的认知过程是怎么样的,其演进的机理是什么?”的研究问题。基于此研究问题,对数字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和创业者认知的相关理论与文献进行了回顾。本文认为,现有理论与文献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针对创业者认知过程的研究较少,已有研究过多关注于创业认知研究本
含钙矿物是自然界矿物中的一大类,在建筑、冶金、医疗、农业、日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含钙矿物常常相互伴生,矿物晶格中又都含有相同的Ca2+,从而导致它们具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给含钙矿物的分选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然而,由于所含阴离子基团的不同,不同种类的含钙矿物又表现出一些独特性。含钙矿物中的白钨矿,因其在航空、国防等特种合金中的重要作用,更是含钙矿物分选的重点。本文以方解石(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