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实世界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根据基因选择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评价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0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了解本地区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吸收代谢相关基因CYP2C19、ABCB1、PON1多态性分布特点;2.探讨CYP2C19、ABCB1、PON1单个基因、基因联合效应及非遗传因素对氯吡格雷疗效的影响;3.以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出血事件为抗血小板治疗方案评价指标,比较患者抗血小板实际治疗方案与根据多基因检测结果建议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是否一致两组间的临床效果。方法:1.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期间接受行CYP2C19*2、*3、*17和ABCB1 C3435T、PON1 Q192R基因检测符合纳排标准的冠心病患者1126例,根据CYP2C19携带情况分为4种代谢表型,即超快代谢、快代谢、中间代谢及慢代谢型,根据CYP2C19*2、*3、*17、ABCB1 C3435T及PON1Q192R基因联合效应分为6个风险等级,即-1级(出血风险)、0级(正常)、1级(氯吡格雷抵抗低风险)、2级(氯吡格雷抵抗中度风险)、3级(氯吡格雷抵抗高风险)、4级(氯吡格雷抵抗极高风险)。计算各基因型、代谢表型及风险等级的比例情况了解分布特征。同时分析年龄、性别、BMI、民族、糖尿病、高血压与风险等级的关系。2.回顾性纳入使用常规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符合纳排标准的442例冠心病患者,收集人口学、临床和基因检测资料,以心血管不良事件作为疗效指标或以支架内再狭窄作为亚组疗效指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初筛变量,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3.回顾性纳入使用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符合纳排标准的601例冠心病患者,当患者使用的抗血小板治疗与基因检测建议的方案一致时归为A组;不一致时归为B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控制混杂因素,用Log-rank检验比较匹配后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来评价根据多基因检测结果选择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结果:1.CYP2C19野生型占40.76%,突变型占59.24%,超快代谢、快代谢、中间代谢、慢代谢比例分别为5.86%、40.76%、42.27%、11.10%;ABCB1野生型、突变型比例分别为32.01%、67.99%;PON1野生型、突变型比例分别为32.50%、67.50%。-1级、0级、1级、2级、3级、4级比例分别为1.08%、15.51%、30.84%、23.72%、26.78%、2.07%。各等级在不同民族间的比例存在差异,其中维吾尔族患者人群0级比例明显高于汉族,1级比例明显低于汉族。各等级与性别、年龄、BMI、高血压、糖尿病无关。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且<75岁[P<0.001,HR=2.051,95%CI(1.401,3.004)]、BMI≥24 kg/m~2[P=0.028,HR=1.449,95%CI(1.041,2.017)]、民族中维吾尔族[P=0.007,HR=1.560,95%CI(1.127,2.160)]和其他民族[P=0.040,HR=1.551,95%CI(1.021,2.357)]、吸烟[P=0.044,HR=1.425,95%CI(1.010,2.012)]、单核细胞百分比≥10%[P=0.009,HR=1.737,95%CI(1.148,2.628)]、尿酸≥428μmol/L[(P=0.049,HR=1.530,95%CI(1.002,2.337)],以及基因联合中的2级[P=0.003,HR=1.983,95%CI(1.267,3.104)]、(3级+4级)[P=0.047,HR=1.551,95%CI(1.005,2.393)]是氯吡格雷治疗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糖尿病[P=0.046,HR=2.679,95%CI(1.019,7.043)]、吸烟[P=0.007,HR=5.299,95%CI(1.584,17.726)]、支架数量≥3枚[P=0.003,HR=5.798,95%CI(1.793,18.754)]、CYP2C19慢代谢型[P=0.040,HR=5.565,95%CI(1.083,28.596)]是氯吡格雷治疗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3.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达均衡可比,A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12),且出血事件无明显差异(P=0.443);对行PCI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同样显示A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25),出血事件也无明显差异(P=0.682)。表明使用与多基因检测结果建议的方案一致的抗血小板治疗与较低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相关,且没有增加出血现象。结论:1.CYP2C19野生型占40.76%,突变型占59.24%;ABCB1野生型占32.01%、突变型占67.99%;PON1野生型占32.50%、突变型占67.50%;CYP2C19快代谢占40.76%、中间和慢代谢占53.37%;0级占15.51%,定义为有较高氯吡格雷抵抗风险的2级、3级和4级共占52.57%;各基因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样本具有群体代表性。从基因型、代谢表型及等级的占比情况看,均体现冠心病患者人群在基因和表型方面个体差异较大。2.年龄≥65且<75岁、BMI≥24 kg/m~2、民族、吸烟、单核细胞百分比≥10%、尿酸≥428μmol/L,及CYP2C19、ABCB1和PON1基因联合中的2级、(3级+4级)是治疗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吸烟、支架数量≥3枚、CYP2C19慢代谢型是治疗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3.根据CYP2C19、ABCB1及PON1基因检测结果选择抗血小板治疗与较低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关,且没有发现增加出血现象。提示根据上述多基因检测结果推荐的方案选择抗血小板治疗能使患者获益;反之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
其他文献
本实践报告是基于《中国与非洲:非洲大陆的和平与安全合作》第2、16、18章的英译汉翻译实践撰写而成。原文本主要内容为非洲当前的和平安全概况以及中非国际关系的演变,属于国际关系类文本。英汉两种语言认知上的差异导致该文本作者在构建语篇、传递信息时的角度和侧重点与汉语有所不同,这为本次翻译实践增加了难度。而语篇视点为语言之间的转换提供了思路。本报告主要探讨如何通过调整语篇视点实现源语与译语之间的信息传递
学位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高通量测序手段研究胆汁酸-肠道菌群在2型糖尿病中的交互作用,其次观察外源性补充GUDCA如何调控机体内胆汁酸-肠道菌群共代谢来影响db/db小鼠糖脂代谢。方法:1.基于UPLC-MS/MS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汁酸代谢谱进行分析,寻找差异胆汁酸。2.采用16S r RNA测序对2型糖尿病人群肠道菌群结构进行比较,寻找差异菌群,同时研究差异胆汁酸与差异菌群之间的互作关系。3.外源
学位
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处于独特地位,是稳固、健全、成熟的大国之间友好关系的典范,是维护全球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构建开放型全球经济体系的关键所在。翻译是我们两国交流的重要枢纽。口译员的工作环境复杂多变,充满了压力和挑战。不但需要掌握知识,更要关心社会发展状况,掌握实际技能。优秀的翻译能力,无疑是我们今后在社会上立足的砝码。《中国与俄罗斯:新时代合作》中俄智库高端论坛于2021年6月1日
学位
国家形象是与国家相伴而生的话题,古今中外,世界各国均重视自己的国家形象。在软权力成为各国政府和学界关注热点的今天,作为国家软权力范畴的国家形象就变得尤为重要。国家形象是多维度的,在经济问题比以往更加受关注的21世纪,国家的经济形象作为经济整体实力当中的无形资产,进而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为国际公众所重视。本文尝试从政治语言学角度,综合运用社会学家Goffman和Gamson等人的框架理
学位
2021年10月15日,笔者作为口译译员对“俄罗斯制造-2020”国际出口论坛的主论坛内容进行了模拟交替传译。论坛发言者包括俄联邦中央政府和地区行政当局、出口公司、研究机构和商业协会的负责人以及俄罗斯国内外专家等。此次论坛围绕着“第三个十年的世界经济发展方向与俄罗斯出口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此次论坛讨论的具体内容包括疫情背景下俄罗斯出口现状、当前政府的出口工作的目标和计划以及在疫情
学位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考察阿育魏实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工艺参数,并采用GC-MS法检测其成分,通过网络药理学推测其药理活性,及用体内外试验验证其对NAFLD的作用。方法:1.以料液比、浸泡时间、超声时间及蒸馏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性成分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筛选阿育魏实挥发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2.通过最佳提取方法得到阿育魏实挥发性成分,并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3.从GE
学位
目的:建立YS片中主要原料黑果腺肋花楸果质量研究方法、建立YS片内控质量标准并撰写YS片质量标准草案。方法:1.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黑果腺肋花楸果中化学成分进行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多种成分含量。2.建立HPLC法与一测多评法测定黑果腺肋花楸果中三种花色苷含量。3.DPPH自由基测定法与TLC-Bio法研究黑果腺肋花楸果抗氧化活性及活性成分。4.采用GB/T 5009.194-2003法测定YS
学位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原发性肝癌原发灶和转移灶的突变基因及其位点的差异,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潜在的治疗靶点及相关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线索。方法:1.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至2021年收治的首次出现同时性转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1例,采用NGS研究其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突变基因的表达以及所涉及的通路和药物作用靶点。2.使用SPSS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 26)进行统计学分
学位
目的:本研究以小鼠胃肠功能抑制模型及大鼠胃食管反流模型为研究对象,明确复方一枝蒿(Artemisia rupestris L compound,ARC)抗胃食管反流的药效作用;借助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得ARC抗GERD的关键基因,进而预测ARC在治疗GERD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ARC抗GERD过程中关键蛋白的表达,以期阐释ARC抗胃食管反流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ARC提供分子
学位
目的:缺血性脑卒中是以脑循环血流量减少为特征的脑血管疾病,以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及病死率高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神经元发生细胞焦亡有关。人参皂苷Rd能够保护神经元免受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但其具体的保护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释清楚。因此,本研究以细胞焦亡为切入点,从体内和体外两个层面探讨人参皂苷Rd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理,为把人参皂苷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