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生物活性的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胶束的初步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3192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项研究通过在嵌段共聚物中引入生物活性物质—生物素,制备出具有生物活性功能的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胶束。通过对壳聚糖接枝聚乙二醇(Chitosan-g-PEG)、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羟乙基酯(PSt-b-PHEA)、聚苯乙烯-b-聚环氧乙烷(PSt-b-PEO)等嵌段和接枝共聚物的筛选,选定PSt-b-PEO为比较合适的生物活化对象。首先利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活化生物素(Biotin)得到反应活性较高的生物素-琥珀酰亚胺酯(Biotin-NHS),再与PSt-b-PEO的端羟基反应,得到了生物素端基化的聚苯乙烯-b-聚环氧乙烷(PSt-b-PEO-Biotin),用核磁共振波谱测定知PSt-b-PEO-Biotin在产物中的比例约为十分之一。 通过激光光散射分别研究了PSt-b-PEO-Biotin在缓冲溶液和水溶液中、PSt-b-PEO在缓冲溶液和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研究发现,PSt-b-PEO在缓冲溶液和水溶液中得到的胶束形态差别不大,都为粒径均一的球形结构;与之相比,PSt-b-PEO-Biotin在缓冲溶液和水溶液中的胶束粒径增大,并且粒径的分布变宽,胶束为较为松散的球形结构。把亲合素的缓冲溶液加入到PSt-b-PEO-Biotin胶束缓冲溶液中发现,体系的光强和粒径都没有明显变化,我们推测是生物素基团没能保持在胶束的外表层,而是卷曲在胶束的壳层内,部分生物素与亲合素的结合没有引起胶束粒径和形态的变化。在空白实验中,亲合素缓冲溶液加到PSt-b-PEO胶束的缓冲溶液后体系的光强和粒径同样没有明显变化。
其他文献
本论文开展了可溶性导电聚苯胺纳米管以及导电聚苯胺与碳纳米管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其在锂离子电池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在AA0模板法的基础上,采用溶液浸
学位
由于多组分反应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为复杂分子骨架的构建提供了一种简洁高效的方法,所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主要围绕金属钴催化的自由基多组分反应而展开。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部分:一.Co(salen)催化的1,3-二氧戊环、缺电子烯烃和苯乙烯的自由基多组分反应研究在Co(salen)/TBHP的反应体系中,实现了苯乙烯、缺电子烯烃和1,3-二氧戊环高选择性的自由基多组分偶联反应。该反应具有操作
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发现学生的主体性不高,这体现在他们的学习态度消极、学习方法被动、思维方式单一等,这使语文教师的教学效率不高。为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愿意自主的吸收语文知识,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使用以下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不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特点、学习习惯等,他们喜欢按自己的教学节奏
通过近年来一系列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应用被证明是有效的,但目前的人工肝系统还只能取代肝脏的部分功能,其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本文主要从构建具有良好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提出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和学习中运用语文” 。  创新思维的本质是“求异”,是指能够用有别于常规的思路来解决问题的独创性思维。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彰显学生的个性。然而现状是我们
为了筛选具有更高催化活性的手性联萘酚配体,我们通过两个途径对联萘酚骨架进行修饰,一个是直接将一个新的手性中心碳引入到手性联萘酚骨架上,另一个是对部分氢化的联萘酚(H4-BI
选择合适的配体与金属离子来构筑具有新颖结构和特殊性能的配合物近年来受到极大的关注。芳基二磺酸类配体由于具有多个配位点,多样的配位模式,其芳香体系容易形成π-π堆积作
金属氰化物不仅能连接多种金属原子组装成不同维数的超分子化合物,而且能够形成电子交换通道,传递各顺磁中心电子间的磁相互作用。近年来金属氰化物桥联的超分子化合物已经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