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是党对共青团组织提出的要求。共青团组织的政治组织特征,青年特征和“寓教于活动”的工作特征,决定了它在德育中具有独特优势。然而,审视当今共青团工作现状就会发现,共青团工作与德育“各行其道”,并没有做到优势互补,共青团工作在德育中的政治优势也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究其原因,现代中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教育形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共青团工作组织依托、工作方式、教育管理和活动方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对共青团现在所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进行剖析,对共青团工作在德育中的创新与发展进行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等有关原理及共青团理论,结合中学共青团工作实际情况。笔者在此基础上,首先较客观的分析了共青团工作在德育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和其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发挥共青团组织政治优势,可以弥补德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薄弱之处;通过共青团与德育的密切联系,可以使它们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通过共青团组织教育职能、管理职能和社会职能的发挥,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共青团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的来自共青团组织管理制度的滞后,有的来自家长对共青团工作认识的误解,有的来自共青团工作与德育协调的不足,有的来自网络信息对共青团工作的冲击。这些问题,影响着共青团工作的发展和其组织优势的发挥。笔者运用历史和辩证的观点,坚持客观性原则,就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机遇进行细致的分析。最后,以共青团工作在德育中的创新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意在探索共青团工作创新之路:健全组织机制,保障德育的实施;改进工作方法,强化德育的实施;探索工作途径,激活德育的实施;完善评价机制,推进德育的实施。这也是本课题力图有所突破的地方,也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希望通过共青团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促进德育工作的发展,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并最终将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