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美术欣赏课程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ru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指出: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术教育作为艺术学科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作为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发挥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而美术欣赏课,则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其独特的地位与作用。在高等教育中开设美术欣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美的爱好与鉴赏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在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穿透力和震撼力,让学生重新认识美,在生活中发现美,鉴赏美甚至创造美,抛弃假恶丑,追求真善美。不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对于道德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构建也有着积极地影响,同时美术欣赏教学在培养学生现代社会生存必备的人才素质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让美术欣赏教学在高校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本论文以高校素质教育重要内容为指导思想,结合教学实践,重点是在作为高校选修课程的美术欣赏课对于不同专业学生的认知和理解的关系上进行论述。当今大学生,相当一部分作为非美术专业,在美育这一方面是缺失的,作为美术教师,必须通过美术欣赏教学帮助学生走出当前的学习缺憾,通过潜移默化美术欣赏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与相关能力。本论文共分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释了研究的理由和意义及方法和思路。第二章为高校美术欣赏课的特点。通过分析普通高校美术欣赏与专业美术课的区别,以及对当前公选课美术欣赏的课程设置,概述了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第三章具体论述了美术欣赏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从素质教育与美术教育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美术欣赏课在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并提出教师在美术欣赏课中的主导性,从而提出高校美术欣赏的教学的研究问题。第四章为调查研究与实际的问题。主要是基于当前的高校美术欣赏的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描述高校非美术专业生对美术的认知,并对理科生、文科生与专业生对于美术认知的异同进行了相关对比分析。第五章是教学实施方案,通过把握高校选修美术欣赏课教学的特点,在美术欣赏课中探索综合性教学。并对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成果及对学生素质提高进行总结。综述,高校美术欣赏课程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如何更合理有效地组织美术欣赏选修课的课堂教学,面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之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积极作用,正是本文的研究宗旨所在。本论文通过多年的高校美术欣赏课堂教学实践总结和研究分析,旨在进一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高校非美术专业生的美术欣赏教学的广泛关注,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让美术欣赏教学在高校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贡献一份力量。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采用穴位注射骨肽注射液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症状量表评分(SF-36)、骨密度(BMD)、骨代谢指标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
高校自主招生是建立在统一考试基础上的高校自主测试选拔,是保证高校办学特色、体现高校生命力与竞争力的制度保障,是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自2001年以来,普通高校自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体育教育人才的摇篮,其办学目标和模式直接影响者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体育师资的培养直接决定着体育教育质量的整体发展,其人才培养的规格和
<正>2014年开年之际,由热门电视综艺节目翻拍的两部电影《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相继上映,在业内外引发了关于电视节目与电影之间跨界转换的热议,各种观点交汇、碰撞,大
国有企业改革,因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主体与支柱地位,一直以来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中之重。而随着国企改革的日益深入,社会诸层次中的各种相关矛盾也渐渐突显出来,其中之一就是企
本文以水域监测信息融合为研究背景,通过基于数据挖掘的信息融合,采用粗集理论结合因果连接网络和多元统计的方法,为解决信息融合系统中信息不完整,不确定,数据量大,来源复杂的困难
随着高等教育的一系列改革,近10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迅速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高校就业制度已经由过去的“统招统分”分配模式转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市场化就业模式
本文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的发病机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认为NAION是一种多因素致盲性眼病,高血压、糖尿病是
本文利用中国消费品市场统计资料 ,以三类典型消费品即便利品、选购品及特殊品为分析对象 ,具体分析了中国消费者在购买消费品时对品牌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 ,消费者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和推进,高校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心工作从办学规模扩大转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由于受到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高校学生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