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铬型钒钛磁铁矿是一种铁、钒、钛、铬等多元素共生的复合矿,具有极高的综合利用价值。由于攀西地区的红格矿大部分处于封存状态,目前可供开发利用的含铬型的钒钛磁铁矿主要集中在承德地区。“高炉—转炉”流程是目前冶炼钒钛磁铁矿的主要方式,而高炉炼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选择合理的高炉炉料结构,能达到增产降耗的目的,有利于我国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在我国拥有丰富的含铬型钒钛磁铁矿以及具有巨大利用价值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了开发含铬型钒钛磁铁矿新型炉料结构的试验方案。研究了在实验室条件下多种与试验相关的铁矿粉及其辅料的基础性能,制备了适宜的含铬型酸性钒钛烧结矿,并在此基础上,系统的研究了单一含铬型烧结矿不同碱度对软熔滴落性能的影响,以及某现场球团矿的熔滴试验研究,此外从生产实际条件出发,在保证二元碱度R=1.10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烧结矿及球团矿的比例来调节综合炉料成分,并从软化性能、熔化性能、料柱透气性、滴落等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化学成分的角度看,4种含铬型钒钛铁矿粉均属于高铁低硅铁矿粉,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从微观形貌角度看含铬型钒钛铁矿经过选矿后颗粒破坏度较大,边缘光滑无空隙,制粒性较差;从吸水性角度看,赤铁粉吸水性优于钒钛磁铁粉,可推断在配料中加入部分赤铁粉可改善制粒性。(2)通过烧结杯制备酸性含铬型钒钛烧结矿的试验研究表明:酸性烧结矿烧结速度较慢,生产率低,粒度分布不均匀,但是强度高,RDI+3.15性能优异;自熔性含铬型钒钛烧结矿强度差,RDI+3.15低。综合考虑碱度R=0.4的酸性含铬型钒钛烧结矿,优于自然碱度含铬型钒钛烧结矿(R=0.28),优于自熔性含铬型钒钛烧结矿。酸性钒钛烧结矿(R=0.4)矿物结构均匀,主要以磁铁矿被硅酸盐粘结为主,有少量花边状赤铁矿。因此生产少量酸性含铬型钒钛烧结矿时,其碱度R=0.40较为合适。(3)单一炉料结构的软熔滴落性能研究表明:烧结矿的软化开始温度随着碱度的提高而升高,球团矿软化开始温度较低;随着碱度的提高烧结矿的熔融区间先降低后上升,滴落温度趋势与其相同,在碱度大于2.4后其滴落温度达1550℃以上,滴落性较差;从软熔带来说,烧结矿对比球团矿软熔带宽,位置靠下。(4)混合炉料结构的软熔滴落性能研究表明:新的炉料结构“(超)高碱度烧结矿+酸性球团矿+酸性烧结矿”与现有炉料“高碱度烧结矿+酸性球团矿”相比,在软熔性、透气性以及透液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可解决(超)高碱度烧结矿在高炉利用中的所遇到的酸性球团矿价格较贵或产能不足的问题,使得产质量均较好的(超)高碱度含铬型钒钛烧结矿在高炉冶炼中的应用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