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CNA、CD44V6联合检测与乳腺癌的关系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jklm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CD44V6与PCNA、ER、PR之间的关系。2、探讨CD44V6、PCNA、ER、PR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判断其可否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3、探讨乳腺癌患者CD44V6检测的临床意义。CD44(CD44 splice variant,CD44)基因蛋白是一种分布极为广泛的跨膜糖蛋白分子,主要参与细胞-细胞、细胞-基质之间的特异性粘附过程,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变异型CD44作为一种透明质酸的受体,能与细胞外间质及基底膜的透明质酸结合,调节细胞的运动及形态,促进肿瘤细胞的直接扩散。另外, CD44也可激活T淋巴细胞,介导淋巴细胞向淋巴结转移过程。CD44V6的阳性表达可能使肿瘤细胞伪装成淋巴细胞而进入淋巴结,或通过其胞质区域信号传递,介导瘤细胞的转移效应。本文通过观察35例随访患者的CD44V6表达情况,分析其是否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独立指标,或者与PCNA(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ER(estrogen receptor,ER)、PR(progesterone receptor,PR)联合可否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分析CD44V6与PCNA、ER、PR的相关性。方法:取我院1992年12月—1997年7月手术切除标本35例,所有标本均病理证实为原发性乳腺癌。患者<WP=4>全部为女性,年龄为20—74岁,平均年龄47.3岁,采取信访、走访、电话随访等方式随访至2003年9月底。所有病例术前均未接受过放疗或化疗,10年内死亡9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44V6、PCNA、ER、PR,采用确切概率法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一抗CD44V6、PCNA、ER、PR(均为鼠抗人单克隆抗体)、二抗、三抗、DAB显色剂均购自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结果:35例乳腺癌组织中CD44V6表达25例(71.4%),PCNA表达24例(68.6%),ER表达19例(54.3%),PR表达21例(60.0%)。CD44V6与其他临床病理指标的分析:①CD44V6阳性的25例中,ER阳性10例(40.0%),CD44V6阴性的10例中,ER阳性9例(90.0%),有显著性差异(p<0.01)。CD44V6阳性的25例中,PR阳性12例(48.0%),CD44V6阳性的10例中,PR阳性9例(90.0%),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CD44V6与ER、PR关系有显著性。②在PCNA 阳性的24例中,CD44V6阳性20例(83.3%),PCNA阴性11例中,CD44V6阳性5例(45.4%),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③浸润性癌25例,其中CD44V6阳性患者21例(84.0%),非浸润性癌10例,其中4例为CD44V6阳性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临床分期Ⅰ—Ⅱ期的18例中,CD44V6阳性10例(55.6%),Ⅲ—Ⅳ的17例中CD44V6阳性15例(88.2%),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⑤绝经前的8例中, 全部为CD44V6<WP=5>阳性,绝经后的27例中, CD44V6阳性17例(63.0%),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⑥在分化程度中,低分化的16例组织中CD44V6阳性患者14例(87.5%),而中分化和高分化的19例中CD44V6阳性患者11例(57.9%),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⑦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20例中, CD44V6阳性18例(90.0%),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15例中, CD44V6阳性7例(46.7%),二者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P>0.05)。⑧在5年生存的26例患者中CD44V6阳性患者16例(61.5%),在死亡的9例患者中,CD44V6表达9例,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CNA与其他临床病理指标的分析:①ER阳性的19例患者中,PCNA阳性患者11例,ER阴性16例患者中,PCNA阳性患者9例,经检验关系无显著性(P>0.05)。②低分化16例,其中PCNA阳性患者14例(87.5%)中分化和高分化组织19例,PCNA阳性患者10例(52.6%),二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③肿瘤直径≤3cm的患者11例,其中PCNA阳性患者5例,占45.4%;>3cm的24例组织中PCNA阳性患者19例(79.2%),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肿瘤活动的患者21例,其中PCNA阳性患者12例(57.1%),肿瘤不活动的患者14例,其中PCNA阳性患者12例(85.7%),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⑤腋窝淋巴结阳性的患者20例,其中PCNA阳性患者例16(80.0%),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患者15例,其中PCNA阳性患者8例 (53.3%),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⑥在生存的26<WP=6>例患者组织中, PCNA表达15例(57.7%),死亡患者全部为PCNA阳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ER与其他临床病理指标的分析:①ER阳性的19例患者中,PR阳性患者16例,ER阴性16例患者中,ER阳性患者5例,经检验关系有显著性(P<0.05)。说明ER的表达与PR关系密切。②低分化癌16例,其中ER阳性患者11例,中分化和高分化癌19例,PCNA阳性患者8例,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ER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无密切关系。③肿瘤直径≤3cm的患者18例,其中ER阳性患者12例;>3cm的患者17例中,ER阳性患者7例,经统计学检验,ER与肿瘤直径关系无显著性(P > 0.05)。说明ER的表达与肿瘤直径无明显关系。④肿瘤活动的患者21例,其中ER阳性患者14例,肿瘤不活动的患者14例,ER阳性患者5例,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ER的表达与肿瘤活动情况无明显关系。⑤腋窝淋巴结阳性的患者21例, ER阳性患者例13,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患者14例,ER阳性患者例5例,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ER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明显关系。⑥绝经前患者8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侵袭性基底细胞癌(Aggressive Basal Cell Carcinoma,A-BCC)与非侵袭性基底细胞癌(Non-Aggressive Basal Cell Carcinoma,NA-BCC)瘤细胞的基本生物学行为;并在此基础上
随着现代通信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依据名字、相貌、音色甚至身高等因素进行真实生活的身份认证,也可以为虚拟的网络空间提供安全、稳定、“真实”的身份验证。伴随基于所知、所是和所有的口令、实物设备和生物特征的单因子及多因子认证中口令遭受字典攻击、智能卡携带不便及丢失、生物特征隐私性强和缓慢变化等问题的严重,对现代信息社会造成巨大威胁。因此2009年美密会上,N.Chandran,V.Goyal,R.Mor
八一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最受人民群众喜爱的电影公司,其代表作品《地道战》不仅在当时红遍了大江南北,甚至在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仍然备受好评。《地道战》彰显了
借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搭建校企合作管理平台,理顺校企合作运行与管理机制,把高职院校办成"开放性管理平台",对于提升校企合作深度,深化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水
<正>"刷脸"进入乌镇景区的安保系统、微笑就能打折的无人超市、绑定支付宝后可开车直接离场的"无感支付"……2018世界互联网大会基础设施的升级,印证着人工智能时代将从概念
本文采用分散法制备炉甘石洗剂观察其稳定性.评价几种稳定剂对炉甘石洗剂的混悬效果或絮凝效果,从中找到了适用于炉甘石洗剂较好的助悬剂或絮凝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供给侧改革的不断加快,企业所面临的市场冲击和竞争也越来越残酷。员工工作中不仅要面临来自工作本身的压力,还要确保在公司站稳脚跟的前提下实现职业晋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油藏裂缝十分发育,裂缝起到了沟通洞穴和改善渗流性能的重要作用。前期的衰竭式开采使裂缝内孔隙压力降低导致裂缝闭合,供液能力下降;后期注水保持地层
嵩县地处亚热带和温带交界地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雨适中。
当前,课外补习已经是中国城市中小学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课后学习常态,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因为高考这根“指挥棒”的存在,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大量的学生参与了课外补习。课外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