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扫描探针显微术的淋巴细胞形态及其生物力学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ajian_hu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学位论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1)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Microscope,AFM)的高分辨率和力谱特性,探测淋巴细胞在不同刺激作用下的形态变化及其粘附力和杨氏模量的变化;(2)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和(ScanningNear-field Optical Microscope,SNOM)对细胞表面受体识别进行可视化研究。本文第一部分基于原子力显微术的超高分辨率和力谱特性,应用赫兹模型(Hertz model)探测淋巴细胞的粘附力(Adhesion force)和杨氏模量(Young’smodulus)的变化。比较了静息(Resting)、脂多糖(LPS)和伴刀豆蛋白A(ConA)活化的淋巴细胞的形态结构、超微结构和粘附力特性。从AFM图像可知,经LPS或ConA刺激活化后的淋巴细胞比静息状态的淋巴细胞有所增大,并且表面分布着大小不一的颗粒状聚合物。利用AFM高空间分辨的力位移曲线测量系统,发现经LPS或ConA刺激活化后淋巴细胞的粘附力是静息状态淋巴细胞的2~3倍。利用高灵敏度的力谱测量系统,分析比较了静息(Resting),活化(Activated)和凋亡(Apoptotic)淋巴细胞的弹性模量,结果表明活化的淋巴细胞的硬度(~20kPa)是其他静息和凋亡淋巴细胞的(5~11 kPa)2~3倍。此结果有助于我们认识细胞生长与分化各个阶段的生物力学特性。本文第二部分基于原子力显微术和针尖修饰技术,结合扫描近场光学显微术和荧光半导体量子点(Quantum dots,QDs)标记技术、倒置荧光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与流式细胞术等进行与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相关的免疫识别研究。本实验发展了一种方法即采用抗体功能化修饰的AFM探针,在AFM的针尖上修饰生物素化的抗体,探测细胞膜表面特异性受体分子的相互作用力。我们发现SNOM与QDs结合成为一种很好的纳米荧光成像探测系统,能对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进行纳米尺度的空间分布成像。本文采用AFM和SNOM对人外周血CD4+T细胞膜表面的CD4和CD69分子的分布情况及力谱特性进行对比研究及分析比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来用功能化修饰的AFM针尖,测量了CD4抗原-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发现CD4抗原-抗体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其特异性作用力大约是非特异性力的3倍,其粘附力并非随即分布,而是在细胞表面聚集成纳米簇;(2)随着活化时间的增加,CD4抗原-抗体之间存在的键合越来越多;(3)利用同样的针尖修饰方法,定量测量了CD69抗原-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276±71 pN:(4)SNOM结合QDs探针,探测了CD69分子在细胞膜表面的分布情况,发现CD69分子在活化的CD4+T细胞表面呈80-200nm大小的团簇不均匀分布。
其他文献
自旋—玻色子模型(spin-boson model)是研究量子耗散的理想模型,其由一个两能级系统与频率连续分布的声子库组成,而两能级系统与不同频率的声子模之间分别存在相互作用。由于变分法等解析近似方法和数值重整化群之间对自旋—玻色子模型在sub-Ohmic耗散时的性质有不同的解读,我们于是使用别一种数值方法,即密度矩阵重整化群,对自旋—玻色子模型进行研究,目的在于验证自旋—玻色子模型在sub-Oh
本文在一维半空间中研究具有一般边界条件的单个粘性守恒律的解渐近收敛到稀疏波的收敛率及广义BBM-Byrgers方程解的渐近性态.对一维半空间中具有一般边界条件的单个粘性守恒律,用L~2能量方法和L~1估计导出了在流函数为凸的条件下,其解渐近收敛到稀疏波的一个L~2模收敛率,从而澄清了一般边界条件对收敛率的影响.对一维半空间中具有一般边界条件的广义BBM-Burgers方程,用L~2加权能量方法证明
强激光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一直是人们研究的前沿和重点。在人们的不断探索和研究中,发现了一系列新奇的强场现象。在这些强场现象中,原子分子的高次谐波发射受到了人们广泛且持续的关注。高次谐波发射谱存在一个平台结构,随着频率增加该平台的发射效率几乎不变,该现象是一种高阶的非线性效应。高次谐波具有的平台结构特点使其成为产生超短阿秒光脉冲和极紫外相干辐射光源的绝佳途径。利用阿秒光脉冲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可以在阿秒
本文讨论了2度完全单半群有向Cayley图Cayley(S,A)的结构和顶点传递性.首先我们得到其结构为Cayley(S,A)(?)ID(n,j,k)∪M,其中ID(n,j,k)是有向I图,M={(vi,Ui+b)i=0,1,…,n-1}是Cayley(S,A)的完备匹配.进一步.当b≠j+k时,讨论了Cayley(S,A)的结构与点传递性,并且分两种情况b=j+k+t与b=j+k-t,讨论了ID
壳聚糖具有生物可降解、无毒、生物相容性好、机械性能优良、化学性能稳定等优良特性,是一种很好的固定化酶载体。特别是其分子中存在有氨基,既易于与蛋白质酶共价结合,又可络合金属离子,使所结合的酶免受金属离子的抑制。这个特性还使壳聚糖易于通过接枝而改性等。这些优良的特性使壳聚糖在医药、化工、造纸、农业、环保、轻纺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利用壳聚糖能与许多生物分子结合的特性,首先将壳聚糖与血红素结合,
图的着色理论在图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条件着色是近几年引入并进行研究的。设k>0,r>0,k,r∈Z,图G的一个(k,r)-着色是一个映射c:V(G)→C(k)={1,2,...,k},满足:(1)如果uv∈E(G),那么c(u)≠c(v),(2)对于任意v∈V(G),|c(N(v))|≥min{r,dG(v)}。可以正常(k,r)-着色的最小k称为G的条件色数,记为Xr(G)。Xr,(G)的计算是一
利用滤食性鱼类和植物浮床控制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藻类的生物量,以达到改善水质的方法已在水库得到应用,但目前这种改善水质的方法对浮游动物的影响尚不清楚。本论文通过在广东省一座典型水库建立的大型围隔,对上述问题开展了实验研究。实验中采用围隔的体积为340 m~3,深度12m,面积28m~2。单位体积的鱼类放养密度分别为10g/m~3,30g/m~3,50g/m~3。浮床植物为夏威夷草,在围隔中的覆盖率为
细胞因子(Cytokine)是指由多种细胞所分泌的能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参与炎症发生以及细胞间相互作用等小分子多肽的统称。HSP70是一种重要的内源性细胞保护因子,在参与机体的免疫调控方面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属于鲤形目,鲤科,鲢亚科,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然而,有关鲢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研究的较少,为了进一步研究
本文研究了强迫振动波动方程的有限差分数值解法.首先对一维二阶齐次波动方程、(?)=C~2(?)构造了一种双参数差分格式,当参数选取不同时,该格式具有不同的截断误差阶和收敛性.然后将这种研究方法应用到强迫振动的波动方程(?)-C~2(?)+f(x,t)=0.当参数取β=θ=(?)时,局部截断误差阶可以达到O(τ~4+h~4).同时对这些差分格式均构造了相应的数值试验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
目的:构建特异性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人肝癌HepG2细胞,以探讨重组质粒对HepG2细胞体外增殖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PCNA基因功能,RNA干扰(RNAi)分子靶向基因治疗肝癌提供一种新的手段和理论基础。方法:1.在我们的前期工作中,已经利用体外转录合成的双链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RNA,siRNA)筛选出了靶向PCNA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