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国际劳工标准议题起源于通过采取降低劳动者工作环境与条件、使用大量童工等方式来压低商品成本以达到以营利为目的的资本扩张的现实问题。世界多级化格局的形成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劳动力成本差异影响日益凸显,生产方式和劳资关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促进国际劳工标准不断发展。随着劳工标准在单边普惠制形式下作用受限,以及WTO多哈回合谈判受阻所形成的多边贸易体制发展困境局面,以美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将其视线转向自由贸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劳工标准议题起源于通过采取降低劳动者工作环境与条件、使用大量童工等方式来压低商品成本以达到以营利为目的的资本扩张的现实问题。世界多级化格局的形成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劳动力成本差异影响日益凸显,生产方式和劳资关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促进国际劳工标准不断发展。随着劳工标准在单边普惠制形式下作用受限,以及WTO多哈回合谈判受阻所形成的多边贸易体制发展困境局面,以美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将其视线转向自由贸易协定,利用例外机制推动利己政策广泛适用。双边或者区域贸易一体化中,劳工标准议题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加速全球经济格局和国际贸易与投资规则的演变。对于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的衔接问题,目前基本形成发达经济体与欠发达经济体两大阵营。前者强烈要求适用统一的国家劳工标准以达到维护世界工人权益和保护贸易公平的目标,并认为各国劳工标准的差距导致社会倾销问题,形成以“低标准”追逐“高利润”的循环恶性竞争,危害世界经济。而后者则要求适用符合其自身发展状况的标准水平,提出舍本逐末一味适用过高标准反而不利于自身发展的观点,并认为发达经济体的主张实质是实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借口,目的在于利用此途径消除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机会,进而阻碍国际自由贸易。双方各执已见,但目前仍就国际劳工标准与贸易协定的问题达成了包括禁止贸易保护主义、不减损规则在内的部分共识。发达国家持续在FTA中推行国际劳工标准,致使涵盖劳工条款的协定在过去20年中快速增加。美国最早于NAFTA的补充协议中对劳工问题进行了具体规定,形成第一代高标准FTA典型。国际上FTA对于劳工问题的立法实践逐渐形成以美国为代表的以惩罚措施为推动力的强硬模式以及以欧盟为代表的通过协商与合作促进劳工标准执行的合作模式。CPTPP劳工条款以单章的形式体现,其内容体现出诸多新的特征,可谓美国第二代高标准FTA之典范。要求缔约国在其法律和惯例中采用和维护ILO宣言核心劳工标准,同时要求各缔约国承诺制定有关最低工资、工作时间以及职业安全与卫生的法律。CPTPP协议提出高标准与广范围的实体劳工权利保护要求外,同时还提出提高公众意识与保障上述权利执行等程序性要求,并强调了禁止贸易保护主义、不鼓励进口强迫劳动产品、不减损规制等特殊要求。为确保上述权利保护的实施和执行,CPTPP配以相应的机制和制度安排保证其规定的可执行性。在执行机制中,协议提出了“禁止性行为”要求,并将尊重执法主权与自由裁量权相结合。在合作与对话机制中,前者内容详尽程度系此前其他FTA不能比拟,后者以较高可操作性、执行性促进缔约国之间通过对话形式解决分歧。协议同时强调公众参与度以及相关人员的意见表达,通过对“公众参与”与“公众提交”两个层次构建公众参与的途径。对于劳工纠纷,CPTPP规定了磋商以及争端解决两个阶段的程序,并推行以贸易制裁支持劳工标准执行。聚焦我国,目前为止我国对于劳工标准的提升已有很大进步,但无论是从国内对劳工标准的立法规定上看,还是从我国FTA签订的状况上看,仍同美欧等经济体以及国际法律规定存在一定差距。对于前者,中国在构建和完善劳工法律体系的过程中,从国际劳工标准中吸取较多有益经验,目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国劳工保护情况得到了很大程度改善。就4项核心劳工标准而言,我国劳工立法目前对此均有所涉及,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纳入和转化。但中国表现出的问题在于,实际上只实现了部分转化,且与ILO的规定有所差异。对于后者,鉴于我国长期对劳工问题采取谨慎保守的态度,仅在各项协议中表现出合作的意向,但尚未形成制度规范,故而应当转变立法态度,借鉴国际范围内如CPTPP等优秀经验,完善自由贸易协定中实体法规定,从合作与对话以及争议解决程序入手构建相应实施机制,以增强劳工标准的执行力。
其他文献
课堂管理对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但相关专门的研究还很少,无法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本研究基于小学英语课程的要求、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高年级处于对英语二级水平学习关键阶段的事实,以S市两所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管理为观测点,探究在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下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管理会产生什么样的课堂管理问题,以及两者之间的影响。本文第一部分呈现的是对核心概念及主要理论的阐述,主要是对课堂管理、小学英语
本论文以高强韧中锰TRIP钢和Q&P钢为研究对象,结合SEM、白光干涉仪、(小角度)XRD以及EBSD等多种分析表征手段,开展不同载荷工况下的摩擦磨损实验研究,探讨不同微观组织特征的磨损机理及磨损性能,揭示亚表层微观组织演变机理,阐述TRIP效应对磨损性能的影响;并结合热处理工艺,开展Q&P钢微观组织调控,探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微观组织与磨损性能的相关性,得出以下结论:(1)中锰T
职业教育是向市场输送一线劳动者、应用型综合人才的主要动力。但目前,中职教育存在着教育成果与社会发展需要不匹配,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的问题。中职学校教师是提供教学专业化职能与行业专门化技能的中坚力量,提高中职学校教师教学质量是促进中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教学活动效果的关键因素。但同时,国内关于“中职日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相关研究不够全面,供中职日语教师
“移动互联网+教育”快速发展,在线学习资源规模呈指数型爆炸扩张。过度的自由选择让学习者苦不堪言,现有学习平台数量多、课程丰富,缺乏对在线学习资源进行统一整合,以向学习者推荐具有层次性、连贯性和系统性的优质课程资源。因此,将深度学习和个性化推荐技术应用到在线学习资源推荐系统中,以帮助学习者从海量学习资源中找到他们最可能需要的课程资源并进行个性化推荐刻不容缓。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两个基于深度学习的推荐算
目的:近几年来中国正积极建设胸痛中心,并取得巨大成就,而基于胸痛中心而构建的区域协同快速救治体系也随之得以逐步发展和优化。已有研究表明区域协同快速救治体系提高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救治效率,而其是否改善患者预后尚无一致结论。本研究是一个多中心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区域协同快速救治体系对AMI患者的再灌注时间、院内救治效果和出院后6个月预后的影响。
第一部分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目的:1.建立合适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模型;2.观察并验证神经元在SCI后的形态变化及凋亡情况。研究方法:1.将雄性SD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6.67万所,入园幼儿1863.91万人,幼儿毛入园率81.7%,其中专任教师258.14万人。[36]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幼有所育”,民办幼儿园是我国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幼有所育”促进民生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民办园的发展依靠一支结构稳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骨干教师发挥引领带头作用必不可少,但目前我国民办幼儿园教师
宣德弃守安南之后,在处理两国关系时又回到了明太祖不征之策的轨道上。成化、弘治时期,安南向周边国家进攻,邻国的安全受到了威胁,造成了东南亚地区局势不稳。安南又侵占明朝边境的土地,但明朝始终遵守着“不征之国”的祖训,并未发生战争。嘉靖时期,安南发生了莫登庸之乱,又给两国关系带来了巨大的考验。正德末期,佛朗机国占领满剌加,并假冒使者入贡,阻断了东南亚国家的贡路,威胁明朝沿海地区。嘉靖二年日本进贡时,发生
本文以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为文本资源,以“自我持存”思想研究为问题意识,以深挖《启蒙辩证法》中自我持存思想的独特表达为研究内容,以揭示其展现了怎样的现代性批判理论为价值旨归,进一步体现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真理力量。西方近代哲学家霍布斯首先提出“自我持存”概念。在国家政治与个人权利的纠结中使用。斯宾诺莎将“自我持存”作为其“德性首要的基础”,努力体现自我持存的本体论意蕴。在霍克
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职业文人——查尔斯·布罗克登·布朗(Charles Brockden Brown)一直被定义为一个边缘式的“次级艺术家”。但随着历史主义批评的兴起,冷战影响的消退,美国共和国早期文学在文学史研究领域所占比重逐渐增大,热衷于讨论社会地位复杂性的布朗开始逐渐被许多批评家们纳入到了研究范畴之中。本文在对一部分批评意见进行一个大体综述之后,选择从跨大西洋的视角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