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k1基因敲减小鼠睾丸组织ApoC2表达下调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inxt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子发生是一个高度复杂而有序的多基因调控的细胞分化过程。已证实很多基因如Fank1,Spem1、RIM-BP3,DAZAP1、TSPY1等都参与精子发生,研究这些基因的功能及表达调控通路对认识精子发生的机制有重要的意义。   Fank1是睾丸组织特异表达的一种核蛋白,从精子发生过程的减数分裂到单倍体阶段持续表达,通过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发挥重要的作用。睾丸组织Fank1蛋白能够激活转录因子AP1的转录活性,从而影响下游靶基因的表达。转录因子AP1包括四个家族,分别是c-Jun、c-Fos、ATF和JDP家族,在四个家族成员中,c-Jun具有很强的转录活性,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过程中发挥作用。载脂蛋白C2(ApoC2)是载脂蛋白C家族中最重要的亚类之一,它可以通过激活下游的脂蛋白脂肪酶(LPL)参与脂类转运及代谢,在哺乳动物生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室前期工作中,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分析Fank1基因敲减小鼠睾丸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发现Fank1表达下降的同时,AP1(c-Jun)、ApoC2、LPL表达下调,提示睾丸组织中AP1(c-Jun)、ApoC2和LPL的表达受到Fank1表达水平的影响,这些基因组成的调控通路可能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对小鼠ApoC2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及Fank1与ApoC2的调控关系还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拟采用RT-PCR以及细胞转染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等方法对Fank1基因敲减小鼠睾丸组织中ApoC2表达下调的机制进行研究。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1、pGL3-Basic、pRL-TK、pcDNA3.0载体;   2、人胚肾293T细胞;   3、细胞培养及细胞转染相关试剂;   4、分子克隆及PCR相关试剂;   5、SPF级C57BL/6J小鼠;   6、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   二、实验方法   (一)RT-PCR验证Fank1基因敲减小鼠睾丸组织基因芯片结果   提取Fank1基因敲减小鼠睾丸组织总RNA,利用RT-PCR方法对基因芯片结果进行验证。   (二)ApDC2启动子及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预测   1、用启动子预测软件http://www.fruitfly.org/seq_tools/promoter.html分析C57BL/6J小鼠ApoC2(Gene Bank Gene ID:11813)-2000bp~+700bp区域,预测启动子序列。   2、用转录因子预测网站http://www.cbil.upenn.edu/cgi-bin/tess/tess对ApoC2启动子-1959bp~+470bp区域进行分析,预测此区域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三)小鼠ApoC2启动子不同区域荧光素酶表达质粒的构建   1、根据启动子预测结果设计7对PCR引物,以C57BL/6J小鼠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7段启动子区域不同长度的DNA片段,将片段克隆至pGL3-Basic载体中,构建ApoC2启动子不同区域荧光素酶表达质粒。   (四)pcDNA3.0-Fank1及pcDNA3.0-c-Jun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利用RT-PCR的方法从C57BL/6J小鼠睾丸组织中扩增Fank1及c-Jun基因cDNA全长序列,构建pcDNA3.0-Fank1及pcDNA3.0-c-Jun真核表达质粒。   (五)细胞转染实验   1、细胞水平验证Fank1对c-Jun、ApoC2表达的影响   将pcDNA3.0-Fank1表达质粒转染293T细胞,利用RT-PCR的方法检测Fank1、c-Jun、ApoC2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   2、细胞水平验证c-Jun对ApoC2表达的影响   将pcDNA3.0-c-Jun表达质粒转染293T细胞,利用RT-PCR的方法检测ApoC2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   3、ApoC2启动子不同区域转录活性分析   将含ApoC2不同启动子DNA片段的荧光素酶表达质粒pGL3-ApoC2-X分别和海肾荧光素酶表达质粒pRL-TK共转染293T细胞,进行ApoC2启动子转录活性分析。   4、转录因子Fank1对ApoC2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   将pcDNA3.0-Fank1表达质粒分别与ApoC2启动子荧光素酶表达质粒pGL3-ApoC2-X和海肾荧光素酶表达质粒pRL-TK共转染293T细胞,进行启动子转录活性分析。   5、转录因子AP1(c-Jun)对ApoC2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   将pcDNA3.0-c-Jun表达质粒分别与含ApoC2启动子荧光素酶表达质粒pGL3-ApoC2-X和海肾荧光素酶表达质粒pRL-TK共转染293T细胞,进行启动子转录活性检测。   结果:   一、RT-PCR结果显示,Fank1基因敲减小鼠睾丸组织中c-Jun基因表达下调,ApoC2基因表达下调,LPL基因表达下调。   二、启动子预测结果显示,ApoC2启动子位于-1959bp~+470bp区域;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析结果显示,ApoC2启动子-1959bp~+470bp区域有AP1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三、酶切及测序显示,ApoC2启动子不同区域荧光素酶表达质粒构建成功。   四、酶切及测序显示,pcDNA3.0-Fank1及pcDNA3.0-C-Jun表达质粒构建成功。   五、细胞转染实验   1、pcDNA3.0-Fank1表达质粒转染293T细胞,RT-PCR结果显示c-Jun、ApoC2表达增加。   2、pcDNA3.0-c-Jun表达质粒转染293T细胞,RT-PCR结果显示c-Jun、ApoC2表达增加。   3、ApoC2启动子转录活性分析显示,pGL3-ApoC2-F活性最强,pGL3-ApoC2-E、pGL3-ApoC2-G、pGL3-ApoC2-C次之,pGL3-ApoC2-A、pGL3-ApoC2-B和pGL3-ApoC2-D活性很弱。   4、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Fank1对ApoC2启动子-1959bp~+470bp区域无明显作用。   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c-Jun对ApoC2启动子-1959bp~+470bp区域有正调控作用。   结论:   1、Fank1基因敲减小鼠睾丸组织中AP1(c-Jun)、ApoC2基因表达下调。   2、ApoC2启动子-1959bp~+470bp区域存在正负调控区交替排列的现象,不同功能区域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存在很大差异。   3、转录因子AP1(c-Jun)通过作用于ApoC2启动子区域调控其转录活性,小鼠睾丸组织中Fank1蛋白通过此途径影响ApoC2的表达。
其他文献
近入3月,与人大、政协两会换届一样引人关注的是黄浦江变“猪江”事件。从黄浦江顺流而下的死猪连续不断,到底捞出了多少,官方没有公布具体数字,但搅扰得上海百姓很烦是具体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新的学习斱式乊一。本文针对当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关趣、明确语文合作学习的目标、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一直是我们兲注的兲键环节,那么如何提高教学效率,使每名学生最大程度掌握所学知识,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提高教学效率有一些自己的体会。
一、优选内容给学生合作的机会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洿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迚学生収展的作用呢?我认为合作学习内容的选叐是最兲键的一步。有些教师为了合作而合作,对合作学习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确定刜中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要改变教学理念,将传统教学斱法与现代教学斱法相结合,既要让学生在课堂上
期刊
设计本微课的目的是因为刜丅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实验宣制叐气体的斱法和步骤,即新鲜又好奇,但该实验使用到的高锰酸钾有一定的腐蚀性和危险性,如果放手给学生自己探究做实验,如果
近年杢,甴子白板多媒体技术迅速关起,幵逐渐迚入课堂,它以图文幵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深发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所谓的甴子白板多媒体教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収学生学习化学的关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矤识和实验技能,培兹观寖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兹学生实亊求是、严肃认真的科
随着课改的深入,大家对?训练?有了新的认识,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则明确地提出了:?语文教学要泥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泥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那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