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新抗性基因Pi37(t)的遗传及物理作图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555xxx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稻瘟病是由子囊菌引起的在世界水稻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每年都造成严重损失。培育广谱抗性品种是植物抗病育种和抗病基因工程追求的目标。虽然大多数抗病品种都具有短命化的特点,但是也发现了一些持久抗性品种。St.No.1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日本学者育成的,具有持久抗性的水稻稻瘟病抗病品种,它被认为已经含有田间抗性主效基因Pif。本实验对由粳稻抗病品种St.No.1和3个籼稻感病品种AS20-1、C101PKT和CO39的杂交组合由来的3个F2群体,分别接种对双亲品种表现分明的非亲和性/亲和性反应的菌株CHL1159、CHL1340和CHL1405,结果表明这3个F2群体中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的分离比都符合3R:1S,由此推断St.No.1所表现的对上述3个接种菌株的抗性都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的。对这3个F2群体对应的抗性基因进行连锁分析,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结合基于分离群体分析法的隐性群体分析法,对该目的基因进行了连锁分析。利用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等距离选出的180个微卫星标记对抗感亲本和抗感基因池进行了筛选,获得了2个位于第1染色体上的候选连锁标记RM128和RM486。为了把Pi37(t)位点缩小到更小的基因组区域内,利用公共数据库测序品种日本晴的参考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在目标基因组区域开发了新的分子标记,即新SSR和STS标记。
其他文献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根据植物化学的防御与植食性昆虫协同进化的观点,以干扰控制指数(IIPC)为评价指标,以黄秋葵、金腰箭中提取的次生物质为试验材料,结合对小菜蛾的产卵
自从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上,学生学习气氛活跃了,学习方式自主了,学习思维开放了。但是,在小学数学课改热的背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使课堂教学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的原始化、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向现代化、多样化转变.多媒体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提供充分
本文以广东地区红火蚁种群为对象,详细研究了该虫的入侵生态学。主要结果如下: 1、明确了华南地区红火蚁蚁群年变动规律、不同生境内蚁群和蚁巢参数之间关系以及新入侵地蚁
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只有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才能在解决实际数学问题时运用自如。因此,概念课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各方面
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Fabricius)是一种多食性、暴食性的世界性害虫,是我国十大经济害虫之一。近年来斜纹夜蛾爆发频率明显增加,面积不断扩大,危害日益严重。球孢白僵菌Bea
  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是一种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害虫。构建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的分子连锁图谱既可以对抗性基因进行分析、定位,还可以在对阿维菌素抗药性的分子
所谓数学合作学习,是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数学课常学习任务,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的互助性学习.这是一种社会型学习模式,主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使学生获取知识进行创造新学习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同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