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矛盾性的结构、积极作用及其对矛盾寻求的影响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是社会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人们一旦形成对自己的看法与认识后,便可能受到这一认识的影响。自我矛盾性指的是个体在多大程度上意识到自己所掌握的自我相关的信息之中存在不一致性。本研究首次提出自我矛盾性和矛盾寻求两个概念,构建了一个自我矛盾性的理论框架。  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围绕“自我矛盾性”和“矛盾寻求”两个核心概念,从自我矛盾性的概念与维度结构、自我矛盾性的积极意义及其与矛盾寻求之间的关系三个大方向进行研究。研究设计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研究一,主要内容是编制自我矛盾性问卷,确定问卷的维度。第二部分对应研究二,主要从个体内和个体间两个角度探讨自我矛盾性的积极意义。研究2a考察自我矛盾性对于个体“历史终结错觉”的缓解作用,研究2b考察观察者对不同自我矛盾性个体的态度和评价。第三部分包括研究三和研究四,内容包括编制矛盾寻求问卷,并采用问卷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方式考察自我矛盾性与矛盾寻求之间的关系。其中,研究3a编制矛盾寻求问卷,验证其信效度。研究3b采用横断设计,通过问卷的方式初步考察自我矛盾性与矛盾寻求之间的关联。研究4a通过实验室实验的方式首次验证自我矛盾性对个体矛盾寻求行为的影响。在研究4a的基础上,研究4b考察自我矛盾性作用的机制,检验个体矛盾寻求动机的中介作用;同时,考察自我领域的可变性是否起到调节作用。最后,研究4c考察自我矛盾性的一个边界条件,具体检验被试自身的自我矛盾性是否影响实验操作的效果。  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编制了自我矛盾性问卷,并验证了理论上自我矛盾性的三个维度。为自我矛盾性问卷提供了初步的信效度验证。  (2)自我矛盾性存在积极的影响。在个体内层面上,自我矛盾性能够减轻个体受到“历史终结错觉”的影响,与低自我矛盾性的个体相比,自我矛盾性程度较高的个体产生“历史终结错觉”的程度更低。在个体间的层面上,被试对高度自我一致和高度矛盾的个体态度消极,对中等程度自我矛盾性的个体态度更为积极。高度自我一致的个体若表现出自我验证的行为,会进一步恶化他人的态度。  (3)自我矛盾性对个体矛盾寻求的动机和行为存在影响。与高自我矛盾性条件相比,实验室中处于低自我矛盾性条件的个体更可能主动寻求可能带来自我矛盾性的信息。其中,个体的矛盾寻求动机起到了中介作用;被试自我矛盾性起到调节作用,即被试自身的自我矛盾性程度可能影响实验室中自我矛盾性操作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语义Web的基本特征是信息被赋予良好的定义,具有可以被机器理解和处理的语义,它为Web的智能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论文立足于本体、语义Web、主动服务等新技术的教育领
近些年,随着三维数据获取技术的迅速发展,曲面重建及三维网格处理一直是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对曲面重建及三维网格处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同样,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
期刊
工作疲劳是指劳动者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连续工作,不断消耗能量,产生机体内生理心理的变化而引起工作能力下降的一种现象。当疲劳出现时,一般人在主观上往往会产生从轻微的疲倦
人才成长立交桥的构建和终身教育的体系完善,要求各种不同教育形式相互衔接沟通走向一体化,自学考试与其它不同教育的沟通衔接也成为一种重要的实践形式。目前,自学考试与中
学位
当前,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对网络教学系统进行研究与开发,其中不乏成熟的网络教学系统。它突破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以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为指导,应用现代课程论对课程资源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为依据,就辽东半岛地区中学体育课程资源现状与未来发展对策进行研究。本文主要采用特尔菲法,问卷调查法,文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追问的是为何中国现今的高等教育培养不出拔尖人才呢?在笔者看来,大学本科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培养不出具有首创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有鉴于此,本文立足于怀
本文针对新一轮国家和北京市重点学科验收、增补后,如何完善北京地区高校的重点学科体系,优化重点学科布局,以进一步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发挥重点学科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提升市
学位
研究目的:   延迟性肌肉酸痛是(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DOMS)指在不习惯强度运动所发生的肌肉酸痛现象,目前尚缺乏真正有效的治疗方法。低强度激光照射有可能是DOMS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