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牙科粘接技术和粘接材料的迅猛发展,现有的牙本质粘接剂已具备理想的即刻粘接性能,但是牙本质粘接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仍是制约口腔粘接修复体长期使用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牙本质中含有的蛋白水解酶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半胱氨酸酶等,这些酶可能在粘接过程中被激活,降解粘接混合层内部因各种原因暴露出的胶原纤维,导致混合层结构的破坏,以及粘接强度的下降,直接影响牙本质粘接界面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蛋白水解酶介导的牙本质胶原降解被认为是导致牙本质粘接界面退变的一个重要的内源性因素,因而,在牙本质界面应用MMPs抑制剂,通过抑制牙本质中MMPs的活性保护混合层中的胶原不被降解,是提高牙本质粘接界面稳定性的一个重要途径。氯己定是一种广谱的MMPs抑制剂,对于半胱氨酸酶的活性也表现出了较好的抑制作用。学者们尝试将其应用于保护混合层,初步展现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虽然氯己定作为抗菌剂在口腔领域应用已有数十年历史,并展现出了较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分子稳定性,但是其应用于提高牙本质粘接界面稳定性的可能影响因素,其对于粘接及界面老化过程中活髓牙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作用及可能的相关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包括了体外粘接力学实验和体内动物实验两部分内容:体外实验部分采用应力循环结合冷热循环的疲劳循环方式模拟体内老化条件,借助微拉伸强度测试评价粘接强度,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FE-SEM)观察结合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X)分析技术评价界面纳米渗漏的情况,探讨氯己定处理对不同粘接系统的牙本质粘接界面稳定性的影响;体内实验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staining,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探讨氯己定粘接预处理以及粘接界面老化过程中诱发的活髓犬牙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应激反应以及对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中MMPs含量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探索氯己定预处理对牙本质粘接界面稳定性的作用,进一步探讨影响牙本质粘接界面稳定性的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为氯己定应用于稳定牙本质粘接界面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使用不同粘接系统的牙本质粘接界面经过疲劳循环老化处理后都会发生粘接退变,表现为粘接强度的下降和界面纳米渗漏的增多。2.对于全酸蚀粘接剂Adper Single Bond2,氯己定预处理不会影响其即刻粘接强度,并可抑制老化后粘接强度的降低;对于自酸蚀粘接剂Clearfil SE Bond,氯己定处理对其即刻和老化后的粘接强度均无显著影响。3.无论全酸蚀粘接系统还是自酸蚀粘接系统,氯己定预处理都可减少疲劳老化后粘接界面的纳米渗漏程度。4.全酸蚀粘接剂Adper Single Bond2粘接处理的刺激会诱导活髓牙牙髓中的成牙本质细胞再分泌MMPs,使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中成牙本质细胞层MMP-2、MMP-8和MMP-9的表达增高。5.使用2%的氯己定在涂布粘接剂前预处理牙本质表面,可以抑制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中成牙本质细胞层中MMP-2、MMP-8、MMP-9的表达。6.全酸蚀粘接剂Adper Single Bond2处理及2%氯己定粘接预处理可能导致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前期牙本质层与成牙本质细胞层出现分离。粘接处理及氯己定预处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