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福喷丁脂微球温敏凝胶的制备与评价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6265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随着多药耐药结核菌株的出现及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的增多,结核病的发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1]。利福喷丁(Rifapentine,RPT)是脂溶性长效利福霉素类抗生素,其体外抗结核杆菌作用比利福平强2-10倍,尤其对生长期内的结核分枝杆菌杀菌作用更强[2]。但利福喷丁难溶于水,对光敏感,稳定性差,且目前临床上多为口服的RPT胶囊,该剂型首过消除大、生物利用度低,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3]。为了克服这些问题,临床现开始采用纤支镜给药的方式进行肺结核的治疗,然而目前面临的新问题是没有适合的制剂使其达到更好的治疗作用。因此,亟待开发一种稳定性强、留滞性好、能够自身降解,且生物利用度高的缓释抗结核药物系统。本研究将利福喷丁制成脂微球温敏凝胶的形式,筛选出最优处方和最佳制备工艺,并对其理化性质和安全性进行评价,为结核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给药剂型。第一部分处方前研究目的:建立利福喷丁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利福喷丁的油水分配系数,并测定其在不同油相中的平衡溶解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利福喷丁的含量,并对其线性、专属性、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等进行考察。通过摇瓶法测定利福喷丁的油水分配系数,采用平衡溶解度法测定利福喷丁在各油相中的溶解度,并筛选出适宜的油相。结果:建立了HPLC测定利福喷丁含量的方法,线性、专属性、精密度、稳定性和回收率均符合方法学测定的要求。利福喷丁的油水分配系数为1.98,脂溶性较强。初步筛选出了对利福喷丁溶解性较高的油相。结论:本部分采用的HPLC测定利福喷丁含量的方法符合试验要求,可用于利福喷丁含量测定。且利福喷丁的油水分配系数适宜,为后期的处方设计和工艺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利福喷丁脂微球制备及理化性质考察目的:确定利福喷丁脂微球(Rifapentine Lipid Microsphere,RPT-LM)的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以脂微球外观和稳定性为脂微球质量的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对各组分用量进行筛选,以粒径和离心稳定常数值(Ke)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筛选脂微球的最优处方,并对其最佳制备工艺进行筛选。对RPT-LM的最优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理化性质考察。结果:RPT-LM的最优处方为:RPT 0.05 g、玉米油1.0 g、大豆磷脂0.9 g、甘油0.25 g、油酸0.05 g,维生素E 0.5 g,加蒸馏水至10 m L。最佳制备工艺为:制备温度80℃、剪切时间11 min、剪切速度11000 r/min。RPT-LM外观呈橙色不透明状,无分层,表面无油滴,粒径为482.4 nm,PDI为0.264,包封率为55.51±0.50%,含量为4.93±0.02 mg/m L。结论:本部分成功地制备了RPT-LM,该制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提高了利福喷丁的溶解度。第三部分利福喷丁脂微球温敏凝胶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目的:确定利福喷丁脂微球温敏凝胶(Rifapentine Lipid Microsphere Temperature-Sensitive-Gel,RPT-LM-TSG)的制备方法,并对其理化性质及体外释药行为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聚(DL-乳酸羟基乙酸-聚乙二醇)共聚物(PLGA-PEG-PLGA)为温敏凝胶基质,以胶凝温度和胶凝时间为评价指标,筛选出RPT-LM-TSG的最优处方,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采用透析袋法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结果:确定了RPT-LM-TSG最优处方为:RPT-LM与浓度为20%的PLGA-PEG-PLGA溶液体积比为2:1。RPT-LM-TSG粒径为589.4 nm,PDI为0.142;胶凝温度为(34.47±0.15)℃,胶凝时间为(41.33±1.70)s,体外降解时间较长。体外释放30天时,累积释放率大于80%,且各时间点的药物释放浓度均高于最低抑菌浓度。体外释放行为符合Riger-Peppas动力学模型。结论:本部分成功制备了RPT-LM-TSG,胶凝温度和胶凝时间适宜,体外释放时间长,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符合本实验设计的目的。第四部分利福喷丁脂微球温敏凝胶的细胞水平及药效学评价目的:以RPT-LM-TSG为肺部给药制剂的细胞毒性及药效学评价。方法:采用MTT试验测定给药后A549细胞的存活率,考察该制剂在细胞水平的安全性。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对Cou-6-LM的摄取情况。通过气管插管对SD大鼠给以RPT-LM-TSG,观察制剂在肺部的滞留情况,采用肺组织提取液抑菌试验考察制剂对病菌的抑制情况,对制剂的药效学进行评价。结果:空白凝胶基质对细胞毒性较小,可知该载体材料的安全性较高。在一定的浓度和时间范围内,A549细胞对药物的摄取随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气管插管给药后,在大鼠的肺组织中可看到橙色的制剂滞留在肺部。含药肺组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耻垢分枝杆菌都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结论:本部分试验表明所制备的PRT-LM-TSG毒性较小,能被A549细胞摄取,通过气管插管给药后,能够滞留在肺部。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体外凝血实验及大鼠脑损伤止血实验,来观察不同材质及形态的纤维素类可吸收止血材料的止血性能差异,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1.体外凝血实验取纱布形态的纤维素类可吸收止血材料,根据材质不同分为四组:(1)羧甲基氧化再生纤维素组,全血+羧甲基氧化再生纤维素止血纱布;(2)羟乙基纤维素组,全血+羟乙基纤维素止血纱布;(3)羧基氧化再生纤维素组,全血+羧基氧化再生纤维素止血纱布;(4)对照组,全血
目的:研究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subthreshold diode micropulse laser,SDM)治疗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acute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ACS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病中心诊断为ACSC患者20人20只眼,SDM组与药物对照组各10人
目的:通过观察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联合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CGF)对兔全层皮肤缺损的修复效果,为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自体浓缩生长因子在临床中的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选取新西兰大白兔12只,在兔背部脊柱两侧各做三个长宽为2cm×1cm的全层皮肤缺损至皮下筋膜层,共计72个缺损,分别为A组:ADM
目的:法医检案经常遇到纠纷过程中情绪应激或轻度外伤后快速死亡的案例,部分经系统尸检无明确致死性的疾病或损伤,死亡原因常被鉴定为死因不明或心源性死亡,此类案件因缺乏特异性病理形态学诊断指标致使鉴定意见存在争议,往往启动多次重新鉴定致案件久拖不决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冠状动脉痉挛(Coronary Artery Spasm,CAS)是冠脉局部持续性的过度收缩,轻者仅以心绞痛、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重者或累及
目的:机体对应激源作出的非特异性适应性反应称为应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轴)是机体应激反应的核心之一。下丘脑作为HPA轴的起始部位,在应激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肾上腺素能受体与多巴胺能受体可通过与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介质相互作用,调节HPA轴的活性。肾上腺素能与多巴胺能受体在下丘脑内均有广泛的表达,但其表达变化与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不同程度开书型骨盆骨折畸形愈合模型的生物力学特征,找出其中的规律性,为临床上判断开书型骨盆骨折的预后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取12具成年人防腐标本,上至腰5水平,下至双侧大腿中1/3处。将标本以模拟人体双足站立中立位放置于定制夹具上,将夹具连接于BOSE 3520-AT生物力学试验机,以10N/S的速度加压至200N,消除蠕变,后将压敏片置入髋关节内,以10N/S的速度对标
KCNQ基因编码的Kv7型钾离子通道,在神经、心血管系统分布广泛,QO-83是一个对Kv7通道有很强开放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有望开发成治疗癫痫、疼痛等的药物。本课题重点观察QO-83在治疗神经精神疾病时对心血管系统可能的影响。目的:观察QO-83对大鼠和犬血压、心率的影响,分析对离体血管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SD大鼠随机分成5组,腹腔注射分别给予溶媒、QO-83化合物四个剂量0.25
目的:研究热聚合丙烯酸树脂经一定浓度的有机硅季铵盐浸泡处理后,对白色念珠菌抑制作用的影响。通过冷热循环实验,检验抑制作用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1.材料a.制作试件常规加热聚合法制备10mm*10mm*1.0mm大小的热聚合丙烯酸树脂试件174片。使用水砂纸在流水下依次从200目、400目、600目逐级打磨试件六个面,沿同一方向,每个面打磨50次,超声振荡清洗20min,然后将试件
第一部分无内毒素SINE RNA的制备目的:基因工程RNA是研究基因表达的关键工具,但使用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制备的RNA会受到内毒素污染的限制。因此,本研究探讨了一种从基因工程RNA中去除内毒素并保持较高RNA产量的技术方法。方法:将含有小鼠基因组短串联散布核元件(Short interspersed nuclear elements,SINE)B1元件的质粒转化BL21 DE3大肠杆菌,然后从RN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指的是除酒精及其他明确的损伤肝脏因素所致的,以肝细胞内过度脂肪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NAFL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现已成为当今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流行病学显示NAFLD的全球患病率为25%左右,截至2018年,NAFLD在我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