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RPG教育游戏开发及实践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jxbj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带来的是教育的更多元化、信息化和创新化。与此同时,非正式学习的相关领域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移动学习软件、数字博物馆资源、教育游戏等相关研究也日渐增加。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试图对教育游戏进行分析研究,在电子游戏中融入教育元素,以此制作一款以游戏为主体的非正式学习工具。针对上述目的,笔者独立开发了一款RPG教育游戏《Physics GO》,将其投入到教师与学生群体中进行测试研究。该游戏的战斗题库和剧本安排是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为主制作的。在设计上,游戏采取了 60%的游戏性和40%的学习性结合的模式,由于《Physics GO》的定位主要是游戏而非教育,故在游戏中将游戏性内容设计的比例较高,这样也可以对刚接触物理学科的学生有较强的刺激作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为后期的物理教学做好学习心态上的铺垫。本文第一部分对相关政策、电子游戏相关背景和教育游戏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研究和梳理。第二部分阐述了教育游戏的相关概念,主要是为了区分“教育游戏”和“游戏化教育”的不同,方便读者理解《Physics GO》的定位和设计理念,并从教育心理学和游戏心理学理论对RPG教育游戏的开发进行探讨,奠定了教育游戏的研究基础。第三部分简要阐述了如何用RPG Maker平台制作游戏,并展示了部分笔者制作人物角色,排布地图、背景音乐,编辑事件、插件、代码的过程,并描述了部分游戏制作的细节要求。在第四部分详细阐述了《Physics GO》的相关游戏机制,包括核心的游戏机制、关卡设置、任务流程、事件关联、细节优化等,并从多个方面说明了该游戏如何将游戏概念与物理知识体系相互映射,以达到最佳娱乐和学习效果。第五部分是对教师和学生完成教育游戏后进行测试后,通过分析反馈数据和测试结果得到的关于游戏成效、师生对该游戏的态度以及游戏拓展潜力的分析。第六部对结论进行概述,然后再对以教育游戏为平台的非正式学习资源相关局限性进行分析,并形成游戏后期的优化方案展望。
其他文献
超材料是一种人工材料,相比天然材料,有着独特的物理特性。通过设计超材料的单元结构、改变超材料的尺寸或单元排列方式,可以灵活地操纵电磁波的幅度、相位、极化等。由于超材料能够控制或改变电磁波的极化方向,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极化转换器的研究中。传统的极化转换器在带宽、效率等性能方面存在不足,要获得较好的性能,往往结构设计比较复杂,成本高。因此,小型化、成本低的透射型极化器的实现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频率选
在新的课程标准和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学科的中考复习效果,最终实现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是一线教师持续关注的话题。数学虽然是非常抽象的科目,但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知识点与方法之间、方法与方法之间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关联性,因此非常适合运用思维导图来归纳、整理。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图形面积为切入点,以人教版初中数学学科的六本教材为基础,通过分析2014-2019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试题,运用思
教学评一体化自从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发布以来就成为了教师和研究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教学评一体化现状对提升教学评一体化意识,增进教师教学能力,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思想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研究教学评一体化现状,本文制定了教学评一体化评价量表,并对“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部优课进行抽样,获得三十节课作为研究样本,开展教学评一体化现状分析。研究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用于说明研究背景、研究
教育部于2014年正式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意见》指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逐渐引起全球关注。数学核心素养并不是指具体的数学知识,而是基于数学知识与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性能力。数学素养包括六大核心素养——数学抽象、数学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这六大核心素养主要是通过“情境与问题”“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表达”“交流与反
在二十世纪后期,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教学理论研究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支架式教学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关于支架式教学理论的研究都是时下的热点,支架式教学强调情境支架的搭建、复杂任务的拆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能力迁移,这些都是高中物理教学中非常需要的。高中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一般要经历概念的建立、规律的习得、知识的应用、体系的建构等几个环节,其中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学习是高中
教材是根据教育目的,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学习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专门编写的文本材料。分析一个国家的教材,有助于了解该国的教育理念,从而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参考,吸取有意义的、值得借鉴的部分,来改进完善教材的编制,本文从版面体例和内容编排两方面对中国人教A版和美国Glencoe版概率内容进行比较,寻找双方的异同,其中版面体例从章头、小节组织、活动组织和章小结四个部分进行比较,内容编排从知识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核
不管是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来看,还是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来看,三年级无疑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这个转折点,很多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出现了大幅度下降。那么如何提高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就成为了很多老师关注的一个话题。有很多方法可以用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讲故事、做游戏、用好多媒体等等。在这么多方法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利用了直观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兴趣。
项目式教学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等具有重要价值。基于这些优势,中学化学教育研究人员和部分教师也开始探索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但目前由于教师对新型教学模式和实施方法认识不足、外部支持和资源条件的缺乏,中学化学项目式教学开展仍然较少。教师项目式教学行为意向到底如何产生,又如何转化为行为,这种研究非常薄弱。本研究拟将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 Planned Beha
随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在其指导下的各版本教科书也相应投入使用。鉴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册教科书(以下简称新教科书)使用地区广泛、使用人数较多,为确保其使用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减少各种因素的干扰,因此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程度成为当前教育的热点内容。本研究以其为研究对象,借鉴当前一致性研究使用较为广泛的SEC一致性分析模
数字阅读指的是以数字化设备作为载体实现在阅读过程中获取信息的认知行为。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人们已经步入了数字化时代,越来越多的数字设备承载了越来越多的信息,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数字阅读。2020年,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在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网课中大量的数字阅读成为了学习过程中一个很大的挑战。那么数字阅读水平对于初三学生的化学学业有无影响、有多大影响呢?他们的数字资本、阅读倾向、数字阅读频率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