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恒煤矿9102工作面中段带压开采可行性研究

来源 :安徽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ycamore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山西岚县昌恒煤焦公司9102综放工作面中段为研究背景。该区间奥灰水压高,断层裂隙发育,且工作面外侧发育有隐伏陷落柱,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患威胁严重,因此对9102综放工作面中段带压开采进行可行性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在查阅国内外承压水上、断层破碎带加固与陷落柱水害防治前沿技术的基础上,收集了开采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和物探资料,分析了影响工作面安全开采的主要充水因素,针对断层破碎带与陷落柱异常区设计井下探查孔和地面注浆孔,预计了顶板导水裂隙的破坏高度并计算了采动底板突水系数,评价了底板岩体抗变形能力和阻隔水性;揭示了断层破碎带和陷落柱等地质异常体在采动影响下活化导水的可能性。获得如下成果:(1)9102工作面中段的主要充水因素为:4煤、9煤采空区积水、9煤顶底板砂岩裂隙水、底板奥灰水、F风5等断层水、X1陷落柱突水。(2)井下瞬变电磁、音频电透视和无线电波坑透探测发现9102工作面中段存在异常区8个。对异常区共施工探查验证孔42个,注入水泥量515.15t;施工F风5断层探查注浆孔12个,注入水泥量110.5t;对X1地质异常体共施工井下探查验证孔3个,注入水泥量36.1t。钻孔验证测出8处异常体,断层以及X1地质异常体的含水性与导水性较差。(3)物探异常区范围内顶底板砂岩的裂隙含水层并不富水,且在之前的开采过程中已对其进行了超前安全疏放;奥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但与9煤间距较大,正常情况下,对工作面中段的安全开采的影响较小;煤层顶底板具有较好的阻隔水能力,在9102工作面开采的过程中,可以起到防护和隔水的作用。对9102工作面断层带工程地质特征进行测定,经过岩石全应力应变过程的渗透性试验,结合现场工作面断层未见活化特征且断层带含水量较少,在采动过程中不会对工作面产生威胁。(4)工作面中段机巷外侧发育长轴约47m,短轴约19 m的隐伏陷落柱,根据探测基本查清了陷落柱的形态、含导水性;且在地面设计了一组注浆长钻孔进行充填注浆加固,共计注入水泥3468t,切断了与奥灰含水层的水力联系。运用FLAC3D数值模拟煤层采动对陷落柱扰动影响,当煤层掘进接近陷落柱围岩压力趋近于2.0Mpa,下沉0.25cm左右,塑型变化区域为陷落柱顶部至煤层下方40m,尚未发生贯通现场,因此陷落柱在实际开采过程中并不会发生突水。(5)运用理论分析对9102工作面中段开采时会产生的涌水量进行了计算,得出其最大涌水量为120m3/h,在此基础上,依据该计算结果结合工作面现场环境,设计出合理且符合规范的排水系统,设计排水量为180m3/h。运用突水系数法与安全隔水层厚度比值法两种方法结合地面长观孔水位资料和9煤层至奥灰之间的隔水层厚度具体数值,对奥灰的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得出以下结论:最大突水系数为0.0300.045MPa/m,小于临界突水系数值0.06 MPa/m,最大安全隔水层厚度比值Tas为0.45280.5558,具体数值小于1,表明工作面煤层底板隔水层厚度均大于临界厚度,符合安全开采要求。综上所述,将9102工作面的所有水患因素考虑在内,并对其逐一分析,最终对开采工程中防治水提出可行的方案与措施,得出最终评价结果:昌恒煤矿9102工作面中段500920m从防治水角度来看具备了安全回采的条件。图[46]表[14]参[54]
其他文献
由于新疆独特的地貌和特殊的交通形势,传统交通管理手段难以发挥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和移动设备的大力发展,基于移动设备的新型车载监控终端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从而很好辅助并改善传统的交通管理。针对新疆特殊的交通形势,以重型车辆为监控对象,本论文设计实现了基于扩展JT/T808协议的车载监控终端。根据交通部发布的JT/T808协议技术规范和新疆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大型工程机械设备和车辆卫星定
激光辅助冷喷涂(Laser Assisted Cold Spraying)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利用激光辅助加热与冷喷涂相结合的复合喷涂工艺,激光束的加热作用可以提高喷涂效率和涂层的结合强度,增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病是养蚕业的一种重大传染疾病,目前尚无好的解决方法。家蚕抗BmNPV免疫机制中,模式识别受体是病毒感染细胞的重要途经,C类凝集素是很多昆虫先天免疫中主要的模式识别受体之一,且被越来越多的认为在免疫抗病中起重要作用,家蚕是否有这一免疫系统尚无报道。本研究通过家蚕添食BmNPV,qRT-PCR检测家蚕C类凝集素BmS7基因,及基因BmS7介导的固有免疫信号通路各基因的表
第一部分中国老年人脂肪性肝病和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目的:调查老年人,尤其是低风险人群中脂肪性肝病与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4396例65岁及以上无症状患者进行腹部和颈动脉双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肝脏脂肪浸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和斑块发生率由颈动脉超声评估。斑块被定义为12个颈动脉节段的局灶性增厚≥1.2 mm。结果:与非FLD患者相比,FLD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患病率更高(22.36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助推了交通运输事业的进步,中国高铁营运里程稳居世界第一,如此大规模的铁路运营造就了众多大小不一的铁路站房,作为铁路重要的配套设施,人们对其内
计算机建模仿真已成为研究脑动脉瘤内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及其与动脉瘤生长、破裂关系的重要手段。脑动脉瘤作为局部病理性改变,其血流特征可能受脑动脉网络内系统血流的影响,然
家蚕是重要的经济昆虫,其最大的经济价值来源于其泌丝器官——丝腺,因此它也是家蚕研究中最受关注的部分之一。家蚕丝腺在整个幼虫期呈现一个周期性发育变化过程,即腔内丝蛋白和内壁细胞层在眠期降解,在盛食期重新合成。丝蛋白的周期性降解是丝腺发育中重要的一环,有证据显示丝蛋白的降解过程很可能受到丝素酶的调控。因此,阐明丝素酶在丝腺发育过程中参与的调控作用,有利于构建丝腺发育过程中的丝蛋白稳定/降解的调控网络,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传统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直接引发化石燃料的短缺以及各种威胁人类生存的世界性问题。因此,世界各国的当务之急就是开发新型的可再生能源来取代化石燃料。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教育研究已经将注意力从“如何教学”变为“如何学习”,并且在不断的研究中确定了一些因素,这些因素解释了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一些差异。应用语言学领域的研究者发现,语言的学习也会受到学习者个体因素的影响。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者开始对这些因素进行研究,并在研究后总结出八类学习者因素,其中包括学习策略。因此,学习策略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了语言学习研究的热门研究对象。在1989年,O
颗粒物质的输送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管道输运是颗粒物质的主要输运方式。颗粒在管道输送过程中,由于与输运管道壁面以及其他颗粒发生碰撞、摩擦,使得颗粒带上一定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