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论辩语篇言据性研究 ——以中美主播电视辩论为例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s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言据性指说话者在陈述话语时指明其信息的来源,表明对其对所述观点的态度和信度。自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主要从语言类型学、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系统功能等角度来分析不同文体中的言据性特征。言据性研究大多集中在诸如新闻语篇、学术语篇、广告语篇的言据性语篇分析,对论辩性语篇言据性的相关研究较少。而在辩论中,说话人陈述信息和观点的方式或策略的不同,会直接关系到辩论的成败。因此,对论辩语篇言据性的研究会对辩论者语言策略的选择和提升论辩者话语可信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言据性相关的理论,选取2019年5月中美电视主播,刘欣和里根针对“中美贸易”展开的的辩论为语料,分析两位主播论辩语篇中所体现的言据性特征。本研究在梳理言据性相关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陈征(2014)对言据性的分类和语篇信度构建观点,引入社会学和语言学身份因素的观点来解释零据素话语的可信度。本研究主要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中美主播论辩语篇中言据性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2)中美主播论辩语篇中话语的信息来源和据素的分布情况如何?(3)身份因素是否能影响中美主播论辩语篇中各据素的使用分布?如果是的话,说话人的据素选择与身份因素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基于以上研究问题,本文通过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结果如下:第一,在中美主播的论辩语篇中,两位主播主要通过运用来自共享信息来源和个人信息来源的据素类型,来实现表达的丰富化和多样化。第二,在信息来源方面的异同来看,两位主播的共享信息来源均为信息来源的最大占比,与此同时,里根的个人信息来源占比要远大于刘欣,双方在个人信息来源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各据素的分布方面来看,两位主播在共享信念据素和共享推论据素的使用频率较为接近,但是在个人推论据素的使用上存在明显差异。第三,辩论双方的身份因素不仅能影响据素分布特征,也能对说话人在辩论语境下的言据性可信度具有构建作用。在身份因素的影响下,说话人在辩论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认同强化需求。此外,使用不同的据素选择会具有不同程度的认同强化功能。通过以上的研究结果,本文认为说话人不仅要注意到言据性的劝说功能,同时也要运用认同强化功能来增强听众支持自己观点的信念。因此,在论辩语境下,说话人要注意使用共享信息来提升听者对自身观点的认同,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实现说服听话者的目的。本文通过分析论辩语篇中的言据性现象,结合说话人身份因素与陈征的言据性理论观点对言据性的据素功能以及可信度的成因进行了解释与说明。此外,本研究对论辩语境中辩论者选择合适的言据策略,实现认同强化功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王立平为87版影视作品《红楼梦》创作的声乐组曲自问世以来,俨然成为音乐艺术版的《红楼梦》,人们心中最美的红楼之音。这部作品是中国古典文学与民族音乐完美融合的典范,具有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韵味独特。在演唱实践中,要充分展现作品深刻的艺术思想和古朴雅致的艺术格调,对其润腔进行深入分析和实践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因此,本文以“润腔”这一表现手法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红楼梦》声乐作品的艺术内涵,诗词曲调中的
《枫桥夜泊》是作曲家王建民先生以唐代同名诗篇为素材创作的一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古筝作品。作曲家通过独特的定弦手法及民族音乐素材表达了诗中所蕴含的孤寂忧愁的情感。本文先从作品中混合式定弦、多元化的结构设计、民族性的音乐素材来凸显筝曲《枫桥夜泊》的艺术特色;后阐述了筝曲《枫桥夜泊》演奏技巧(小撮、弹与摇的结合、点奏、快速指序)的运用方法和内在规律。希望通过此论文研究,为演奏该作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英语“表量结构”,其句法表现形式一般为“a/an+N1+of+N2”,从概念内容上看,是对名词N2进行有界化的结果。如:a piece of cake,a cup of water中,人们为了对名词N2如cake和water进行有界化,其中的一个方法就是,借用另一个名词N1如piece和cup,为N2施加一个边界,即,N1对N2进行赋界,于是就形成了表量结构。围绕英语表量结构,前人
《信阳历史文化丛书·红色信阳卷》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反映信阳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此次翻译实践报告的材料选自《信阳历史文化丛书·红色信阳卷》中的第七章第二节的内容,共计一万一千余字。主要介绍了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开辟了中原战场,加快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本论文翻译的材料具有明显的历史文化特征,对该类文本的翻译是有明确目的性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笔者采
随着社会进程日益加快,工笔人物画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造型也随之发展。写实性造型方法在工笔人物画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本文主要研究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写实性造型,从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的写实性造型理论入手,加以有关车站场景作品、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入选获奖作品为例,研究作品中的写实性造型运用。结合笔者的毕业创作,通过创作中的主题、构图、造型、肌理、色彩等艺术手段来突出写实性造型的特征,并深刻体会到在车站场
本研究致力于探讨时间场景主语小句(Temporal-Setting-Subject Clause)的形成动因。时间场景主语小句是指由时间场景作主语的小句,如:The day saw the tightest security.该句中,时间场景成分day承担了主语角色,因此这类小句被称作时间场景主语句。围绕时间场景成分作主语,前贤们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Langacker(1991)认为,时间与处所
本文是一篇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节选自民国时期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所著的《家庭教育》一书。全书共13章,笔者选取其中第四章和第五章作为翻译实践的原文本,在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结合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笔者较为深入地探讨了信息型文本中教育文本的翻译策略,较为明确地介绍了民国时期的幼儿教育理念和方法。《家庭教育》一书语言朴实直白,浅显易懂,用拉家常的语调和幼儿父母讨论子女的教育问题;内容丰富全
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本报告分析、总结了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朗费罗列传》第5-8章内容,英译汉)的翻译过程和翻译心得。朗费罗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最重要的集大成者之一,戏剧家、翻译家、域外游记作家,新英格兰文学的翘楚,是“世界文学”与彼时新兴的美国本土文学联系的枢纽。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第5-8章节部分主要记录朗费罗首次游欧
豫南地区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的交汇区域,豫南民歌受豫南地区文化、历史、地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拥有独特的魅力,是研究汉族民歌演唱的典型。在此背景下,将此音乐瑰宝进一步发扬光大,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从“平衡协调”这一理论角度出发,基于豫南民歌的语言、音乐、风格特点,进行豫南民歌演唱中语言、行腔和表演风格的“平衡协调”把握和演唱分析,从而更好的演绎豫南民歌,获得演唱水平的提升,也对豫
著名作曲家杜鸣心先生根据舞剧《红色娘子军》音乐改编创作的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作品既保持了原作的风采,又发挥了钢琴的特色,并塑造了鲜明的“红色”革命形象,为挽救特殊时期中国钢琴音乐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作品富有“时代烙印”,在当今社会传播效果欠佳。本文主要从文化视角、跨文本视角、艺术表现视角对作品的产生背景、传播意义、音乐特点、演奏难点等进行细致分析,从而为更好的诠释此部作品、完美的表现音乐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