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农村发展建设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新农村的建设发展程度对整体民众素质、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社会安定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进程中决定要素。目前我国农村住宅建造存在着诸多问题,大部分农村面临自身资源匮乏的局面,这一部分农村的发展需要依靠自我更新的发展模式。陕南地区农村近年来经济发展逐步改善,农民经济状况好转,广泛兴建住宅,由于陕南地区多山区,农村住宅呈现出面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发展建设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新农村的建设发展程度对整体民众素质、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社会安定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进程中决定要素。目前我国农村住宅建造存在着诸多问题,大部分农村面临自身资源匮乏的局面,这一部分农村的发展需要依靠自我更新的发展模式。陕南地区农村近年来经济发展逐步改善,农民经济状况好转,广泛兴建住宅,由于陕南地区多山区,农村住宅呈现出面大量广、相对分散的总体特征,且主要以村民自建为主。村民自建主要以以前的形式或者以政府公示的图集为参考,虽然自建模式适应性较强,但由于农村产业模式、生活、生产方式等的改变造成住宅功能属性的改变,原有农宅空间形式难以适应当下的需求,并且农村住宅营建缺乏专业设计过程,造成农村住宅存在诸多问题,难以形成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局面。总的来说,陕南地区农村住宅的营建过程和居住品质依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近年来,一部分建筑师致力于农村建设中,为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而面对量大面广的农村情况,大部分农村处于自身资源匮乏的局面,建筑师难以面面俱到,各种现状也无法实现每个农宅都能经过建筑师设计,在此情形下,探索一条适用于陕南地区农村住宅建设模式、可持续发展、多样化的农宅设计和营建方式十分重要。研究表明,经济型、适宜技术下快速建设、功能灵活多样的农村住宅是当下农村住宅营建的迫切要求。基于以上问题,本文针对陕南地区农村散居新建型住宅进行研究,提出以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探索能够形成自我更新可持续发展的陕南地区农村住宅营建适宜模式。模块化设计方法可以使农民参与到农宅营建过程中,对自己的需求能有及时的反馈,能够满足当下农村居民各类需求的转变,形成丰富多样性的农村住宅,模块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可复制、可推广、适应性强、灵活可变性强的特点,能够很好的适应陕南地区农村住宅的发展。本文首先对陕南地区农村近年来的变化做了概述,探讨了因产业模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家庭人口构成等原因造成的农村住宅空间属性的转变,总结归纳了陕南农村的变化和发展趋势。通过对农村实地调研走访,论文分别从农宅功能转变要素、农民对农宅营建需求诉求两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影响农村住宅营建的因素,并进行了归纳分析,建立农民对农宅营建关注程度诉求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陕南农村住宅营建发展趋势,总结了农村住宅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并引入开放建筑理论对农村住宅进行设计优化,探讨了农村住宅动态发展的可能性。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是第一、二章节的基础研究。第一章绪论部分对陕南地区农村发展概况、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农村发展综述、农村住宅模块化设计研究综述、研究对象界定、研究内及方法等做了相应的梳理。第二章通过对陕南地区农村住宅变化进行行了阐述,明晰了当前陕南农村住宅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第二部分是第三章的内容,通过对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7个农村的实地调研几走访,以针对客体农宅功能空间转变的调研和针对主体农民对农宅营建关注诉求调研两方面为主要调研内容,总结陕南农村住宅营建的多方需求,并探讨了基于调研结果,陕南农村住宅的营建策略方向。第三部分是第四章的内容,根据上文总结归纳陕南农村住宅功能空间的转变以及农民对住宅的多样性需求,提出了农村住宅营建应遵循的适应性原则、集约化原则、地域性原则、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并对农宅各空间尺度进行了研究,对农村住宅进行了设计研究,探讨了农村住宅功能空间灵活转换的可能性。第四部分是第五章的内容,结合调研农村家庭人口构成、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进行了住宅设计应用研究,探讨了农宅功能可阶段性营建、生态技术策略等内容。最后归纳了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研究不足及创新点,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建立了陕南地区农村住宅模块化设计策略体系,以期望能够对陕南地区农村散居新建住宅提供一定的建设思路和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科学总结、高度概括了党百年奋斗取得的宝贵"历史经验"。这些"历史经验"是用理论表达的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社会规律客观必然性原则;这些"历史经验"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百年顺应世界历史发展大势、统筹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世界历史思想;
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在全球的不断增加,人类所面临能源短缺、全球变暖、大气污染等诸多问题,推动了汽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具有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PMSM)因其具有效率高、功率因数高、功率密度大、转矩电流比高和转动惯量低等特点,在国内外的各大汽车厂商电动汽车用驱
高光谱图像已广泛应用于矿产识别、医疗分析、食品安全等领域。其在获取和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噪声。噪声的出现会导致后续应用的识别和分析出现相应的偏差。为了提高后续应用的准确度,去噪成为高光谱图像处理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步。目前,非局部低秩去噪方法已是高光谱图像较为先进的去噪方法之一。而对于低秩近似问题,以前的工作证明了非凸的低秩方法能够得到更好的低秩近似解。基于此思路,本文给出了两种新的非凸高光谱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美丽乡村建设的落实,与乡村建设相关的研究在多个层面得到重视,乡村的研究价值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川东地区的村民为了获取理想的生产生活环境,在农业耕作中深刻体悟自然、尊重自然,通过灵活调整生产生活方式顺应自然、改造自然,逐渐形成以院落为中心的山地乡村居住环境综合体。这种以朴素的生态观与因地制宜的思想观念创造出的宜居环境,既
文章从事业单位的视角出发,首先说明改革政府会计制度的必要性,其次详细介绍此次制度改革的内容,最后围绕全新制度对财务管理所产生的影响展开讨论,内容主要涉及提高资产配置科学性、使会计核算标准更加规范等方面。希望能使相关单位受到启发,通过高效的财务管理方式,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技术处于快速推陈出新的爆发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钢管混凝土的出现使得更高大的结构、更开阔的空间以及更安全的使用性能成为可能。得益于该类结构出色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延展性,使得建筑对地震及其它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得到提高。钢管混凝土柱在此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能否甄别出构件损伤情况对建筑安全就显得至关重要。但在建筑实际建造与运营过程当中,脱粘损伤是降低钢管混凝土柱力学性能
一、关于《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论述,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有关要求和"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法定要求,教育部组织研制了《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
多腔体钢管混凝土是通过在钢管混凝土中设置横隔板分腔,使内部形成多个封闭区间的一种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超)高层建筑结构应用广泛。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是由内、外钢管及夹层混凝土构成,多用于桥墩、输电塔结构。而多腔体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则是基于加劲钢管混凝土的原理,融合多腔体钢管混凝土与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优势发展而成的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截面形式,具有潜在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本文以多腔体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短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符合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中对节点连接方式的研究是推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和应用的关键问题。本文以低多层装配式建筑为切入点,结合半刚性连接的特性,将钢结构中常用的角钢连接节点以及端板连接节点应用于混凝土结构,提出了两种类型的全装配式梁柱节点连接形式,采用高强螺栓将角钢组件或者端板组件、预制梁、预制柱连接在一起。在地震作用下,角钢和端板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