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向解耦的多变量内模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ml1988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变量系统控制长久以来就是控制领域的难点,传统的PID控制很难解决其复杂的多耦合多时滞关系。内模控制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和控制性能,又可以很方便的转换成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的PID形式,因此,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常用的工业过程为对象,提出了基于PSO的滤波参数优化,并在研究多变量解耦和规范型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反向解耦的带滤波器的V规范型解耦内模控制方法,并对对象时滞进行了补偿处理。1、对包含时滞的控制对象进行分别采用泰勒近似、一阶Pade近似和全极点近似,对时滞环节近似,并进行了内模控制器的设计,通过仿真对比得出全极点近似效果明显优于泰勒近似和一阶Pade近似。2、针对滤波参数对控制系统影响重大却没有准确的准则来确定数值的选取,本文提出了基于PSO搜索的滤波参数优化方法,并将优化后的内模控制器转化为PID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明显优于未经优化的PID控制器。为控制器滤波参数的确定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办法,避免了经验值的不准确性。3、滤波参数的优化只是系统控制的一部分,由于多变量系统的复杂结构,多变量内模控制中,解耦环节通常也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接下来对多变量解耦进行了研究。得出反向解耦设计简单,而且解耦后控制对象并不复杂,所以本文采用反向解耦进行多变量解耦,设计了反向解耦内模控制结构。4、通过对规范型的研究,在反向解耦内模控制基础上采用一体化设计的思路将解耦器和控制器合二为一,提出了基于反向解耦的带滤波器的V规范型内模控制方法,避免了误差的积累。同时增加时滞补偿环节,形成广义对象的方法,来解决时滞问题带来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控制性能。V规范型控制器,转化为IMC-PID形式过程方便简洁,利于应用于实际生产。
其他文献
轮式移动机器人是一个集周围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导航和决策、运动控制与执行等各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轮式移动机器人结构简单,运动灵活,在许多领域都应用广泛。当轮式移动
伴随节水减排的绿色发展要求,石化行业生产中普遍采用了循环用水模式,高浓缩循倍数下循环用水给整个生产运行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开展对工业循环冷却水腐蚀结垢的预测模型研究
双足机器人的步态控制研究一直是智能控制的热门领域,又由于双足机器人的高自由度、高耦合的特点,成为智能控制领域的难点问题之一。对于双足机器人的研究是一个结合机械制造
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节省能源已经成为各国研究的重要议题,各种节能设备和节能技术应运而生。我国也相应的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和相关的技术措施
颜色和亮度是视觉信息的两个基本属性。探究不同颜色背景下的亮度信息解码对于理解视觉系统的信息处理机制,解析颜色对亮度信息的调制规律,评估视觉假体等植入式脑机接口的刺
高压磨料水射流切割,也称为水刀,它与其它传统切割技术相比具有无污染,效率高,切面光洁,无热变形等优点,使得高压磨料水射流切割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高压磨料水射流切割
近些年来,全球每年患心脑血管疾病将近1700万人,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治疗手段也在逐步提升,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医生在操作过程中
本文主要研究风力发电机组中风力机的运行控制策略,目的是为大型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建立一种能够高效、稳定获取风能的控制方法。根据风力机捕获风能的特性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需求,在额定风速以下,风力机的转速与风速必须保持在某个恒定的速度比上,才能保证风力机的最大风能捕获效率;在额定风速以上,通过变桨距控制使风力机的转速及转矩保持在额定值,保证风力发电机组更好的发电质量以及更长的使用寿命等。因此,风力机变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