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所有权保留中的权利冲突与平衡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ctuss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法典》出台之前,我国《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仅对所有权保留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规定。对于具体的问题,例如,出卖人的取回权如何行使?买受人是否享有期待权?应采取何种原则和方式来平衡所有权保留买卖出卖人与买受人,以及二者与善意第三人之间的权利冲突等问题并未作出规定。《民法典》虽然对上述问题做出了回应,但其回应能否更好的平衡所有权保留买卖中存在的权利冲突仍需要实践的检验。《民法典》将所有权保留中的所有权功能化为担保物权,将其纳入统一动产担保体系中,但此规定给所有权保留的解释和适用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有必要从解释论上对所有权保留中的权利分配和保护的规定进行解释,厘清所有权保留交易中权利实现的顺位,以期对所有权保留制度的发展有所裨益。出卖人的取回权、买受人的期待权是所有权保留中的两项核心权利,也是所有权保留制度应当关注的重点。但在实践中,常因第三人的介入,导致两项权利之间以及两项权利与第三人的所有权之间发生冲突。权利冲突主要表现为:其一,出卖人、买受人在所有权保留买卖期间再次处分标的物、在标的物上再设权利负担或改变标的物的原有价值,导致出卖人与第三人的权利、买受人与第三人的权利之间出现冲突;其二,第三人在所有权保留买卖期间损害、侵占标的物,导致出卖人的权利与买受人的权利之间出现冲突。而权利冲突的频繁出现不仅影响所有权保留制度自身的发展,更不利于营商环境的改善,也增加司法负担。因此,从所有权保留制度中现有的权利平衡规定入手,分析通过限制出卖人取回权以保护买受人期待权,运用善意取得制度保护第三人所有权,以及通过登记对抗主义公示方式确定权利实现顺位等权利平衡规定的优势与不足,明确所有权保留中权利平衡的基本原则,以期更好的解决实践中存在的权利冲突,并促进所有权保留制度的发展。
其他文献
为制约和监督行政权力,维护公共利益,我国制定了《行政诉讼法》。为适应社会发展,贯彻这一立法目的,2014年修改的《行政诉讼法》明确了行政行为确认无效的判决类型和确认无效“重大且明显”的认定标准。随着行政行为确认无效案件的逐年增加,行政行为确认无效之诉起诉条件的审查逐渐成为该领域较为突出的问题。在研究确认无效之诉的起诉条件的同时,首先需要对确认无效之诉、起诉条件的概念进行探析,在此基础上来探究确认无
学位
随着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不仅事关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而且事关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向”;不仅事关对“发展制高点”的争夺,而且事关各国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面对世界潮流的新动向,中国如何把握国际制度创建的规律,提升制度创建的能力,为全球治理体系的发展和国际制度的创新
学位
作为一种多元异质行为体互动协作的机制安排,跨国公私合作模式(Transnational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TPPP)为许多国家或世界卫生组织等政府间国际组织无法单独解决的卫生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目前,跨国公私合作尽管在一些卫生治理方面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但仍然没有形成任何全球规范或框架,存在按缺乏监管、临时构建的方式运作的现象。跨国公私
学位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有调查显示大学生普遍存在职业未决的情况。家庭系统理论认为个体与父母分离并建构一个独立的身份对职业决策至关重要。心理分离是个体在情感、态度、行为方面上独立于父母的能力。国外已有研究发现心理分离会对职业未决产生积极的影响,充分的心理分离可以降低职业未决,但是心理分离对职业未决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社会认知生涯理论中的职业选择模型强调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个体特质和职业选
学位
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它对于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以及鼓励公民和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作斗争有着重要义。根据以往的判例和司法数据来看,被告人主张以“正当防卫”作为免责辩护事由的案例数量逐年提高,但最终认定为正当防卫并宣告无罪的判决书却占比极低。从如此低的认定比例看来,有必要对正当防卫构成条件的司法适用状况进行考察。时间条件是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之一,准确的
学位
越来越多的教学设计者认为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比仅提供教学更有利于学习者的学习。那么在何时给予问题,是在教学开始的时候,还是在教学结束的时候呢?因此,在教学领域出现了两种不同教学顺序的教学设计且一直被研究者们所关注,分别是教学——问题解决和问题解决——教学。然而,先前研究大多通过学习后的测试成绩来判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很少关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和动机的变化对学习结果造成的影响。本研究基于以往的研究
学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舆论场逐渐形成,这为人们的工作、社交等提供了诸多便利,但随着不断的发展,新媒体舆论引发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存在较大的舆情危机风险。现如今,网络舆情治理俨然成为了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如何履行好自身关于网络舆情治理的有关职能十分重要。如何在此背景下,如何定义政府的网络舆情治理职能,政府如何发挥好这些职能就成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在网络发展迅猛的当下,地方政府以
学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员的权利保障工作被高度重视。为了保障党员权利的实现,党中央加强了对党员权利保障制度的建设,以完备的制度建设支持党员权利的实现。2020年12月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是党员权利保障制度的最新成果,体现了党中央对党员权利保障的重视。研究党员党内监督权实现保障,不仅能够完善党内监督体系,还能够对党员权利保障体系研究起到进一步完善作用。因此,党员党内监督权实现保障研究具有现
学位
帮助犯脱离是指在共犯关系存续期间,行为人退出犯罪过程,由其他共犯人继续实施犯罪并达到既遂的情形。研究帮助犯脱离首先需要对其理论定位进行明晰,应当在肯定该理论对帮助犯中止理论救济功能的同时,肯定其自身愈发独立的法律地位。在此基础上,更为核心的问题在于对其认定标准的明确,学界对此进行了诸多讨论,逐渐形成若干代表性学说,其中“因果关系切断说”已成为学界通说观点。但该学说并不能很好地处理关于行为人虽然实际
学位
<正>《拜达维古兰经注》(Tafsīr al-Baidāwī),亦有《嘎最经注》之称,为波斯著名学者纳绥尔丁·拜达维(Nāsir al-Dīn al-Baidāwī)所著,是逊尼派重要的《古兰经》注解之一,在伊斯兰教经学文本中享有盛誉,是我国西北地区伊斯兰教经堂教育主要教材之一。一、《拜达维古兰经注》的成书纳绥尔丁·拜达维,生于伊朗设拉子市附近的拜达维,生年不详,1286年卒于伊朗名城大不里士。
期刊